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权威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4074304468086937&wfr=spider&for=pc乾隆四十一年(年),18岁的伊尔根觉罗氏在选秀中脱颖而出,被指定为内廷主位,当即就封为贵人。
这一年,乾隆皇帝已经65岁了,早过了花甲之年,在当时应该算是垂垂老矣!可是,偏偏他老牛吃嫩草啊,依旧坚持两年进行一次选秀。
大家都知道,参加选秀的秀女年龄一般在13至16岁之间,比如康熙生母佟佳氏、康熙第一任皇后赫舍里氏,雍正生母德妃,乾隆的皇后富察氏等,都是十三四岁入宫。那么,作为新入宫的秀女,伊尔根觉罗氏也过了年龄界限了,她怎么这个年龄才参加选秀呢?
事实正是如此!在清朝初期,凡是年满十三岁的八旗人家女孩,必须参加每三年一次的选秀。乾隆登基后,又做出了这样的规定:应阅视的秀女,在未受阅选之前私自与宗室王公结亲者,其母家照隐瞒秀女例议处。
这就从法律上规范选秀制度了,明确诏告天下:只有朕看不上的女人,才可嫁于民间。
不过,秀女们要走进紫禁城高高的宫墙,也就不那么简单了,必须经过一道道的考察。
首先,要严格审查旗属与年龄,不在旗的想参加选秀,势比登天。年龄超限者,要细细汇报是如何逃避上次选秀的。
其次,户部或内务府这关道过后,该皇帝与太后甄选了。秀女们会每六人并成一排,从身形、容貌、举止上进行淘汰。
最后,留下牌子的女子,则会被带进密室,由教引嬷嬷进行全身检查。这项检查非常苛刻,也很难为情,要求秀女必须足处子之身,还要皮肤白皙、三围达标,并且没有皮肤病或者伤疤,更不许有狐臭等异味,等等。
在这种制度下,女孩过了十六岁,若是没被皇家选中,才会允许她们出嫁。而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参加选秀的女子,哪怕过了二十岁,她也得继续等,一直等到皇帝把她淘汰了才可嫁人。
伊尔根觉罗氏的情况,正是在适合的年龄没有参加选秀,才推迟到了18周岁。
伊尔根觉罗氏是满洲镶蓝旗人,自幼生得容貌佚丽,人见人夸。她的父亲叫桂林(此桂林非彼桂林),当时官居两广总督,在官场已浸淫多年。
桂林很清楚深宫的险恶,况且乾隆皇帝已年过花甲,不想让豆蔻年华的女儿进那个见不得阳光的深墙大院。于是,父亲不想女儿参加选秀,因此,在女儿十五岁那年,适逢宫里选秀,他便以女儿生病为由,未让女儿参加海选。
本以为乾隆年事已高,这次过后就不会再选秀了,女儿也可以嫁给年龄相配、门当户对的如意郎君。可没想到,躲得过初一却没躲过去十五,还是得把女儿送去参选。
结果,怕什么有什么,女儿还真被乾隆看上了,阅选时当即给留了牌子。
于是,18岁的伊尔根觉罗氏,被迫嫁给了比她大47岁的老爷爷乾隆皇帝。
接下来,事情就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
女儿被封为贵人,尽管桂林心里舍不得,可依照惯例,还必须得写折子谢恩呀。当他写好折子,并用快马寄往京城时,没想到,送折子的人前脚刚走,传圣旨的人后脚就来了:
”尔贵人伊尔根觉罗氏,毓自名家。昭兹粹质,播芳声于椒殿,壸教能间,迓蕃祉于萱闱慈欢懋洽。既协鸣璜之誉,爰宣镂册之恩。兹奉皇太后懿旨,封尔为循嫔。
钦哉!”
咱们没必要理解那些生僻词句,只需要知道,刚封了贵人,还没来得及谢恩,就升为嫔位了,看来乾隆老爷子是真的喜欢这个十八岁的姑娘了!
这里解释一下:循嫔中的“循”,满语意思是”温和”。
清朝后宫的从低到高,分别是答应、常在、贵人、嫔,嫔在后宫内只允许六名,嫔再往上是妃,妃允许有四名、之后就是贵妃两名。有时还有皇贵妃一名,不过很少册封。
当然,等级最高的莫过于皇后。
伊尔觉罗氏入宫就被封嫔,可见乾隆是真的喜欢她了。乾隆后宫佳丽无数,留下画像的并没有几个,循嫔是其中之一
从图中可以看出,循嫔确实是位标准的美人儿,也证明乾隆暮年的审美取向依旧不俗。
循嫔在宫中陪伴乾隆过了十几年,虽说没少侍寝,可毕竟乾隆岁数大了,也就没为乾隆生下龙子凤女。
饶是如此,乾隆对她恩宠不减。乾隆五十九年,八十三岁的乾隆进行禅位大典之际,将循嫔晋升为循妃。
册文如下:
”命大学士王杰为正使。礼部左侍郎刘权之为副使。持节册封循嫔伊尔根觉罗氏为循妃……”
嘉庆二年(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循妃伊尔根觉罗氏因患肺结核病而薨逝,享年40岁。
循妃病重时,乾隆为了挽留她的生命,想了个迷信的办法:特加封她为贵妃,试图为给冲喜,希望能管用。
可大清向来以册封冲喜都不顶用,比如康熙的第二、第三任皇后钮祜禄氏跟佟佳氏,雍正的年妃,都是册封完不久便去世了。
嘉庆四年(),循贵妃金棺入葬裕陵妃园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