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或先天折翼,或被疾病、意外夺去了健全的身体,有的肢残,有的视力残疾,有的重度烧伤……他们的脱贫之路,尤其艰难。然而,他们以“身残志犹坚”的精神奋力摆脱贫困之后,还努力带领身边人脱贫奔小康。“60后、70后、80后、90后”的他们,内心坚定——
“折翼少年”展翅飞
本报记者鄢朝晖唐燕
“我生来与普通人不一样,经常被嘲笑,心里很自卑,害怕见生人。家庭条件也不好,一度认为世界向我关上了大门。”
“卖出的第一单是一双布鞋,虽然只赚了十几块钱,却让我看到了希望。”
“作为一个残疾人,想到自己能为社会做些贡献,我就高兴,我就把自卑抛到了九霄云外。”
采访廖竹生,给了记者太多的感动和震撼。见面一交谈,他就给人一种阳光自信的亲切感和推心置腹的舒适感。其实,相对正常孩子,年出生在宁都县对坊乡半迳村的廖竹生是不幸的——双手手腕先天畸形无法伸直,家境一贫如洗,在艰难和迷茫中长大。然而,廖竹生又是幸运的。他不甘向命运屈服,在当地政府的扶持帮助下,凭借自身努力,从连累家人的“拖油瓶”,变成创业致富的“顶梁柱”,成为残疾人创业的领头雁。
如今的廖竹生有想法也很忙。4月22日在宁都县飞天电商园,刚从浙江义乌学习直播带货回来的廖竹生,正用弯曲的手指敲打键盘,整理着学习资料。“接下来,我要赶紧组织短视频拍摄制作小组,为直播带货做准备。”他激动地告诉记者。
一个肢体三级残疾的少年,是如何一步步走出困境、走向成功,并荣获“全国自强模范”、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等诸多荣誉的?随着深入交谈,廖竹生打开了话匣子。
廖竹生说,在村里读小学时,身边都是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并没察觉自己与别人有什么不一样,性格很开朗,成绩也很好。直至到对坊乡中学读书,接触的陌生人多了,生活就发生了变化。招架不住他人的冷嘲热讽和异样眼神,他变得自卑孤僻,成绩也一落千丈。初三那年收到母亲托人捎来的生活费,让他十分震惊。“看到一元一元叠起来的钱,特别心酸。我不忍心让家里花那么多钱供我读书。”初中毕业,不想成为父母包袱的他做出决定,“到技校学习职业技能,希望以后找到一个能糊口的工作。”
在职业技术学院,他学了计算机专业。那时,他只是隐约觉得这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窗口。“双手有缺陷,我就课后向老师要来机房钥匙加倍练习。最后一学期的电商课程,让我找到了通往现代生活的新窗口。”
“县里将组织免费电商培训班,不知道小廖感不感兴趣?”年年初,结对帮扶干部来到廖竹生家,向他父亲介绍党和政府如何关心贫困人口尤其是残疾人的脱贫问题,还说,宁都县正大力引导通过电子商务、网络来助推脱贫攻坚。
少年的廖竹生听后非常兴奋,立即填表报名。培训结束后,他留在了电商园。在政府的帮扶下,他开了一家布鞋分销网店,第一个月,赚到近元钱。初涉电商,让他感到自己与正常人并无两样,只要肯努力,人生同样可以活出精彩。
“突破精神贫穷的禁锢,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获得人生‘第一桶金’后,我开始从容自信起来。通过那次电商培训学习,我还与曾北方、肖石生等同学萌生了抱团创业的想法。”廖竹生回忆说。
年,励志园诞生。为鼓励残疾人创业,宁都县为团队免费提供了办公场所和宿舍,并帮他们申请了15万元贴息贷款。
虽然创业艰难,但他们却从未放弃。如今,他们已发展成为经营多元化、渠道多样化的团队。廖竹生带领残疾人推行电商平台设计、产品策划推广以及代运营等;曾北方牵头创建了扶贫车间;肖石生牵头建成并运营天猫优品服务站。
随着事业日渐做大,很多残疾人向廖竹生讨教致富经。“为什么我的公司强调一定要招残疾人呢?因为他们很难在正常的环境里找到体面的工作。”经过反复思考,廖竹生决定利用自己的技能帮助那些愿意跟他学技术的残疾人学习成长,包他们学会技能,直到能够独立管理一个网店为止。
年,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的先天性侏儒症患者、贫困户黄苏荣来到廖竹生公司实习。“要不,你留下来上班吧,负责运营网店。”廖竹生的一句话如同暖流,融化了她的心,让她几欲哽咽。“这一刻,我找到了人生的出路和希望。能在这里上班,是生命给我最好的礼物。”黄苏荣坦言。
采访即将结束时,廖竹生摸着胸前的党徽自豪地说:“为了不让自己掉队,我申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仅如此,他还参加了当地蓝天救援队,并担任电商园的兼职讲师,通过多种方式帮助更多的人。
记者手记
一个人影响一群人,带动一方人。人穷但志不能穷,身体残缺但思想不能残缺。在宁都,“廖竹生”这个名字,已经化为一种自立自强、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象征。
“玩具大王”暖人心
本报记者钟海华
在贵溪市南部山区塘湾镇的“创业一条街”,佳欣毛绒玩具加工厂特别显眼,不仅是因为它占据了整整6间店面,还因为这里不时有残疾人出入。它的创办人叫崔学军,厂名是他女儿的名字。
4月20日,暴雨后的塘湾颇有凉意,“创业一条街”两旁的行道树在苍翠中透着生命的力量,正如崔学军历经曲折却矢志向前的人生态度。
还未进厂,便传来缝纫机的哒哒声以及员工们拉家常的笑谈声,40多名工人手上各自忙碌着,裁片、拼缝、翻片、填充、点缀……崔学军在旁边不时接电话,那是分布在各村的加工点向他汇报工作进度。怎能看出,眼前这个干练、阳光的年轻人,经历过多少磨难?
