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追剧,《知否》里祖母对明兰说“明年你就及笄了,到了议亲的年纪”,小编很好奇,及笄到底是指多大呢?
原来,及笄,亦作“既笄”。出自《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是古代中国女子用以装饰发耳的一种簪子,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或插住帽子。
在古代人生礼仪中最重要的就是男子的“冠礼”和女子的“笄礼”。可谓是成年礼。男子以二十岁举行“冠礼”,即加冠,可从业、从事、为官等。女子十五岁举行“笄礼”指到了结婚的年龄。
因为这些表示年龄的词语经常出现在公考的题目中,小编又对其他形容年龄的词语做了总结。先来一些大家比较熟悉的: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知天命
六十花甲
七十古稀
接下来是重点哦:
未满周岁的儿童――襁褓2-3岁――孩提童年——总角,垂髫8岁(男)——龆年10岁以下――黄口10岁(女)——髻年12岁(女)――金钗之年13—14岁(女)――豆蔻年华13—15岁——舞勺之年15岁(女)——及笄之年15岁(男)-------志学之年,束发16岁(女)――碧玉年华15—20岁——舞象之年20岁(男)――弱冠20岁(女)――桃李年华24岁(女)――花蓓(信)年华出嫁——标梅之年30岁(女)――半老徐娘30岁(男)――而立之年40岁(男)――不惑之年50岁――知命之年、半百60岁――花甲,平头之年、耳顺之年,杖乡之年70岁――古稀、杖国之年77岁——喜寿80岁――杖朝之年88岁——米寿80-90岁――耄耋之年90岁――鲐(台,骀)背之年99岁——白寿岁――期頣,人瑞岁——茶寿一起来学习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