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为何十三四岁就嫁人?原因和这一点有关!
古代少女出嫁的时间非常早,有些甚至十二三岁就嫁人,古人将十五岁称之为及笄就是说女子到了可以许配以及嫁人的时间了。而杜牧的一首诗也写到: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这首诗是写给杜牧的小情人,从这首诗我们也能看出,这个小姑娘才十三岁,虽然出身青楼,但是这个年龄也很吓人,因为这年龄在现代社会,也就是个小学生,大概六年级,而在古代这样的女子,已经在考虑嫁人了。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的法律是规定了女性结婚不得早于二十周岁,而在医学上,女性最佳结婚时间则是二十二岁到二十八岁。这段时间,女性的生育能力最好。而早婚的危害也很大,因为女性自己还处于发育的时间,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还在长身体中,怎么供给婴儿所需的营养?这影响的不止是早婚者自己,也还影响着自己。
而在古代,那就更是了,社会底层营养不良是很正常的,如果早婚的话,对孩子,母亲都不好,所以在古代怀孕就是一道鬼门关。而是否有帝王注意到这一点呢?有的!春秋五霸之一的越王勾践就曾经将生育年龄延迟到了十七岁。但是后来的历朝历代又都延伸到了十三四岁。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古人的寿命很短,受现在各种宫廷剧,古装剧的影响,大家似乎都以为古人的寿命很长,其实不是的。为什么呢?古代的医学不发达,甚至巫医不分家。所以很多时候生了小病都未必能够活下去。有人曾经做过统计,如果在战乱的时候,古人平均寿命才只有二十多岁,和平的话,古人寿命可以达到三十多岁。
我们举几个最明显的例子。皇太极有二十五个子女,但是有五个一出生就死了。康熙有五十五个子女,但是有二十八个一出生就死了。皇帝的子女都保不住,何况是普通人的呢?而她们的孩子为什么容易早夭?在我看来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早婚。
但是在反过来看,你就知道为什么古人早婚了,因为寿命低,所以他们才要降低结婚年龄,这样才能保证有后代,不然等你二十多岁在结婚,还不知道能不能活到二十多岁呢。所以这也算是形成了一个早夭和早婚之间的死循环。
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没办法破解。而我们现在的生产力提高了,才得以将结婚年龄提高到女性二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