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2015年,广东三姐妹集体出家削发为尼
TUhjnbcbe - 2023/6/20 18:35:00

年,“广东雷州谭家三姐妹削发为尼”的新闻登上了热搜。

普通人选择落发出家本就是一件罕见事,更何况还是三个妙龄姐妹,这在一般的父母看来是绝对接受不了的事情。

不过,三姐妹的父母却表示:“这是她们的福报。”

那么,正值豆蔻年华的三姐妹为何要选择遁入佛门呢?

作为父母,他们又为何力挺女儿的决定?

胎教中结下佛缘

谭家三姐妹与佛门的缘分,还要从她们幼年时期、乃至胎教谈起。

年,谭父患上了严重胆结石,一家医院也没能治好。

医生表示已经无能为力,谭父只能每日躺在床上忍受病痛的折磨,等待死神一步步接近自己。

走投无路之下,谭母将希望寄托在了佛菩萨上。

她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走进了一家寺院,诚心跪在佛祖前苦苦哀求,寺庙里的一位老法师见状给了她一个建议:念大悲咒。

一开始谭母只能结结巴巴的勉强念出来,后来在老法师的教导下越念越顺,每日在佛祖前背诵大悲咒成为了谭母的主要功课。

或许真的是谭母的诚心感动了佛祖,半个月后谭父的病情竟然真的有了好转。

医院检查,谭父体内的结石居然神奇的消失了,连医生都感觉非常不可思议。

谭父谭母将这一切都归因于佛菩萨显灵,于是二人就此成为了两名忠诚的佛教徒,每日在家参禅礼佛。

尤其是亲眼见证佛法显灵的谭母,她内心坚信阿弥陀佛,开始追寻超脱生死、死后去往极乐世界。

谭父谭母不光自己信奉佛祖,也用佛教思想教育两个女儿。

甚至在怀上小女儿后,谭母的胎教也是大悲咒。

在这样一个充满佛教文化氛围的家庭中长大,谭家女儿们自然耳濡目染,自小对佛法产生了兴趣。

与一般的孩子相比,谭家姐妹明显成熟很多,但按照佛家的话来说,她们具有很深的善根。

三姐妹不爱与别的孩子玩耍、交流,反倒是喜欢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又会去到哪里?”“生命的意义又是什么?”

年,谭家三姐妹在父母的见证下皈依了佛门,当时大女儿13岁,二女儿11岁,小女儿不过8岁。

皈依并不等于超脱红尘、遁入空门,而是指开始正式信奉、学习佛教。

不过令谭父谭母没有预想到的是,三个女儿有一天会真的遁入古庙,终生与青灯古佛相伴。

年,大女儿、二女儿提出正式出家、彻底隐入佛门,她们想要专心研习佛法。

谭父谭母显然没有想到这种情况,因为相较于小女儿,二人似乎并未表现出强烈的出家倾向。

平日里她们并不经常去寺院参拜,经书的研读也不如小女儿精深。

要说谭家子女中谁最有可能出家,那一定是小女儿。

可现如今却是大女儿、二女儿提出了出家请求,这是谭父谭母没想到的。

“你们是不是没有想清楚?这件事不能冲动,出家修行很苦的,你们千万不要因为一时兴起就做出决定。”谭母苦口婆心的告诫二人。

两个女儿的出家固然有些出人意料,可母亲也并未阻止,只是让她们慎重考量。

结果女儿们异口同声的回答:“我们已经想的很清楚了。”

言尽于此,谭父谭母也没了话说,只能送二人去了东莞小月庵修行。

送走两个女儿之后,谭父谭母马上又开始为小女儿担忧起来。

按照小女儿表现出来的佛性和对佛法的喜好程度,她是最有可能遁入空门的那一个,倘若有一天她真的也出了家,那二老身边可就没有任何一个子嗣。

一想到这里,二人就不禁感到头疼。

小女儿的深厚善根

的确,小女儿自打出生起就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佛学天赋。

据她本人回忆:“我对佛菩萨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近感,小时候就非常喜欢去寺院,见到佛菩萨的塑像甚至会感动到流眼泪,那种亲近甚至超过了与父母的骨肉之情。”

