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留得青楼薄幸名,风流只是他的一部分,绝不
TUhjnbcbe - 2023/7/18 20:24:00

谈起晚唐诗人杜牧,绕不开的,多是这位贵公子的风流韵事。

比如,他在做江西观察使沈传师的幕僚时,与官伎张好好两情缱绻,无奈沈家捷足先登,纳张好好为妾,六年后二人再次相遇,被抛弃的张好好在街头当垆卖酒,引得杜牧无限感慨;

又比如,在话本小说中出现的“十年之约”:在湖州,他看中一位13岁的妙龄少女,予以重金相约十年后来娶她,十四年后归来,少女已嫁为人妇,杜牧只得徒然兴叹......

让人们对他“风流贵公子”的定位做出断语的,更源自于他写下的那些诗歌: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留得青楼薄幸名。

聘聘婷婷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但,如果我们只看到这位两榜高中(科举进士科、唐文宗亲自面试的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的才子,留给我们的那些风流韵事和诗文造诣的话,那就难免过于片面、浅陋了。

至少,那只是他的一部分,绝非他的全部!!

像杜甫在诗文中说的一样“致君尧舜上,再使民风淳”,仍旧是杜牧所追求的人生理想目标。

在*事、治国才能上,杜牧往往能够针砭时弊,对晚唐时的诸多问题提出有效的、独特的见解。

但,作为一名出生在晚唐时代的文人,身处藩镇割据、回鹘、*项纷扰、宦官当权、*争不断的乱世,想要不随波逐流,不与奸佞同流合污,而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实在是难于上青天。

在杜牧短短五十年的人生中,唐朝中央就接二连三地更换了八位皇帝,单单凭这一点,我们就能看出,杜牧所在的这个晚唐,已经进入摇摇欲坠、岌岌可危的衰败时期。

杜牧,这位名门出身的贵公子,有过“十年一觉扬州梦,留得青楼薄幸名”纵情于酒色的荒唐,也有“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治家气象;

有过“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痛斥举国麻木之悲哀,也有“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独特历史见解......

这位雄姿英发、风流俊爽的才子,如果生在三国时代,怕也是一位像周郎一样的倜傥人物吧!

即将春色入关来

日暮西山的晚唐

日薄西山的晚唐,已经身患重疾。

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的唐王朝的第十三个皇帝——唐德宗、唐顺宗、唐宪宗都在勉强维持着这个残败帝国的延续。

唐宪宗是被宦官杀死的,这位由宦官拥立的皇帝,在前期时颇有作为:削藩平藩、收复失地、实行“两税法”使国库收入增加....

但,晚年的宪宗,沉迷丹药、追求长生,性格大变,最终被惊恐自保的宦官所杀。

唐宪宗死后,正式开启了宦官专权的时代。

在此等背景下,晚唐的皇帝一个比一个无能、一个比一个荒诞。

杜牧,在唐宪宗死的那年,刚满十八岁。

显赫贵族,家道中落

杜牧出生名门京兆杜氏,祖父杜佑名望颇胜,做过三朝的宰相,闲余之时,著书立说,编撰《通典》,开创了中国典志体史书的先河。

在长安,曾流传这样一句话“城南韦杜,去天尺五”,虽然这时的“杜氏”大致是初唐“房谋杜断”的宰相杜如晦,但杜氏一族的声望仍旧是显赫辉煌。

晚年时的杜牧,曾经给晚辈们的书稿中提到:“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一个“藏万卷”书的家庭,需要多少代人共同建立呢,这简直就是低调的炫富啊。

不过,令人感慨的是,“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在爷爷和父亲相继去世之后,作为“官三代”的杜牧这一支家道中落,十五岁的杜牧只能靠家族接济度日,八年中,相继搬过十几次家。

