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像苏轼那样,用语文成全自己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治疗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我们学语文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像苏轼那样成全自己的精彩人生、诗意人生。

苏轼是一位真正的终身阅读者,他读的书实在太多了,他读的书实在太熟了,用他自己的诗来形容,这才叫“腹有诗书气自华”。

用语文成全自己,首先应该像苏轼那样成为一名真正的终身阅读者。

——特级语文教师王崧舟

明朱之蕃临李公麟画苏轼像故宫博物院藏

像苏轼那样用语文成全自己

王崧舟

王崧舟

字维岳,号泊静斋主,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

01

我们学语文的最终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

我们认识了三四千个汉字、掌握了两三万个词汇量,究竟是为了什么?

我们阅读了几百上千本书、积累了几千万字的阅读量,我们这样读,究竟是为了什么?

我们写话、练笔、创作,少则几万字,多则百万字,我们这样写,究竟是为了什么?

也许,苏轼身上可能藏着这些问题的最终答案。

苏轼,北宋大文豪,是千千万万语文老师的最爱。

当然,这首先是因为他的才华。

在六十四年的生涯中,苏轼给我们留下了多首诗,多首词,多篇文章,总字数达多万字。你看,他写文章,跟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辙一起,名列“唐宋八大家”,成为古文写作的典范;他写诗,跟*庭坚并称“苏*”,代表北宋的最高水准;他写词,跟辛弃疾并称“苏辛”,同样是北宋词坛的翘楚。

作家方方甚至这样夸他:

他的天才横溢一生:他一戏墨,就创立了中国文人画;他一写字,就有着惊世的书法流芳千年;他一好吃,就传出“东坡肉”、“东坡饼”诸类佳肴;他一穿戴,就使“东坡帽”、“东坡屐”民间长存;他一说笑,就让和尚成为名僧……如此等等,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

他还懂工程,在徐州修筑大坝;还懂园林,在西湖修建苏堤。至于中医、建筑、哲学、律法、*事、美食等等,他几乎无一不精、无所不通。

他是全才!他是天才!

南宋佚名赤壁图故宫博物院藏

但是,最令人折服的,还是他的人生境界。

苏轼一生,经历过三次巨大的贬谪,还有其它数不清的挫折与磨难。但是,他从来没有被这些“黑暗的力量”打倒。即便是在孤悬海外的儋州,他也依然笑面人生,苦中寻乐。

苏轼身上,有李白超凡脱俗的神仙气,有杜甫忧国忧民的忠义情,有白居易穷达融通的从容气派,有陶渊明人淡如菊的悠然情怀。但他不是他们其中的任何一位,也不是他们这些人的简单叠加。他是他自己。他的人格,既是先贤圣哲传承而来的结晶,又是对所有这一切的融合与超越。

正如林语堂先生对他的评价那样:

“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而难能有二的。”

苏轼晚年写词:

“若问平生功业,*州惠州儋州。”

有人认为这是苏轼说的反话,想要表达的是对朝廷的不满。但是,我却觉得,苏轼在这里讲的“功业”,根本不是世俗意义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他讲的“功业”,是超越功利、超越分别的精神境界。

这境界,就写在他的另一首词上: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他在*州惠州和儋州,取得的最大功业,就是修好了自己这颗心,安顿了自己的灵魂。这才有他发自肺腑的自我写照:

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这样的人生,就是审美的人生,就是诗意的人生。

有人这样说,要问三千年来活得最精彩、最诗意的人,非苏轼莫属。

其实,我们学语文最终目的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像苏轼那样成全自己的精彩人生、诗意人生。

北宋乔仲常后赤壁赋图堪萨斯纳尔逊美术馆藏(局部)

02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像苏轼那样用语文成全自己呢?

