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女子十六为何又称破瓜古代的破瓜究
TUhjnbcbe - 2023/8/27 21:45:00

在现代社交礼仪中,女性朋友的年龄往往被视为私密,不该贸然去打探。

很多时候,大家也不愿意说出太准确的数字,往往以“80后”、“90后”这样的标签来代替,或者说自己“奔三”、“奔四”了。

同样,古代女性年龄的表达方式也很有趣,会用某些特定称谓来表述具体的年龄。

相信很多人对此都不太陌生,诸如豆蔻代指女子十三岁,及笄表示十五岁,而女子十六岁则被称为“破瓜年华”或“碧玉年华”。

那么,或许大家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女子十六为何又被称为“破瓜”呢?

其实,我本人原本也是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直到这两天与朋友闲聊时提到这个说法,才特意跑去查阅了资料。

还别说,原来关于“破瓜”一词的用法,还真有挺大争议。

基于这一点,今天打算专门就这一问题写篇小文,跟大家分享下自己这些有趣的历史知识。

“破瓜”代指年龄,是一种“拆字法”

“破瓜”一词是代指女性年龄的常用词。

从文献记载来看,最早使用这一词的是南朝乐府民歌《碧玉歌》:

碧玉破瓜时,郎为情颠倒。感君不羞赧,回身就郎抱。

不过,这首诗中的“破瓜”时,曾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多数学者认为,这仅仅是表达女子的年龄,并无其他方面的隐喻。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有人强行为辞赋作注,硬是将这一词解释为“女子月事来潮”或是“女子破身”,

以至于读书不求甚解的人以讹传讹,让“破瓜”这个词越来越“污”了。

袁枚画像

这一点,清代文人袁枚早已有过批判。

在袁枚的《随园诗话》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古乐府“碧玉破瓜时”,或解以为月事初来,如瓜破则见红潮者,非也。盖将瓜纵横破之,成二“八”字,作十六解也。段成式诗:“犹怜最小分瓜日。”李群玉诗:“碧玉初分瓜字年。”此其证也。

袁枚的这种解释及所举的例子,是颇为贴切的。

诸如清代褚人获的《坚瓠集》、翟灏的《通俗编》等书,均有以“拆字法”来解“破瓜”的文字,即“瓜”字剖成两个“八”字,取二八相加为十六。

“破瓜”除代指女子十六岁,是否还有其他用法?

关于破瓜一词的用法,最常见的是代指女子十六岁。

不过,在查阅相关资料时,还有另外两种含义。

《坚瓠集》

前文所提到的《坚瓠集》一书中,在认可以“拆字法”解释“破瓜”的同时,共给出了三种用法:

谓二八也;

女子初破体曰破瓜;

八八六十四也。

作者褚人获的解释,大抵是将历代关于“破瓜”一词的说法做了个大杂烩。

我们能够肯定的一点是,其第一种解释,以二八相加代指十六是准确无误的。

至于作者又将“破瓜”与“女子初破体”相附会,则未免显得有些不甚严谨了。

当然,褚人获所犯的错误,倒也情有可原。因为此前明人已有这样的用法。

订阅解锁TA的全部专属内容
1
查看完整版本: 女子十六为何又称破瓜古代的破瓜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