也正是基于此,她从小便暗暗发愿:日后一定要出家。

小时候,三女儿把绝大部分时间放在了念佛拜佛上,嘴里几乎时刻不停阿弥陀佛。

“我觉得阿弥陀佛就是我最好的朋友,不管做什么都习惯念阿弥陀佛加持。”

她从小没有求过父母、姐姐任何事,不管是想要吃什么东西、要什么礼物,甚至是规避父母的责骂,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通过念阿弥陀佛加持。

对三女儿来说,对阿弥陀佛的依赖远远超过了父母。

小时候,三女儿最喜欢去的就是寺院,在庙里待上一整天也不会感觉枯燥。

甚至在梦里她也能梦到佛菩萨,“我经常在梦到佛菩萨带着我在天上飞,那种感觉很玄妙。我相信自己上辈子一定是个出家人,只是不知道哪里没有修好,又来到了这个世间。”

随着三女儿的年纪越来越大,她身上的佛相愈发深厚。

她不喜欢花花绿绿的衣服、不爱打扮,她的穿着打扮与她的年纪非常不符,不过她本人却乐在其中。

其实三女儿一直很聪明,不过她没有将时间花在学习上,而是将所有精力放到了研习佛法。

就连老师也不止一次向家长反应:“这个孩子很聪明,但她就是不学习。”

坚持到了初中毕业后,三女儿终于下定决心离开学校、彻底皈依佛门。

起初谭父谭母是不同意的,毕竟前两个女儿都已经出家了,二老多少还是希望有一个孩子陪在身边,日后嫁人生子,过上普通人的生活。

不过三女儿却表示:“姐姐出家又不能代表我出家,这是我自己的事,各人的路各人选择。妈妈你是学习佛法的,希望你能理解我。”

父母见拗不过她,只好先稳住她说:“你现在年纪还小,要不先去社会上历练一番再出家?”

女儿当然听出父母的意思,为了稳住二老,她只能暂时同意了这个决定。

不过离开家之后,她并未如父母期望的那样走向社会,而是直接进入了一家佛学院学习。

她给父母的解释是:“去佛学院修行也是历练。”

一年学习过后,三女儿来到了普贤寺剃度出家,本焕长老亲自收徒,并为其取法号释觉超。

落发当晚,她专门回了一趟家。

半夜间母亲被她的敲门声吵醒,在昏暗的灯光下,母亲已经分不清眼前到底是哪一个女儿,于是一边婆娑着泪水一边问道:“你是哪一个?”

母亲本来对她执意出家一事有些气愤,可时隔一年多再见到女儿的那一刻,所有的怨气和愤怒都化作了对女儿的思念。

她平静的对女儿说:

“既然选择出家了,那就好好修行。”

次日,释觉超告别了双亲,再度来到五台山佛学院学习。

这里的生活其实很苦,每天除了完成功课,还要帮忙种菜、做饭、打扫院子,事情做不好就会被打手心。

更令她感到艰苦的是,自小在南方长大的她,完全适应不了北方寒冷的冬天,几天下来浑身上下都冻肿了。

不过在五台山释觉超收获了很多,除了佛法上的精进,还有心灵和精神上的满足。

从内而发的喜悦让释觉超如同置身幻境,渐渐忘却了周围恶劣的环境。

年,释觉超转入福建天湖静寺佛学院修习。

几年佛法修行让她的智慧与天性淋漓尽致的彰显了出来,在这里释觉超开始发现自己的口才很好,在进行佛法对辩时,鲜有人能够说得过她。

无论何种经纶,即使她没有学过,也能触类旁通的侃侃而谈。

时间一久,释觉超慢慢显露了一些不好的倾向。

她有些过于活泼,行为举止不像出家人,很喜欢到处跟人辩论,眼看周围没有了可以与之一较高下的僧人,释觉超便有些自我膨胀。

这种情况持续了将近一年时间,法师们见她始终没有改观,便动了将其赶出佛学院的心思。

好在她的姐姐们及时发现了这一不良倾向,并对其予以了制止:“你这样调皮下去佛学院就不要你了,你说要好好修行,但是你只是口才好,没有做出来,有什么用呢?”

