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乾隆皇帝与红楼梦里,总角之交豆 [复制链接]

1#
SEO百度优化求职QQ群 http://www.gpitp.gd.cn/new/20210909/95731.html
预备干部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4545.html

导语:极少有人这样说书,老毕是新款说书人。老毕不装专业人士,文史地理爱好者而已,但有鲜明特点:能将众多常见或看似杂乱的文史地理知识,非百度式单一名词解释,而是结合热播影视剧、优秀小说等,上下左右串联打通,立体不枯燥地聊讲。大家看老毕聊,可轻松实现玩里学、学里玩。

二月河的名作《乾隆皇帝》,引发全书故事的,是一桩特殊杀人案,省里贺道台被德州知府密谋杀害后,遗孀不远几千里,从福建老家带着俩可怜的“总角”孩子,来到济南喊冤。

咱今天的直播,就从“总角”这个词出发,串讲《红楼梦》、郁达夫等好玩内容。总角在古代是指七八岁到十二三岁的男女儿童,将头发左右分开,在头顶扎起的两个发髻。人们时常亲切地称呼小女孩为小丫头,“丫”这个字就是头上两个角。如今全国都跟北京人学会用“发小”形容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实际最标准的传统叫法,是“总角之交”。

总角之前的幼年期,头发下垂,称垂髫。老毕在之前的直播,曾经聊讲过著名作家郁达夫对我们青岛的特殊感情,青岛排名第一的山水景点崂山北九水,有他“十里清泉千尺瀑,果然风景似江南”的石刻,对青岛念念不忘的郁达夫后来在《青岛杂事诗》写就“握手凄然伤老大,垂髫我尚记当年”。

有朋友会说了,老毕你这是讲与你们青岛相关的事,我们没太有感觉。好吧,聊大家在总角初中时,都学过背过的:《桃花源记》里武陵人眼中,那里的人,“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发是老人,垂髫是总角之前的幼儿。

总角年龄段的末尾十三四岁,女孩可用我们在总角初中时,都背过的杜牧诗来代表,“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豆蔻年华。

毛泽东说过,是中国人就应该读《红楼梦》,第三回讲述林黛玉初入贾府,轿子在府外由成年轿夫抬着;进了大门换成眉目秀洁十七八岁的小厮;再到女眷内院,十七八岁的不见了,经过王熙凤院子时,黛玉看到的是“这院门上也有几个才总角的小厮,都垂首侍立”。女眷内院为啥用总角?这年龄段的,出不了丑事!

总角之后呢?少年男孩先束发再等二十加冠,代表成人可娶妻;少女于十五岁把头发整个扎起一个发髻插上笄,就是簪子,代表可以出嫁。贾府曾经为薛宝钗办过一个隆重的生日,还曾引得黛玉嫉妒,那一年,是宝钗的及笄之年。

(敬请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