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堆三月娇花,眉扫初春嫩柳;香肌扑簌瑶台月,翠鬓笼松楚岫云。”,“鬓似乌云发委地,手如尖笋肉凝脂。分明豆蔻尚含香,疑似夭桃初发蕊。”
这两句,分别是《水浒传》和《警世恒言》中对美女乌黑长发的描写。然而,古代的美女们,真的都是生来黑发如瀑吗?
显然不是这样,否则,就没有“*毛丫头”这种形容了。
那么,她们是如何做到各个满头青丝秀发如云的呢?答案是:染发。
或许在很多人看来,染发是一种属于现代的时尚,但并没有多少人知道,其实自古以来,包括中国在内,世界各地很多人群都有染发的习惯。而且,不仅女人爱染发,男人也爱染发。
根据历史记载,古代埃及人、印度人、罗马人、日耳曼人和中国人都不约而同地使用染发的方式来改变自己的形象。大约在年前,埃及第三王朝已经有人学会用一种叫做“散沫花(Henna)”的植物把自己的头发染成红色。
事实上,散沫花这种植物最早便生长于如今的印度北部和伊朗一带,因此当地人可能比古埃及人更早就学会了染发的方式。
欧洲人也不甘落后,公元前4世纪,生活在阿尔卑斯山南麓的凯尔特人的一个分支:古高卢人,就时兴把头发染成艳红色,许多欧洲文学名著中都有相关的描述,可见染发的历史相当久远。
相比于古埃及人、古印度人、古高卢人的修饰变美,古罗马人则更多是利用染发来掩盖自己的老态,他们会用浸了醋的铅梳子梳理灰白的头发,使其呈现出黑色。同样的做法,也被北边的日耳曼人借鉴了,他们会用羊脂和植物灰汁混合将头发染黑。
在中国,染发的用处也大抵如此。
在古代中国,无论男女,一头茂密黑亮的头发都是备受瞩目的资本。尤其是女子外貌的姣好,与头发的漂亮密不可分。前人赞美女子的话,所谓“秀如春云”、“光可鉴人”、“长委于地”,都指的是那一头秀发。
《诗经·鄘风·君子偕老》中便有相关的描写:“鬓发如云,不屑髢也”,以乌云形容美女头发黑而浓密;《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也如此写道:“昔有仍氏生女,黰黑而甚美,光可以鉴,名曰玄妻”。
让陈后主神魂颠倒的张丽华,更是以她乌黑的长发闻名于世:《陈书·张贵妃传》有载:“张贵妃发长七尺,鬓黑如漆,其光可鉴”。
从这些古籍对人物形象的描述中,便可看出古人对一头黑发有着强烈的喜好。
同时,中国古代认为,头发是一个人健康与否的重要外在体现,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其中“望”便包括观察头发浓密程度以及乌黑与否。若是出现少发、稀发、*发等表象,则不只是由头发本身引起的,更与肾、肝脏、脾等器官以及一个人的精气、气血有着重要关联。
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人们认为导致头发稀疏、枯*的根本原因是精气、气血不足,因此,他们格外重视头发变黑的方法。
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元代无名氏《居家必用事类全集》、明代《永乐大典医药集》等著作中,均记载了多种使发丝乌黑茂密的配方:“用赤石脂、川椒、辰砂、茯神、乳香各壹两为末,枣肉丸如桐子大。空心,酒下三十丸。治髭发白,兼明目延寿,老少皆可服。”
然而,随着人岁数的增长,头发变白也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并非靠药方就可以改变。那么,就只能依赖于染发这种方法了。
中国古代最知名的染发者,就是被称为“穿越者”的王莽。当他做上皇帝之后,看着天下大乱,各地纷纷起义,感叹自己年华已逝,无法掌控大局。他的一位爱妃为了帮助他挽回自信,劝说其将灰白的头发染黑,以雄心勃发的形象示人。
《汉书·王莽传》中便记载了这一幕:称他“欲外视自安,乃染其须发。”染发之后的王莽似乎找到了自信,还一下迎娶了好几位爱妃。
或许你们会觉得好奇,如今的染发大都是化学试剂当道,那么王莽他老人家是靠着什么方法染发的呢?
在东汉的《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一些能使白发变黑的植物,如白蒿能令毛发变黑。到了汉代以后,人们所认识和采用的染发剂就越来越多了。《本草纲目》中,就介绍了不少可供染发的外用药物,比如用大麦、针砂、没食子等可染发为黑色。
东晋炼金术士兼医学家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记载,用醋浆煮大豆来涂发染发,可起到“发须白令黑”而且“黑如漆色”的效果。
后来,这个方子不仅被隋炀帝的后宫所采用,还被列为宫廷秘方载入《隋炀帝后宫诸香药方》当中。方法是将黑大豆泡在醋中一到两天,一同加热煮烂,过滤掉渣子,然后用小火慢慢熬制成稠膏状。
这,就是古代一种天然的染发膏。使用时先把头发洗净,等干后把这种膏涂在头发上即可,每日一次。
元代的《南村辍耕录》中更是记录了关于染发的一件趣事:当时,中书丞相史天泽本来须髯已白,然而某一天突然变得乌黑。元世祖忽必烈见了他,惊愕不已:“史拔都,汝之髯何乃更黑耶?”
史天泽淡定地说:“呃……我用药染了。”接着又自称看见满头白发的自己,总担心显老,染黑后可以更安心地服侍皇上,惹得忽必烈龙颜大悦。
不过,其实我们应该能理解老史的心理,毕竟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过早显出老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