释觉超这才回过神来,发现自己在修行上走了岔路。

蜕变归来,传承衣钵

释觉超开始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为了彻底身上的陋习,她苦思冥想修行方法。

起初,她每天花几个小时时间打坐、观想自己脑海当中的念头,这时她才清楚的意识到自己内心有多么的不平静。

三个月时间里,释觉超在打坐中压制自己的念头,直到她最后连话都不想讲,与大家打招呼都是点头示意。

她开始规规矩矩的学习,利用一切机会听法师讲经。

释觉超突然变成了一个非常文静、用功的人,从她嘴里除了能听到“阿弥陀佛”,几乎再无其他话语,一些长时间闭关安居的法师见到她后,甚至以为她是哑巴。

这种情况持续了大约两年时间,僧众们对释觉超有了极大的改观,还给她取了一个新的称号:老修行。

年,释觉超迎来了自己受大戒的时刻,因为这两年表现出色,她被选为沙弥代表,站在队伍的最前方接受戒礼。

不过这等荣誉对于当下的释觉超来说,已经无关痛痒,她的内心没有因此泛起任何波澜。

受戒后释觉超开始了更加严苛的苦修——闭关。

第一次闭关因为没有经验,导致刚刚进行到第五天就因为身体不行结束了。

出关后释觉超有幸拜入体慧法师门下,跟随他一起打佛七,就是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名号、发菩提心。

跟随体慧法师修行半年,让释觉超受益匪浅。

之后她再度尝试了闭关,想要借此钻研一下戒律。

结果因为长期饮食不调,她患上了严重的胃病,不得不再次到体慧法师处修养

体慧法师对释觉超表现出来的悟性很是满意,于是将华严宗传法给了她,释觉超就此成为佛教大乘八大宗之一华严宗的十四代传人,并为她重新取法号释妙乐。

体慧法师有意培养她,便推荐妙乐远赴台湾学习般若、中观、空性,颇有悟性的妙乐很快成为了公认的僧才。

年妙乐回到普贤寺,主持印进法师将寺院交给了妙乐打理,妙乐就此成为普贤寺的实际管理者。

三年后,妙乐正式接过普贤寺主持职位,时年27岁。

如此年纪就成为一座全国闻名寺院的主持,这种情况即使放在中国佛教史上也不常见。

也正是因为这条消息太过震撼,才会一度传入俗世,为世人所知晓。

人们惊叹于妙乐年纪轻轻就成为一寺主持,更震惊于谭家三女子竟全部削发为尼出家。

值得一提的是,在小月庵修行的谭家长女,在此前也接任了小月庵主持之位。

很多群众对谭家女儿出家一事表示不理解,认为在这样的豆蔻年华选择遁入空门实在可惜。

不过早已看开的谭父谭母对此却有不同看法,他们认为这是女儿们的福报,是几世修来的缘分。

也许在外人看来,这种纵容女儿出家的行为难以令人接受,可作为最了解几个女儿的父母,他们心里清楚女儿想要什么,更清楚佛法能带给她们什么。

所以夫妻俩选择了义无反顾的支持。

结语

一家三女儿全部落发出家,这样的情况的确很罕见,也让人难以置信。

但正如谭父谭母所言:“这是他们的福报。”

三个女儿在佛法中找到了自己的快乐和归属,这其实就够了。

无论是信奉佛法,还是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归根结底我们都是在追寻内心的富足与安乐。

既如此,佛门与俗世也不过是殊途同归罢了,我们又何必执迷于形式的不同。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5年,广东三姐妹集体出家削发为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