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豆蔻梢头二月初,杜牧诗歌中的情人年龄 [复制链接]

1#

别离诗一向是中国古代诗人们最偏爱的题材,相聚的时候有多么欢乐,离别的时候就有多么悲愁,因此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才“天生喜散不喜聚”。

说到别离诗,随口一说都是流传千古的经典名句,与朋友离别,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深情无限,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豁达超逸,岑参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是失落伤怀;与恋人离别,柳永的“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是黯淡销魂,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是肝肠寸断,纳兰性德的“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是生离死别。

而提到离别诗,不得不提的还有杜牧的《赠别二首》,短短几句诗,不仅留下了千古名句,还创造了“豆蔻年华”、“春风十里”等典故和成语,一直为后人所津津乐道。

赠别二首

唐杜牧

其一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其二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春风十里扬州路:杜牧的扬州情节

出生于晚唐的大诗人杜牧,无疑是诗人里面出生最好的一个,他生在一个不折不扣的仕宦之家,杜牧的祖父是杜佑历任唐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杜牧本人也是才华横溢,二十三岁那年,杜牧因一篇《阿旁宫赋》而名满天下,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的杜牧便考中了进士,他志得意满,写下“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秦地少年多酿酒,却将春色入关来”这样意气风发的诗歌。

杜牧与扬州之间有着难舍难分的联系,不管是“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还是“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都让扬州从杜牧的笔下名扬天下。

杜牧曾两度到过扬州,大和七年(年)四月,三十一岁的杜牧应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邀请,从宣州来到扬州,在牛僧孺的幕府中担任掌书记。节度使府掌书记是一个负责文书的重要职位,《昌黎先生集》:“文辞之事,皆出书记,非闳辨通敏兼人之才莫宜居之”。

在扬州这个烟花繁盛之地,年少轻狂的杜牧留恋歌舞酒肆,穿梭于花街柳巷,结识了许多红颜知己。《唐才子传》说杜牧:“美容姿,好歌舞,风情颇张,不能自遏。”杜牧不仅长得很帅,又喜歌舞,擅风情,自然是在风月场里颇受欢迎。

据说杜牧的上司牛僧孺不放心留恋于歌楼妓馆的杜牧,还暗地里派了三十个士兵跟在杜牧左右进行保护,大和九年(年),杜牧被任命为监察御史,要离开扬州到长安上任。离别之时,牛僧孺劝杜牧保重身体,不要过多流连于风月场所,杜牧掩饰说自己平时行为非常检点,牛僧孺便笑笑不说话,只是让人拿出一个小匣子,里面的密报上都写着诸如“杜书记过某家,无恙”之类的话,杜牧看了后非常羞愧。

如果杜牧不是那么风流多情,他或许就不会写下那么多名扬天下的诗歌,扬州也不会那么地闻名遐迩,“春风十里”的扬州繁华成就了诗人杜牧,杜牧的风流多情也成就了最美扬州。

豆蔻梢头二月初:杜牧的少女情节

但是,如此多情的杜牧,其实又是专情的,杜牧的《赠别二首》便是他离开扬州去长安时写给一位他非常钟情的十三岁歌姬的。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娉娉袅袅,这位女子的身材苗条俊美、体态非常的轻盈,而她的年龄才只有十三岁,就像是那二月里含苞待放的豆蔻花。

杜牧为什么会突发奇想的要用豆蔻来形容她的心上人呢?这与豆蔻花的形态有关。豆蔻是一种绿草本植物,豆蔻花生于叶间,在豆蔻开花之前,其花骨朵就已饱满圆润,在民间俗称其为“含胎花”,常以比喻处女。豆蔻年华从杜牧的这首诗开始,便成了一个成语,是形容少女的绝妙比喻。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这位少女在杜牧的心中地位有多重要呢?简直就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感觉了,繁华的扬州城中,十里长街上有多少歌楼舞榭,珠帘翠幕中有多少佳人姝丽,但都不如这位少女美丽动人。

这位少女,在美女遍地的扬州城里,她的青春动人是无人能够与之相提并论的。这不仅是因为这位少女的娇俏动人,也是因为她豆蔻年华的年纪,不过,杜牧诗歌中的这位意中人才不过十三岁,是否年龄太小了呢?

其实,古代十几岁的年龄当歌妓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苏轼遇见王朝云的时候,她也才十二岁,西湖一遇见苏轼便惊为天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就记录了十二岁的王朝云是多么地风华绝代,朝云在苏轼身边待了许多年后才成为了苏轼的妾。

所以说,杜牧爱恋这个年仅13岁的歌妓也是符合情理的,在古人看来,这样豆蔻年华的少女才是最清纯动人的。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塑造的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贾探春、薛宝琴等一大批闺阁少女形象,年龄也大多是在十多岁,此时的她们也开始了青春期的萌动与恋爱。宝玉口中所说的“女儿是水做的骨肉”,这些如水的女儿都是没有嫁人之前的,一旦嫁了人珍珠就成了鱼眼睛。

由此可见,对少女的钟爱是古代文人普遍存在的情节,杜牧的另一首《张好好诗》:“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翠茁凤生尾,丹脸莲含跗。高阁倚天半,晴江联碧虚。”诗歌中的张好好也是十三岁的年纪。

杜牧还有一首非常著名的《叹花》:“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传说杜牧在湖州城的时候,在大街上看遍人群,都没有寻找到一位觉得好看的女子,突然一位十余岁的民间女子在他眼前出现,杜牧便惊鸿一瞥,与她的母亲约定十年后来娶亲。但遗憾的是,杜牧十四年之后才出任湖州刺史,重游旧地,那名女子已经嫁人三年,生二子。杜牧感叹其事,故作此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