豫菜中的一枝奇葩,被誉为“中州名馐”
梳理中国人的饮食历史,简直是一部吃鸡史,炖鸡、烧鸡、地锅鸡、新疆大盘鸡......在全国各式吃鸡文化大赏中,有一种鸡脱颖而出,与北京烤鸭、金华火腿齐名享有“中华第一鸡”之美誉,那就是道口烧鸡。
河南安阳市滑县的道口镇是全国闻名的"烧鸡之乡",道口烧鸡由镇上"义兴张"烧鸡店所产,是河南名特产食品之一。据《滑县志》记载,道口烧鸡始创于清顺治十八年,成名于乾隆中期,距今已有多年历史。
新鲜出锅的烧鸡形如元宝,色泽金黄尤为喜人,把鸡体与头、颈腿、翅做巧妙的变形和插撑处理,丰腴完整,口若衔食,极具食疗和保健功能。
”想要烧鸡香,八料加老汤“,数百年的经典美味
道口烧鸡的成名之路并非是一蹴而就,开始的一百多年时间里,由于技术条件差,尚未具有特色,生意并不兴隆,直至乾隆五十二年,有一个人叫张炳,他在道口镇大集街开了个小烧鸡店,萧条景象才开始渐渐有了改观。
有天一位曾在清宫御膳房当过御厨、身怀绝技厨艺的老朋友来访,两人久别重逢,对饮畅谈。张炳向他求教,那朋友便告诉他一个秘方:“要想烧鸡香,八料加老汤“。
八料就是陈皮、肉桂、豆蔻、良姜、丁香、砂仁、草果和白芷八种佐料;老汤就是煮鸡的陈汤。
每煮一锅鸡,必须加上头锅的老汤,如此沿袭,越老越好。张炳听闻如获至宝,细心琢磨,后又在选材、搭配、火候、烹制等方面下苦功夫,不出所料做出的烧鸡果然香。从此,营业兴旺,张炳把他的烧鸡店定名为“义兴张”,寓意“友义兴张”。
在豫北一带,年夜饭的餐桌上,必定有个位置是留给道口烧鸡的。遵循河南味道“五味调和”的真谛,用多种名贵中药,辅之陈年老汤,香嫩鲜美,使之在华夏各地各式鸡中仍能独占鳌头。
手撕即食,咸香适口,绿皮火车时代的美食记忆
上手撕,或许是吃鸡最快乐的瞬间,食用不需要刀切,用手一抖,骨肉即自行分离,无论凉热、食之均余香满口。
这道号称“天下第一鸡”的名小吃,与铁路的渊源颇深:道口镇,位于河南安阳,东西走向的道清铁路和南北走向的京广铁路,交汇于此,在遥远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坐火车出门,一次远行,可能要在绿皮车车厢摇晃几天几夜。
彼时还没有方便面与火腿肠,也没有各类工业化速食包装食品,在路上除了自带的干粮和茶叶蛋,最体面的食物就是站台上叫卖的当地特色熟食了,当站台上飘来一只烧鸡的浓香,顿时间搅动了所有乘客的味觉。
那会儿的烧鸡还用油纸包裹着,撕扯着吃,油亮,浓香,拆骨,不一会儿小嘴小手沾满油光,随着交通运输的人流量越大,烧鸡也随着火车一起绝尘,香飘万里。
道口烧鸡以鲜香嫩而著称,老幼皆宜,此之为“熟烂之绝”,八味名贵香料辅以循环卤汁煮制,凉熟食之,均香而不腻,此为“味绝”,口口醇香。
当天出锅的新鲜烧鸡,若要带走可直接抽真空包装,形如元宝,寓意招财进宝,逢年过节都是送亲朋好友心意与口味俱佳的手信!
部分图片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删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