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医药书籍中,记载了大量具有保健治疗作用的饮品,或含茶或不含茶,且名目繁多,有茶、茶汤、药茶、汤、熟水、渴水、饮子等等。
(一)茶
茶既是用茶叶制成的饮料,也是某些采用造茶法制成的饮料(含茶叶或不含茶叶)的通称。
茶仿照造茶法制成的饮料有槐芽茶、皂荚芽茶等,见《太平圣惠方》等书。含有茶叶或不含茶叶的药方,均如饮茶法一样饮用,如现在常见的甘和茶、天中茶等。因此“茶”既是茶叶饮料的特称,也是某些代茶品、含茶汤药的借名。上述带有“茶”名的饮料,无论是真茶还是代茶,都具有治疗保健的功能。因此“茶”属于古代保健饮品之一。
(二)药茶
药茶首见于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卷96“药茶诸方”一篇。其中有方8首。分析这8方,可知“药茶”最早的含义有二:第一,含茶药方。用于治疗疾病而非日常饮用。第二,代茶晶:计有槐芽茶方、萝蘼茶方、皂荚芽茶方、石楠芽茶方4首。虽然这4种药茶并非真茶,且各有自己独特的功效,但是它们都能与茶一样“不计时候服”,也就是具有了饮料的特征。
(三)汤
汤的本义为热水。中医学里的“汤”是药物加水煎煮,取汁饮服的一种剂型。但到了宋代,有一类以“汤”为名的方,其服用方法却采用了与茶类似的“点服”法,不拘时服。宋·《萍洲可谈》记载:“今世俗客至则啜茶,去则啜汤。汤取药材甘香者屑之,或温或凉,未有不用甘草者。此俗遍天下。”可见北宋时的“汤”是非常盛行的日常饮料。如古代著名的保健饮料“二陈汤”、“青梅汤”、“绿豆汤”,都以汤为名。
(四)熟水
与生水对应,即烧开的水。从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到唐宋医方,经常可见用熟水送下药物的记载。但在宋、元间,“熟水”乃是一类保健饮料的特称。据元·邹铉《寿亲养老新书》记载:“医院定熟水,以紫苏为上,沉香次之,麦门冬又次之。”可见“熟水”曾一度是保健饮料的专用名词。宋元间以熟水为名的保健饮料有沉香熟水、丁香熟水、豆蔻熟水、紫苏熟水等。
(五)渴水
“水”也是古代一种保健饮料的特称。“渴水”可作为症状,有口渴欲饮水的意思。在《本草纲目》、《农*全书》、《竹屿山房杂部》等明代著作中,“渴水”也是一种饮料名称。综合各种“渴水”的制作法,可以知道这是一种类似糖浆的浓缩制剂,用时根据情况稀释饮用。大约相当于当今的稀释果汁类的保健饮料。其种类有林檎渴水、木瓜渴水、五味渴水、杨梅渴水等。
(六)饮水
“饮子”是中医一种剂型名。这类剂型虽与汤剂同属水煎,但在用水量与服法上,有时会略有区别。将某些富含汁液的药物榨取汁,服用时略煎或不煎,也叫饮子。《药性论》中载有一个名副其实的保健冷饮方:“虎杖……主治大热烦躁,止渴利小便,压一切热毒,暑月和甘草煎,色如琥珀可爱,堪看,尝之甘美。瓶置井中,令冷彻如冰,白瓷器及银器中盛,似茶啜之。时人呼为冷饮子,又且尊于茗。”可见这是一个在当时被视为比茶还好的暑天冷饮。
(七)茶汤
唐代以后的医药书中,多见“茶汤”一词,某些丸药常需要用“茶汤”送下,这类的“茶汤”,就是以茶叶为原料制成的汤液。但到宋代,茶汤的含义扩大到以茶或其他药物、食物制作成的日常饮料。
宋·吴自牧《梦粱录》记载的“茶汤巷”、“蒋检阅茶汤铺”、“夜市……设浮铺点茶汤”等,按宋代的习俗,其“茶汤”含义决非单纯的茶叶汤,而是包括了甘香物制成的“汤”。所以他提到当时的茶肆“四时卖奇茶异汤,冬月添卖七宝擂茶、馓子葱茶,或卖盐豉汤;暑天添卖雪泡梅花酒,或缩脾饮暑药之属”。指的就是以茶与其他植物煎液为主,具有保健治疗作用的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