年,刚满周岁的崔学军因患小儿麻痹症,落下左下肢的残疾;14岁那年,母亲病逝;初中毕业便因家庭重担而不得不辍学;儿子出生不久竟然听力障碍一级;家中债台高筑……年,崔学军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国家的扶贫政策让他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也激发了他创造新生活的信心。
年初在义乌参加的来料加工经纪人培训,彻底打开了他的创业思路。“家乡的留守妇女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很多,自己在外打工多年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人脉。”崔学军说,“我想做来料加工,这不仅能为自己找到一条脱贫之路,还可以带动很多村民在家就业。”
崔学军的想法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创业一条街”免费获得平方米的场地,毛绒玩具加工厂就这样办起来了,生产软性毛绒玩具和饰品。由于他能吃苦、业务熟,做工严谨细致,产品质量把关严格,再加上帮扶干部担保,厂子订单源源不断。
短短两年,从当初的20余人发展到今天的多人,从白手起家到年创利税20余万元,年生产软性毛绒玩具、饰品多万打。如今,他不仅自己设计新产品,还通过外贸公司把产品销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数。”仅在“创业一条街”上的加工厂,就吸纳了40多名当地妇女、老人就业,其中有7名残疾人。看到43岁的智障人张样红正在为毛绒饰品翻片,崔学军介绍道:“翻片是所有工序中最简单的,张样红能做,但不知道自己做了多少件,我就让妻子帮他数好。”
为解决更多人就业,崔学军还把加工厂开到了百姓的家门口。40多个加工点,带动父老乡亲多人就业,其中残疾人54人,精准扶贫对象36人。崔学军不仅是他们的雇主,还是他们的好兄弟,在工作和生活上照顾关心他们,逢年过节都要给他们发放慰问品。
采访当天下午,崔学军把棉花、布匹等原材料送到罗河镇洋塘村的加工点,然后把加工点的成品装车,并给工人们发放了工资。这个加工点设在徐高金家,几年前,徐高金意外摔伤导致半身瘫痪,崔学军听说后,就与他签订了合作协议,让他每月多了1多元的收入。徐高金感慨道:“我做梦都想不到自己还能有今天!”
今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崔学军的订单锐减了七成。客户明确告诉他,“你的货我们还要,但必须等销售之后才能支付货款。”他有点犹豫了,想按下暂停键,可是一旦停工,工人们就没有收入了。于是,他咬牙做出了继续生产的决定。到目前为止,仅运费和工资就贴了20多万元。“但是我相信,风雨总会过去,阳光总会到来。”崔学军充满信心地说。
记者手记
脱贫攻坚路上,我们既需要这种直面困难的勇气,需要“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韧性;也需要相互搀扶的力量,需要“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大爱。
“扫帚大哥”追梦圆
本报记者邹海斌
“这个竹扫把切得蛮好,很平整,效率还可以再提高一些哈!”“坐着扎扫把是好费劲,累了就休息一会。”4月20日,记者来到宜春市袁州区宝强环卫扫把加工厂,只见张家秋拄着双拐,耐心地指导残疾工友加工竹扫把、棕扫帚。
今年56岁的张家秋是袁州区天台镇上坊村人,8年前在外地务工时被严重烧伤,导致二级伤残,双手功能受损,双脚严重变形,走路靠双拐,右眼烧伤不能见强光。
记者采访当天,在宜春市住院的张家秋早早打完吊针,赶回厂里。由于右眼烧伤引起角膜炎,他此番住院已有4天,准备去做眼睑外翻的手术。
这样一位严重烧伤的残疾人,是怎样闯出大山,成为远近闻名的“扫帚哥”的?
