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公益抗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81220/6730779.html扬州,古称广陵、江都、维扬,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年,扬州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商业昌盛,人杰地灵。有着“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许多著名诗人都有游览扬州的经历并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名作,把这座艺术城市渲染得色彩缤纷,令人神往。
宋代洪迈在《容斋随笔》中写道:唐世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故谚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为一而蜀次之也。
杜牧之有"春风十里珠帘"之句……徐凝诗云:"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其盛可知矣。本期依依和诗友分享这三首写扬州的佳作。
①"扬一益二"之扬州!
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
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唐张祜《纵游淮南》
译文:十里多长的街道市场处处相连,月明之夜伫立桥上看美女神仙。人生一世要死就应该死在扬州,禅智山风光旖旎是最好的墓田。
作者简介及主要作品:张祜(hù),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
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首诗歌。
全唐诗(套装全4卷)/品读经典.双色线装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7%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68购买
赏析:诗题中的“纵”字,表明了诗人游览的尽兴和满足。淮南:即扬州。唐代的扬州是当时著名的大城市,有“扬一益二”之称;
小诗用夸张而又细腻的笔法,盛赞了扬州优美的风光,抒发了对扬州的喜爱之情。诗人用笔出语惊人,以死事入诗,表明喜欢之深与热爱之切。除宫赞扬州风物外,此诗对隋炀帝奢靡误国亦略带讥讽,其中隐寓了人事之沧桑变化,造成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②“二分明月”之扬州!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头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唐徐凝《忆扬州》
译文:少女娇美的面庞遮掩不住相思离别眼泪,桃叶眉上所挂的一点忧愁也容易被人察觉。天下明月的光华有三分吧,可爱的扬州啊,你竟然占去了两分。
作者简介及主要作品:徐凝,唐代诗人,浙江睦州分水(今桐庐县分水镇柏山村)人,生卒年均不详,与诤友张祜(年-年)年岁相当,与白居易、元稹同时而稍晚。
代表作有《忆扬州》《奉酬元相公上元》等。徐凝一生不愿意显露才华,不攀附权贵,徐凝诗作高产感兴趣的诗友可以看下《唐诗选注》。
唐诗选注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8%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32.9购买
赏析:所谓“相见时难别亦难”。诗的前两句,诗人极写当日的别离景象。后两句,正思念之切一片惆怅无处可以诉说的时候。
诗人抬头又望见了一轮明月,而这月偏偏又是当时扬州照人离别之月,于是更加助愁添恨。故说“明月无赖”。可以说诗人把扬州明月写到了入神的地步,并用"无赖"之"明月",把扬州装点出无限的风姿。
诗为传神,有时似乎违反常理,却能深入事理骨髓。诗中的“三分之二”不但是诗意的,而且是新奇的。这些数目字,都不可以常理而论,而具有很强的艺术效果,致使后世之人对扬州的向往如醉如痴,“二分明月”成为扬州的代称。
这是一首怀人诗与《忆扬州》的标题吻合无间,使人向往扬州的美好。这也许是诗人有意的安排,这种大胆的艺术构思所产生令人惊叹的效果。
正如清代黄叔灿在《唐诗笺注》所说:“极言扬州之淫侈,令人留恋,语自奇辟。”
③“春风十里珠帘”之扬州!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唐杜牧《赠别二首·其一》
译文:十三四岁的少女姿态袅娜,举止轻盈美好,就像二月里含苞待放,初现梢头的豆蔻花。十里扬州路的春风骀荡,珠帘翠幕中的佳人姝丽没有比得上她。
作者简介及主要作品: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杜牧的绝句数量与律诗相当,亦有很高成就,一向享有盛誉。
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序例》云:"杜紫微天才横逸,有太白之风,而时出入于梦得。七言绝句一体,殆尤专长。感兴趣的诗友可以看下《杜牧诗歌赏析》
杜牧诗歌赏析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32.9购买
首句描摹少女身姿体态,妙龄丰韵;二句以花喻人,写她娇小秀美;三、四两句,以星拱月,写扬州佳丽极多,唯她独俏。手法上强此弱彼,语言精萃麻利,挥洒自如,情感真挚明朗。
小诗从意中人写到花,从花写到春城闹市,从闹市写到美人,最后又烘托出意中人。二十八字挥洒自如,游刃有余,语言空灵清妙,贵有个性。#唐诗#
文学艺术要求不断求新。因陈袭旧是没有出路的。即使形容取喻,也贵在独到。从这个角度看杜牧的《赠别》,也不能不承认他是天才的诗人。
诗友们,三首写扬州的诗,各臻奇妙,千百年来,传诵不衰,你喜欢哪一首?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互动。如果喜欢小女子的作品,请帮忙点赞、推荐,留言或转发,谢谢啦!!!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