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秦观这一首词,将离愁与伤春之意写到极致 [复制链接]

1#

秦观一生的经历其实并不复杂,相反可以说有点简单,可以用几句话概括:少年时苦读,进入官场后生活经历也相对比较单调,从他的立场来说,他是属于元祐旧*,跟着苏轼也曾过了几年无风无浪的日子,随后哲宗亲*,新*重回*治中心,秦观也开始了长达6年的贬谪生涯。徽宗即位本来可以有出头之日了,却在放还之路上含笑而终。

说起秦观生平,看似平淡的人生实则坎坷至极,而我们从他的词作中也可以看出,他与苏轼、*庭坚等人的性格完全不同,因此对于他来说,常常对于时事感到煎熬和迷茫。很多时候,他都像一个纯净的瓷器,本不应入红尘之中,偏偏让他到这浊世承受这许多痛苦,而这所有的痛苦,都能在他的作品中找到。今天介绍的一首词,没有痛彻心扉,却别有一番滋味。

宋·秦观·江城子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江城子,又名《江神子》、《村意远》,原来是单调,后来到苏轼这儿就成为了双调,我们知道苏轼有《江城子·密州出猎》与《记梦》等极为出色的作品,而秦观显然受恩师影响,几首著名的《江城子》作品都按苏轼词调,即双调70字,上下片同调,各片都是8句,且第1、2、3、5、8句押平声韵,至于下片第4、5句的断句基本上算是秦观的特色,也可以看作是曲子词逐步向文人化转变的标志。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这首词并非讲述秦观贬谪路上的凄惨经历,而应是较早之前,或者说是他在京都当官甚至更早的时候所写下的故事。词人在西城看到春日的杨柳舞动着枝条,一下子就引起了他曾经别离之时的忧愁,眼泪再也控制不住,夺眶而出。

在秦观的作品中,杨柳、驿馆旅舍、斜阳,处处都代表着离愁别绪,长亭之外又或者驿桥边,杨柳见证了一起起离别、一幕幕忧伤,此刻他到西城见到杨柳,怕是想起了曾经的那个人。

果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当初那个多情的人儿,曾在水边等他归来,并为他将小舟的缆绳系在杨柳树上,此刻再见那一株杨柳,又怎能平静得了!曾经深爱的那个女孩,如今早已不知去了何处,如今重回西城桥边,留下的只有忧伤。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当年的事情如今想来,依然历历在目,现在当年的草木和朱桥依然还在,那个人却再也不见,而那桥下的流水,也再不是当年的水,不管行人的愁绪,自顾不停往前奔流。一个落寞的男子站在斜阳下,默默落泪的样子,实在是让人感觉有点凄凉。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这下片甫一开始,词人就有着无尽的感伤。女子的伤春,是怕自己最美的年华被生生荒废,秦观的这一句则是在说,曾经的少年时光,那么美好,可惜终究不肯停留。如今的词人心里,除了万般怅恨,就是在感叹,这样的煎熬又何时能够停止。

我们从秦观的词作以及诗作风格就可以看出,秦观是一位性格极为敏感的人,这让他成为一个多情的人,却无法让他的*治智商得到提高,所以才会发生他很多时候,在朝廷*争的事件中很迷茫,甚至希望离开是非之地。这样的人,对于爱情这件事,通常都拿得起,却放不下,回到这首词中,这种缠绵,才是他该有的样子。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在这飞絮落花的春暮时节,词人再一次登上两个相恋的人曾经住过的楼上,如今或许早已房门紧锁,房中依稀还是当年的模样,唯一缺少的,却是词人最为在意的那个她,如今不知身在何方。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许多年以来,词人大概都没有因此释怀,现在倚着栏杆,看着眼前的江水,更是满腔愁绪,一时悲从中来,恨不能大哭一场,仿佛眼前的江中,都承载着他的泪水,恐怕也不能将他的悲愁全部带走。

要说起词人的哀愁,最后3句说,满满春江都是泪也无法带走,即便南唐后主也不过是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我想说,即便是李后主的凄惨遭遇,格局变了,词中的显现却无论如何都比不上秦观词中哀伤的“深切”,是的,深切,这是秦观将感情全都投放进作品中带来的效应。

从这首词来看,明明不过是回忆曾经的恋人,却让词人泪下沾裳衣,可见秦观用情至深,而无论这首词中的主角又是否跟那位豆蔻年华的“东风里,朱门影流,低按小秦筝”的少女为同一个人,都不会改变这位多情的痴心男子在人们心中的形象。

我们在那个“寂寞下芜城”的*昏里,看到的依旧是词人孤单的背影,看似平淡清丽的句子里,有着词人的深切,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可以用这样的寻常句子,将春暮的离愁与伤春之意写到极致。

想了解更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