烧伤治愈出院后,伤痕累累的张家秋回到了老家——全身90%以上的烧伤,肺部因吸入性损伤致使右肺溃烂,功能全失,左肺也有穿孔。那年,他48岁,卧床整整三年,妻子始终悉心照顾,鼓励安慰。
“那三年,我真不知是怎么过来的,无数次想轻生,可是,连轻生的力气都没有。”是在政府、好心人和家人的帮助鼓励下,他才逐渐找回活下去的信心。
年,张家秋享受低保,次年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从卧床到坐上轮椅,从坐轮椅到拄拐站起来,他的身体也日益康复。年秋,他拄着拐杖可以出门了,有一次他看到外地人进村收购棕丝,听说是用来做棕扫帚。他想,家乡的棕丝外地人都来收购做扫帚,自己何不试试?起码能赚点养家糊口的钱。
妻子和村干部都支持他的想法。他拄着双拐,找到收购棕丝的人,请他从厂家带一把棕扫帚样品回来。拿到样品后,他就坐在轮椅上模仿制作。没想到,扫帚看起来简单,扎起来却不容易,既要有造型,还要耐用。他把扫帚拆了做,做了拆,折腾好几个月,还是做不出像样的棕扫帚。于是,他拄着双拐坐车去了赣州于都、湖南浏阳学习,还把浏阳的师傅请到家里,手把手地教他。
他虚心学习,不断摸索,终于学会了制作棕丝扫帚、竹枝扫把、布条扫把等各种扫把的技术活。欣喜之余,他还教乡亲们一起扎扫把。他家的小院变成了扫把加工厂,山上废弃的竹枝成了宝贝。袁州区残联也千方百计为他提供创业资金帮扶。
梦想一旦启航,就会驶向远方。一次偶然,张家秋在网上惊喜地发现,浙江兰溪一个村级扫把厂年产值达多万元,人均收入超5万元,小小扫把居然能成为大产业!于是,他又跟着村里在浙江务工的年轻人去浙江兰溪考察。这次浙江之行,他打开了眼界,想规模化生产。可是,儿子不放心,不敢去冒风险。两个月后,他带着儿子再次去浙江考察,回来后信心更足了。现在,张家秋办了两家扫把加工厂,一家在袁州区南庙镇,一家在宜丰县双峰林场。
残疾人创业,难就难在起不了步。经过几年的摸索,他的竹扫把产业越做越大。宜春的4家环卫公司、多个乡镇环卫所和学校,都是他的用户。去年一年,他卖了12万把扫帚,年产值五六十万元。
今年,张家秋本想甩开膀子大干一场,没想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4个月只卖出1万多把扫帚,产品积压严重,可竹枝扫把只有五个月的保质期。他心里着急啊!戴着口罩,他又前往南昌上门洽谈了两家环卫公司,还联系了几个县的环卫企业。
尽管大量扫把积压,但他还是尽可能地维持生产。他说,自己是残疾人,知道残疾人的苦衷,如果扫把厂停工,残疾工友就没有收入了。
正在把一根根竹枝扎成小把的雷秀兰告诉记者,现年50岁的她脚有残疾,丈夫患糖尿病,两个孩子在上学,这里每月多元的收入解决了她家的大问题。扫把厂离家很近,出门拐个弯就到了,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赚,是再好不过的事。68岁的郭会秀腿有残疾,在扫把厂做剪竹枝的活儿。因为年纪大,做事不利索,但她很喜欢家门口的这份工作。她笑着对记者说:“张家秋对我们很照顾,不嫌弃我们做得慢,总是鼓励我们可以做得更好,可以多赚些钱。”
“嘀!”一辆小货车开进了加工厂,工人们赶紧把一捆捆的货物装车,这是卖给环卫公司的把竹扫把。张家秋高兴地聊到:“只要扫把厂不停产,就可以促进残疾贫困户就业增收,这是我最大的愿望。”
记者手记
一个重度伤残人带动一群乡亲,把不起眼的竹枝、棕丝、布条扎成一把把扫帚,扎出了一个可观的脱贫产业。记者见证了张家秋“变废为宝”的神奇,也看到了他与乡亲们在脱贫路上走出的风采与幸福。
“轮椅画家”绘新生
本报记者何深宝
“看看我的这幅《开国大典》壁画,宽2米、高1.1米,很快就可以完工啦!”轮椅上的张海晶不无骄傲地告诉记者。只见她对照着手机里收藏的《开国大典》油画,右手执彩笔,在村民家的外墙上一笔一笔地画着。小工具车上的几十种丙烯颜料,一点一点地变成了美丽的图画。不时有村民从她身边路过,“海晶,画得真好,你把我们村子打扮得越来越漂亮咯!”从3月开始,张海晶每天早饭后都由丈夫推着,来到这块离她家约百米的“大画布”前,安安静静地画上两个小时。这是记者4月20日在都昌县大港镇盐田村欣赏到的场景。
