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唐朝从未以胖为美有诗为证唐诗宋词天地
TUhjnbcbe - 2023/7/21 19:02:00

“短长肥瘦各有志,玉环飞燕谁敢憎”,苏轼的这首《孙莘老求墨妙亭诗》,诞生了“环肥燕瘦”这个成语,从此,世人就普遍认为杨玉环是个“胖女人”,唐朝是以胖为美。

甚至一些胖乎乎的女孩得意地说:“要是在唐朝,我一定是个大美女!”这恐怕是你想多了。实际上,唐朝的主流审美观里从来没有“以胖为美”,我们可以从很多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诗歌来证明这一点。

01、贵妃到底胖不胖

在《新唐书》和《资治通鉴》等史书中,作者都用了“丰艳”这个词形容杨玉环,所以杨玉环给人的印象就是丰满、艳丽。但你要知道,这些书的作者都是五代或是宋朝人,他们并没有见过贵妃,他们也是通过翻阅史料而撰写的。

我们再看和贵妃同时代的诗人如何形容贵妃的。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白居易在《长恨歌》这样形容杨玉环,如果说杨玉环是胖女孩,用“娇弱无力”这样的词来描述,总是有些不贴切。

诗仙李白也曾写过杨玉环,如果说《长恨歌》是演义性质的诗歌,那么李白的《清平调》三首就是纪实作品了。

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唐玄宗与贵妃在赏牡丹,玄宗有名花美人相伴,心情非常好,命翰林待诏李白做新乐章,李白奉旨而作。《清平调》三首横空出世,全诗构思精巧,辞藻艳丽,并将牡丹、贵妃与君王揉和,融为一体,得到了玄宗和贵妃极大的赞赏。

虽然李白说神女和飞燕都比不过贵妃,但是,如果贵妃是个胖子的话,李白公然拿赵飞燕跟她相比,那岂不是嘲讽贵妃吗?贵妃又怎能开心呢?

杨玉环深得皇帝宠幸,在宫中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再加上她又爱吃荔枝,也可能,中年以后的贵妃,有些发福,这也只是美人胖了而已,而不能说唐人以胖为美。

不管是初唐、中唐还是晚唐,我们都可以从大量的诗词中读到,唐朝的人,或者说是文人阶层、中上阶层,从来就不曾有过“以胖为美”的审美观。

02、唐朝并不是以胖为美,有诗为证

采莲曲唐·刘方平落日晴江里,荆歌艳楚腰。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这首小诗惟妙惟肖地塑造了一个勤劳的农家妇女形象,即使是生在乡野、整日劳作,但她依然有着一个作为美女显著的特征:细腰。作者寥寥几笔,一个歌声婉转、体态轻盈的江南美女就跃然纸上。

将进酒唐·李贺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这是一幅绚丽斑斓、有声有色酒宴图,喝酒唱歌,自然也离不开跳舞。跳舞的美女们都有什么特征呢?“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依然是细腰,当然只有纤细柔软才可以轻盈袅娜,如花瓣般随风飘舞,令人目眩神迷。

和春深二十首·其十六首唐·白居易碧草追游骑,红尘拜扫车。秋千细腰女,摇曳逐风斜。

百花盛开,年轻女子们换上了轻盈艳丽的春装,漫步在草长莺飞的郊外,那纤细的腰肢,飘逸的罗裙随着秋千跌宕起伏,摇曳在空中。

秋千与美女是古诗词里一个常见的意象,试想,如果荡秋千的是一个胖女孩,恐怕看起来就不那么美了。

绝句漫兴九首·其一唐·杜甫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谓谁朝来不作意,狂风挽断最长条。

诗圣杜甫除了忧国忧民,也有轻松浪漫的诗句,他看到柔弱细长的柳条随风飘舞,想到了妙龄少女的腰肢,不也是这样的曼妙惹人爱怜吗?

遣怀唐·杜牧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绝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诗人杜牧江南冶游,纵酒放纵,扬州十年,结识了各式各样的美女。但杜牧却只喜欢那些婀娜轻盈、能歌善舞的细腰美女,见到胖女郎,杜牧不仅不照顾人家生意,甚至还写诗讽刺人家。

嘲妓唐·杜牧(牧罢宣州幕,经陕,有酒纠妓肥硕,牧赠此诗)盘古当时有远孙,尚令今日逞家门。一车白土将泥项,十幅红旗补破裈。瓦官寺里逢行迹,华岳山前见掌痕。不须惆怅忧难嫁,待与将书问乐坤。

杜牧途经陕县,在一个酒店吃饭,店里有个很胖的陪酒女郎,过来劝酒。杜牧一看,这么难看,实在让人受不了,竟然大笔一挥写了一首讽刺诗送给人家。这个胖女郎真是倒霉,就因为长得胖,酒没有卖出去,还遭到一番奚落。

由此可见,唐朝主流的审美观跟任何一个时代都差不多,还是以纤柔、温婉、健康的标准去衡量美人的。用“细腰”“楚腰”“窈窕”这些词来形容美女在唐诗中随处可见,如:方干的《赠美人四首其三》“剥葱十指转筹疾,舞柳细腰随拍轻”;杜牧的“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武平的“绰约多逸态,轻盈不自持”;徐惠的“纤腰宜宝袜,红衫艳织成”等等。

尾声

台湾大学文学教授欧丽娟说:“唐诗大概有五万多首,写了很多女性,可是我注意到,唐诗笔下的女性,清一色都是纤细的,腰肢像杨柳,绝对没有一个美女是胖嘟嘟的。”

那么你可能会产生疑问,明明我们看见的敦煌壁画,仕女图,甚至出土的陶俑,女性都是滚圆肥胖的,为什么和诗人笔下的美女不一样呢?

敦煌壁画的主题大都是跟佛教相关的,而佛教中菩萨的形象或宝相庄严,或慈眉善目,大都是富态丰满的。仕女图呢,其实并非全是胖美女,比如唐初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晚唐作品《宋国夫人出行图》,画中人物不管是侍女还是男性,体态都是很匀称的,甚至是很苗条的。

▲阎立本的《步辇图》局部

最后要说的是,不管是出土的陶俑,还是壁画、仕女图,这些都是艺术品,艺术形象并不是现实的再现,中国古代的人物艺术形象,重视传神,而非写实。就比如我们今天漫画中的美女,她们大都有一双大到夸张的眼睛,难道后人看见这样的作品,就以为当时的人都长成这样吗?

欧丽娟教授在《唐诗新思路》里这样说:唐朝所谓比较肥胖的仕女,其实是很少数的,即便如此,也不是我们今天意义之下的肥胖,应该叫做健康、健美或者是丰润,不能用肥胖的概念去理解。在中国文化里,“以胖为美”这种女性审美观是不可能出现的,我们不要以讹传讹。

作者:薇儿,爱读书、爱运动的白衣天使一枚。

1
查看完整版本: 唐朝从未以胖为美有诗为证唐诗宋词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