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开始实施的9年制义务教育,让每个人都有接受基础教育的机会。但在上世纪30年代,女孩能读书,是非常稀有的。TVB十年一见的爆款高收视率纪录片——《寻人记》在今年夏天出了第二季,豆瓣评分9.4,甚至超出了第一季的9.3。以寻找80,90年代的新闻主人公为主线,其中第7集《非典型婆婆》更是跨越80年的时间,记录了十几岁女学生的豆蔻年华,到93岁的一生年华。
93岁的主人公胡月华对这一生的回顾,是“不枉此生”四个字。
读书或许改变了她的命运,但更重要的是,幸好她读了书,保留了她原来的个性。
读书使她有了不用压抑自己天性的底气,活出了真我。如今,距离她上一次接受采访的年,过去了32年,现在的她,怎么样了呢?
1
那个不是所有女孩
都能读书的年代
她们是幸运的少数人
上世纪20,30年代出生的女孩,大多没机会读书,当她们成为老婆婆时,因为不识字,总是诈骗份子眼中最好的欺骗对象,社会新闻中的受害一方。
年的《星期一档案》就记录了这么一群60多岁的婆婆,畅谈半个世纪前在陶秀女子中学一起读书时的美好回忆。
而那个年代能读书的女孩,不仅需要家境是要中上等的,还要父母开明,允许她们读书。她们自己也说,自己属于幸运的少数。
当年她们都是十多岁的少女,其中一位胡月华是最小,也是最顽皮的。
老同学相见,她是贡献最多“回忆杀”的:
模仿喜欢织毛衣的同学,手在课桌下偷偷织毛衣,但上半身还是维持看着老师的样子,假装认真听课;考试“出猫”(作弊),自己报数字,总会有人告诉答案,坐在后排很有好处……溜冰场专门找难舍难分的情侣,突然从背后“袭击”他们,从中间一下子穿过去,她为恶作剧成功大笑,留下身后惊魂未定的情侣...
身边的同学听着中学时候这些顽皮事,连连笑着“划清界限”:“你太顽皮了,我没有你那么顽皮的。”
原本她们好好读着书,却因年日*侵华轰炸香港而失散。
战争结束后再重逢,她们已经从少女变成了婆婆。
能够再相聚,靠的是一位同学罗宝芳家的酱料店“罗三记”。因为一直开着,另一位同学经过时,没想到老同学仍然在,牵线搭桥之下同学们重新聚集了起来。她们也格外珍惜重新相聚的机会,经常聚会。
胡月华说:“多一次相聚,就多一次珍惜。”
这群昔日大难不死又重逢的老同学,现在怎么样了?当年串联起同学情的罗记酱料店,早已人去楼空。于是节目组在网上搜当年“戏份最多”的胡月华的名字,在一则13年前,香港妇联举办的嘉许结婚20年以上感情深厚的夫妻活动中,发现了胡月华和她丈夫的名字。
通过活动上的照片,确认了她就是他们在寻找的当年那个最顽皮的女学生,节目组向主办单位找到了她的联系方式。
打通电话,她的声音仍然声如洪钟,记者夸赞“你好厉害,你的笑声和30年前没有分别。”她说:“我依然是我”。
能说出“我依然是我”的豪气胡奶奶,这些年她过得怎么样?
2
不改“顽童”本性
的职业女性
30年过去,节目组来到胡奶奶家中,她已经93岁。丈夫已在几年前去世,由四个子女中的一个儿子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其他子女则移民了海外。她的视力退化到只剩一成。节目组带上了当年电视上同学相聚的录像,她靠听来分辨谁是谁:“是张惠娟,当年坐我后面,常欺负我。”“这是笑卿的声音。”回忆年少时的调皮,仍然会放声大笑。
她也依旧健谈,能用一口流利的英语介绍自己,午饭吃汉堡,咖啡,最爱的还是“lambchop”(羊排)。
但她的英语不是在学校学的。当年因日*轰炸,她与同学们失散,原本读到了初二,学业却不能继续下去。
逃难时,跟着在中电宿舍打工的爸爸,向周围的外国人讨教,掌握了流利的英语。
在当年,女孩的出路不是嫁人,就是当护士、教师,要是在写字楼里做事,便被别人叫做“花瓶”。年轻的胡婆婆想当教师护士的理想落空,一次,去探望当时在半岛酒店打工的爸爸,一口流利的英语被半岛酒店的经理看中,于是22岁的她成了帮外国人照看孩子的兼职保母,有时带外国人观光。
在90年代,一个馒头还只卖两毛钱,她的时薪高达港币。成为名副其实的“打工女王”。
遇到“扭计王”(发脾气的孩子),不吃这个不吃那个,她也不甘示弱,一句“Idon’tcare。”“招呼”熊孩子。要是孩子说不喜欢她,她回一句:“Metoo。”
“扭计王”遇上胡奶奶这个“孩子王”,也着实没办法。
她不怕孩子向爸妈投诉,因为她知道孩子们的父母也知道孩子发脾气,不会为难她。
“拿捏”了客人的底线,对待客人她也极有分寸。有时忙着照顾孩子没空吃饭,客人请她吃,她会问是客人买单还是公司买单,要是客人买单,她就只点汉堡,要是公司报销,她就点得好一些。
各种来自顾客的表扬信雪片一般堆积,其中不乏来自名人的,比如好莱坞已故影星史蒂夫麦坤一家就写过表扬信给她。
客人的一些小习惯,她记得一清二楚,不过有些过于细致,让大大咧咧的她忍不住吐槽。
比如镜头前,她一人分饰两角,演绎“手帕要分早中晚”的雅致的外国客人,演绎完,立马“变脸”,表示“惊呆了”。又显露出了当年女中时顽皮的一面。“手帕也有分早、午、晚。早上手帕上绣的花,还未开,中午手帕上的花已全开,晚上手帕上的华都合起来,这样的。”
后来,她还学习电视台举办的主持人课程,面试官问她为何觉得自己能当司仪?