苏轼出身书香门第。父亲苏洵,二十七岁开始发奋读书,专心创作,后来也成了“唐宋八大家”之一。母亲程氏,是一位很有教养的妇女,是苏轼的启蒙老师。在家庭的熏陶下,苏轼自幼敏而好学、博闻强记。七岁知书,十岁作文,常常受到亲友的夸赞。在夸赞声中,少年苏轼变得骄傲起来。他想,自家藏书从先秦诸子,到汉代诗赋、唐代散文,我全都读了,可以称得上“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于是,他就自己写了一副对联,贴在书房门口:

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说来也巧,过了几天,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上门向苏轼求教。老人拿出一本古书请苏轼诵读。苏轼翻开一看,别说从未读过,就是连书上的字还有许多不认识。苏轼脸涨得通红,羞愧满面。他这才意识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自己距离“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还差得很远很远。老人走后,苏轼暗下决心,从头学起。那么,这副夸下海口的对联怎么办呢?只见苏轼提笔一改,于是,对联就变成了这样:

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从此,苏轼更加发愤,博览群书。苏轼究竟读了多少书,恐怕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楚。我们可以从他所写的诗词当中窥斑见豹、以一知万。

苏轼写诗词,爱用典故,而且往往用得恰到好处、相得益彰。典故从哪里来呢?当然来自他的博览群书,学富五车。

纪录片《苏东坡》剧照

他有一首诗叫《西塞风雨》:

斜风细雨到来时,我本无家何处归。

仰看云天真蒻笠,旋收江海入蓑衣。

你想,如果他没有熟读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苏轼能写出这种境界的诗来吗?他有一首词叫《瑞鹧鸪》,上阙是这样写的:

城头月落尚啼乌。朱舰红船早满湖。

鼓吹未容迎五马,水云先已漾双凫。

你想,如果他没有熟读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苏轼能如此娴熟地化用“月落乌啼”的诗意吗?

我们再来看一首更绝的。苏轼新婚不久写过一首词,叫《南乡子·寒玉细凝肤》:

寒玉细凝肤。清歌一曲倒金壶。冶叶倡条遍相识,争如。豆蔻花梢二月初。

年少即须臾。芳时偷得醉工夫。罗帐细垂银烛背,欢娱。豁得平生俊气无。

这首词的上阙,写自己新婚妻子王弗的美貌;下阙,写自己难忘新婚之夜的欢乐生活。

有专家研究,这首仅为56字的词作,竟然一口气连用了8个典故,而这么多的典故仿佛是信手拈来,又用得浑然一体、不露痕迹。

第一处,“寒玉细凝肤”,典故来自唐代诗人吴融的《即席十韵》:

住处方窥宋,平生未嫁卢。暖金轻铸骨,寒玉细凝肤。

第二处,“清歌一曲倒金壶”,典故来自唐代诗人郑谷的《席上贻歌者》:

花月楼台近九衢,清歌一曲倒金壶。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

第三处,“冶叶倡条遍相识”,典故来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燕台四首》之一:

风光冉冉东西陌,几日娇魂寻不得。蜜房羽客类芳心,冶叶倡条遍相识。

第四处,“豆蔻梢头二月初”,典故来自唐代诗人杜牧《赠别》之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第五处,“年少即须臾”,典故来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短歌行》:

劝君且强笑一面,劝君且强饮一杯。人生不得长欢乐,年少须臾老到来。

第六处,“芳时偷得醉工夫”,典故来自唐代诗人郑光庭《招友人游春》:

难把长绳系日乌,芳时偷得醉工夫。任堆金璧磨星斗,买得花枝不老无。

第七处,“罗帐细垂红烛背”,典故来自唐代诗人韩偓《闻雨》:

香侵蔽膝夜寒轻,闻雨伤春梦不成。罗帐四垂红烛背,玉钗敲著枕函声。

第八处,“豁得平生俊气无”,典故来自唐代诗人杜牧《寄杜子》之一:

不识长杨事北胡,且教红袖醉来扶。狂风烈焰虽千尺,豁得平生俊气无。

试想,如果这些诗书苏轼没有读得滚瓜烂熟,“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那么,他能如此自然、又如此巧妙地写出这样的词吗?

有人对苏轼的词做过数据分析,发现他的全部词作一共用了个典故,涉及他的首词,占了苏轼总词数的86%。而其中用到的典故,经史子集,包罗万象,左右逢源,精彩纷呈。

这只能说明,苏轼是一位真正的终身阅读者,他读的书实在太多了,他读的书实在太熟了,用他自己的诗来形容,这才叫“腹有诗书气自华”。

用语文成全自己,首先应该像苏轼那样成为一名真正的终身阅读者。

▍版权声明:文字、图片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创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更多学习资料汇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