宪宗之后的唐穆宗、唐敬宗任凭宦官专权,丝毫没有治国兴邦之志,穆宗在位四年就因服食丹药中毒而亡,敬宗在位三年,却声色犬马,整日荒唐度日,后被宦官所杀。

针对敬宗的荒唐行为,杜牧写了著名的《阿房宫赋》,借秦始皇的教训加以讽刺,此赋一出,名震一时,以至于在他后来参加科举考试时,当时的太学博士(朝廷设立的最高学府,多接收贵族子弟)吴武陵都为他谋求进士名额。

在这段时间,博通经史的杜牧,潜心专研治乱与*事,他研究《孙子》,并作了十三篇《孙子》注,创作了许多策论咨文,一篇平虏献计的文章,更是被宰相李德裕的采用,在实战中唐*大胜。

而“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过清华宫绝句三首》,更是让年轻的杜牧在晚唐的诗坛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名噪一时。

此时的杜牧不过二十三、四岁,尽管已经声名在外,但在这个乱世之中,如果想施展自己的理想抱负,仍旧需要在科举的这条独木桥上走一遭。

两枝仙桂一时芳

公元年,杜牧二十六岁。

这一年的科举考试在洛阳举行,26岁的杜牧决定参加。

当时的科考并不糊名,考生们既要看门第、声望、关节,又要凭考生自己的真实才学。

杜牧虽出身名门,但此时家道中落,作为一介布衣的杜牧,在这场科考中,原本是毫无胜算的。

但是,杜牧是幸运的!

一向清高、不善宴请的太学博士吴武陵,读了杜牧一些列诗文后,深感震惊,他出自惜才爱才之心,自愿为这位有王佐之才的青年才俊奔走求名,希望能够为杜牧求得状元之名。

在吴武陵极力推荐与强行安排之下,同时也考虑到杜牧本身是名门之后,再结合杜牧自身的济世之才,当时的主考官崔郾给杜牧安排了一个第五名。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尽管不是吴武陵原本想要为杜牧求取的“状元郎”,但以“第五名”的成绩,一举中第,对二十六岁的杜牧来说已经是颇为幸运了。

更为幸运的是,在两个月后的制举中,杜牧再次高中榜首!

制举,也属于科考,是由皇帝亲自主持。

有别于其他常科的考试,制科考试不定期举行,科目繁多,千不取一。

但,尽管难度大,如果能在皇帝亲自面试的考试中拔得头筹,所能获得的官职远比正常科考中举后,由吏部安排的职位起点要高,速度也要快。

在这场由新继位的唐文宗主持的制举中,既有历届进士们,也有在职的官员,杜牧高中榜首!

高中两榜的杜牧,一扫多年来的积压在心中的郁闷,连忙给自己在长安的故友们报告喜讯:

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

秦地少年多酿酒,已将春色入关来。

春风得意的杜牧与一同中进士的好友,一同游山玩水。

在终南山的一座寺庙中,杜牧一行人遇到一位老僧,原本杜牧以为这位老僧会像其他人一样,对自己的才华和事迹耳熟能详,但老僧却安静地摇摇头,一点兴趣都没有。

惊诧之余,杜牧写下《赠终南若僧》:

家在城南杜曲旁,两枝仙桂一时芳。

禅师都未知姓名,始觉空门意味长。

一个人无论取得、拥有多么大的成功和荣耀,无论自己觉得自己有多么了不起,多么重要,在他人眼里或许什么都不是,所以还是不要显耀自己那点成绩吧。

这位晚唐诗歌上,两朵“艳丽的秋花”中的一朵,此时该是盛开的最为绚烂吧!

此时春风得意的杜牧,对即将进入官场任职,该是何等憧憬、何等期盼啊!

可他不知道的是,等待着他的是:中央财务、*权空虚,地方藩镇强势异常,*权亦被架空,皇帝几乎就是宦官的傀儡,大明宫里的摆设.......

一心想报效朝廷、匡扶社稷,削藩收地,在*事、*治上都有所建树的杜牧,又该何去何从呢?

(后接下文)

1
查看完整版本: 留得青楼薄幸名,风流只是他的一部分,绝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