她毫不畏惧地说:“因为我胆大,心细,声音洪亮,并且我脸皮厚!”当年全班之中最调皮的小女孩,变成了终身对新鲜事物好奇的“老顽童”。保留真实自我的同时,她也同时因职业操守受到了大家的喜欢。家庭与事业,她也做到了平衡。
3
老公是“最佳听众”
育儿“教子有方”
胡婆婆有着一段美好的婚姻。
在盲婚哑嫁的年代,她与青梅竹马在战后重逢,陷入爱河自由结婚。
她至今保留着宣布他们婚讯的报纸,作为留念。
到结婚前,都还没有牵过手。婚前虽然保守,但婚后生了四个孩子以后,不想生下孩子却没时间管,胡婆婆为了避孕竟然切断了自己的输卵管:
“别人是扎输卵管,我跟医生说:‘我要切除输卵管’,因为我不想宫外孕。”在当时“生得越多越好”的社会风气下,她可以说是走在了时代先端,还带动了周围10个朋友和她一起优生优育。
虽然工作很忙,但是下班后她仍然会花时间教育子女。
夫妻两人为了不让子女学坏,甚至”先下手为强“,亲自教孩子打麻将、喝酒,“打麻将是他老豆教,喝酒是我教。”
因为提早接触了这些“不良事物”,胡阿婆的儿子坦言,自己出了社会以后,不会觉得这有什么新鲜,也就不会沉迷于其中。
孩子大了,胡婆婆就放手让他们独立,几个孩子已在国外移民多年,自己则和丈夫过二人世界。
这样果敢的女性,对于丈夫却是柔情似水,在丈夫生病期间,她不顾自己也已经年迈的身体,照顾丈夫5个小时,连儿子都说:“没有哪个老太太能照顾丈夫这么久的。”这一切,只因为丈夫是自己这一辈子的”最佳听众“。因为照顾丈夫,胡婆婆的腰都弯了。对于已经去世的丈夫,她很是思念:“我希望你爸爸早点接我走,他不嫌我烦。”丈夫在年去世,儿子Paul结束在内地的工作后,现在专门回来照顾母亲。她的耳朵很灵敏,照顾她的儿子有时走另一边,她都能分辨出儿子要去哪里,问:“去那里做什么。”儿子都怀疑她是否失明。去医院看病,她把要带什么记得一清二楚。在旁指点大局。而具体的事情则是由儿子做,使唤起来毫不心疼。记者有些“看不下去”地问:“你自己不用做,吩咐“秘书”做?”她回怼:“否则要儿子来干嘛?”
回看30年前和同学在一起的采访,记者把她带到电视机前,说“现在电视机离你有10米的距离。”她马上反驳,“十米?十步都没有。”
听着当年的欢声笑语,陷入美好回忆的同时,她也感叹今时。当年在一起欢声笑语的同学们,大多数已经离世。逃得过战乱,敌不过岁月。
串起同学联系的开酱料店的同学罗宝芳,节目组寻找时看酱料店人去楼空,周围邻居说他们移民了,但胡婆婆说,她已经在半年前去世。“我打电话到她住的地方,没人接。”
听着当年同学相聚时的录音,她默默拭泪,对人生却不遗憾。“人生就是这样。”“你会怎样形容自己?”,胡婆婆给了四个字:“不枉此生”。
读书,或许在那个年代没有改变她的命运。但在女性活动受限制的80年前,她遇到了可以怀念一生的同学,少女时代的经历给了她活出真我的安全感,选择了相伴一生的伴侣,有了值得一生回味的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