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唐诗与考试30有一种凄美哀婉的爱情,叫做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专科医院怎么走 http://m.39.net/pf/a_4613583.html

大唐天宝年间,有位名叫韩翃年轻人,为了博取科举功名,从家乡南阳(今河南南阳市),来到京城长安拜师求学,做起了“京漂”。

韩翃是个成名较早的诗人,风度翩翩,谈吐不凡。他的诗多为写景赠别之作,风格轻灵精巧,在当时很受追捧,为人们争相传颂,“朝野珍之”。比如这首《寒食》,就是一首上佳之作:“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此诗虽然用白描手法写成,但是生动传神,令人陶醉。尤其是“春城无处不飞花”,传神地描绘出了春意的烂漫,更是成为传世名句。

在京求学备考期间,韩翃自然也会有一些社交活动。一个姓李的社会知名人士,慕于韩翃的诗名,经常请他到府上一聚。这位李先生的家里,有个姓柳的歌姬,貌若天仙,能歌善舞。一来二去的,豆蔻年华的柳氏,就被韩翃这位帅哥的风度和才气所吸引,不可遏止地深深爱上了他。妾既有意,郎怎会不生情。韩翃不是坐怀不乱的柳下惠,也就来了个顺水推舟。

那位李先生倒不是个小肚鸡肠之人。他看到韩柳二人你情我愿、难舍难分,不但没有吃醋发火,反而大度割爱,玉成了他们的好事。不但如此,李先生还慷慨地资助了一笔经费,帮助韩柳二人办了一个像样的婚礼。李先生大气豪爽的举动,一时之间传为美谈。

韩翃娶了柳氏的第二年,也就是天宝十三载(年),便顺利通过科举考试,得以进士及第。“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古人心目中的人生两大喜事,韩翃在短时间内集于一身,其春风得意之情,可以想见。

进士及第之后,韩翃没有被立即封官。在回乡省亲期间,韩翃将柳氏暂时留在了长安。就在这期间,“安史之乱”爆发,叛*攻占了长安。为避兵乱,保住自己的清白之身,柳氏剪掉了一头青丝、弄丑了如花面容,躲进一座寺庙,以尼姑身份掩人耳目。

朝廷克复长安之后,韩翃派人四处探访柳氏下落。此时的柳氏,已被一个少数民族部族将领沙咤利掳去做了小妾。可怜的柳氏,费尽心机地东躲西藏,到头来还是没能躲过兵乱。思念柳氏心切又无力救助的韩翃,就写了一首题为《章台柳》的小令,托人暗中转交给了柳氏。

《章台柳》这首小令,是这样写的:“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章台柳”一语双关,把心上人柳氏,比作婀娜多姿的垂柳。这等娇嫩柔弱的尤物,被不懂怜香惜玉的粗人胡乱攀折、肆意摧残,岂不令人心痛如绞!

柳氏读了这首小令之后,泪如雨下,百感交集。聪慧有才的她,按《章台柳》的调式,回赠韩翃一首《杨柳枝》:“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这两首小令,写的真是情意绵绵、怨思无限,怎一个凄美了得。

后来,唐肃宗李亨知道了这件事情。被韩翃柳氏爱情故事所感,他亲自出面说和,让沙咤利放人,使韩柳二人破镜重圆。韩翃柳氏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被唐代作家、贞元年间进士许尧佐演绎成一篇传奇,这就是载于《太平广记》的《柳氏传》。正是由于这篇传奇,韩翃柳氏的故事才得以流传久远。由于许尧佐与韩翃生活的年代相距不是太久,《柳氏传》的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

韩翃有个同榜进士同学比较有名,此人名叫元结,乃鲁山(今河南鲁山县)人氏。天宝六载(年),元结曾进京赶考。有史料称,当时由于李林甫玩弄权术,搞了暗箱操作,导致元结名落孙山。时隔六年之后,屡试不第的元结终于得遂所愿,金榜题名。

元结从少年时代就长期跟着自己的堂兄、唐代名臣元德秀读书学习。在为人治学方面,元结受元德秀的影响很大。跟韩翃一样,元结还没等到被封个一官半职,就发生了“安史之乱”。为避兵祸,元结率亲属举家南迁,在湖北大冶、江西瑞昌一带居住了一段时间。

乾元二年(年),受国子监司业苏源明推荐,元结才有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府参谋。是人才,只要有机会,就会展现出自己的才干,比如元结。作为一介书生,元结竟然招募组织起一支义*,奋起抵抗史思明叛*南犯,力保十五座城池不失。这说明,元结不仅有“国难当头,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还无师自通,具有过人的*事指挥才能。

由于*功卓著,元结被提升为水部员外郎兼殿中侍御史。水部,其实是工部的一个司,负责码头渡口、船舶桥梁、渔业漕运等事务。后来,元结又担任过荆南节度判官、道州刺史、容州刺史等职务。

元结是个廉洁奉公、心系民众的好官。比如在道州(治所在今湖南道县)任职期间,元结就为当地民众做了不少好事实事。元结到任之时,由于兵荒马乱,当地十室九空。原有四万多户居民,只剩下十分之一左右。地方凋敝至此,官府却依然横征暴敛,百姓负担非常沉重,民生难以为继。在这种情况下,元结冒着巨大的*治风险,毅然出面为民请命,说服朝廷为当地百姓免除了数额较大的税赋和租粮,使民众得以休养生息。

遇事先考虑民众的需求还是自己的官帽,是评判一个官员官德的基本标准。对元结的善*,道州百姓深为感念,专门为他立碑颂德。因为家乡来了这样一位好官,流落在外的道州百姓,闻风而归者达万余家。元结到道州任职之前,少数民族部落“西原夷”多次发起暴动,攻城掠地,地方很不安宁。元结到任之后,“夷*”也被他的善举所感动,从此不再骚扰道州辖区。

作为诗人,元结的作品贴近现实生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