这么高的画,坐在轮椅上怎么够得着呢?“画高处的时候,我就尽最大力气站立起来,身体靠在工具车上,歪着身子画,最久能画30分钟。”张海晶说,“虽然有点费劲,但是看到自己的作品装点了村庄,我心里非常愉悦。”绘画,早已融入她的日常生活。
30年前,张海晶出生在浙江丽水的农家,从小就表现出绘画的天赋。不幸的是,17岁那年,她在家中阳台收衣服时不慎从六楼摔下,导致身体多处骨折、内脏受伤,最终因脊髓损伤而致下肢不遂。突如其来的厄运,给豆蔻年华的少女以致命的打击。开朗活泼的她,陷入黑暗的深谷。
19岁时,不甘沉沦的她毅然离开家,先后到丽水、杭州等地学习素描、水彩、油画和景泰蓝工艺画。期间,她认识了盐田村残疾青年但誉超,两人一见钟情,“他只是右手残疾,对我非常照顾,是值得我托付终身的人。”张海晶甜蜜地笑着。年,她正式嫁到盐田村,并生育一女。但誉超的父母以种田为生,一家5口生活困难,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穷则思变,变则通。为何不利用家里的房屋开办绘画培训班,教村里留守儿童绘画?张海晶说干就干,“刚开始时,只有一个学生,但我仍然坚持上课,村民们看在眼里。”她颇有感慨地说,“不是有了希望才坚持,而是坚持才有希望。现在我教了35个中小学生,每年暑假还有不少大学生和中小学教师来我这里学习绘画。”
年底,她家脱贫了,还建了新房。记者被她家新房外墙上的二十四节气图吸引,这些色调清新、构图新颖的墙画,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焕发出乡村文明新气象。“这些二十四节气图,可是花了我一年多时间呢!”张海晶笑着说,“当时想到这个创意时,我心里还真有点小激动。村民们看了都很喜欢,说我的画让乡村有了文化。”
她还向记者透露,计划在农家的外墙上画27幅“涂鸦”,集中展示从年到年中国发生的大事,对村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报酬吗?“没有,即使有,我也不会接受,因为这是公益活动。不过,到村民的家中或按照村民的意愿去绘画,我就会适当收点费用。”
“我发生不幸后,也曾痛哭流泪,抱怨命运的不公,但是抱怨没有用,必须笑对生活,自强自立。”张海晶说,“我庆幸,我生活在这个美好的时代,只要自己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过上幸福的生活。”
记者手记
她微笑着说:“我是从低谷里爬起来的人。我相信,风雨过后一定能见到彩虹。”张海晶,用绘画排解伤痛,用彩笔描绘新生活。
“种莲大户”逐光明
本报记者李歆
50亩莲田,一座家庭作坊。每到莲子收获季,匡荣华家的小院内外,都坐满了村里来帮工剥莲蓬的乡亲。“我这里上班自由,大家要是有别的更高收入的活计,可以先去干,回头再来我这里也行!”匡荣华的话,像他的人一样淳朴。
谁会想到,匡荣华竟患有先天性白内障,双眼视力都低于0.1,属于重度视力残疾。“隔着三五米看人,都看不清楚。看书,要把书贴到脸上来。”几近失明的双眼,给匡荣华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年轻时他到外地打工,都是做搬运工、仓库领料员等重体力活。随着年岁增长,匡荣华感到力不从心。39岁那年,他回到家乡,承包了水库养鸭,因技术不过关,亏损两万余元。加上妻子生病举债治疗,年,他家成了贫困户。
“贫困户这个‘帽子’,我不要一直戴!”年,定点帮扶的省科协扶贫工作队开始在当地试点种植白莲。匡荣华得知后,第一时间承包了20亩莲田。可没想到,白莲播种没多久,村里就遭了水灾,莲田全泡了水。“我们村地势低,不适合种白莲!”许多村民都劝他放弃。
尽管模糊的视力,使匡荣华对于外界的反应有些迟钝,但他执着于梦想的意志,却明朗清晰。大水退后,他围着莲田转悠,竟意外地发现,看似毫无生机的田里,居然冒出了白莲的新芽!
“白莲的生命力这样顽强,我不能向挫折低头啊!”于是,他重整莲田,加紧施肥,细心养护。一得空闲,就用仅存的视力努力查阅技术书刊。莲子苗的病虫害看不真切,他就请旁人用手机拍摄图片,再放大对比检查。就这样,他硬是抢救出了下半年几个月的收成。当年年底,他家成功脱贫。
初战告捷,他决定继续深耕白莲产业。每逢专家来指导,他都如饥似渴地咨询学习,到外地培训的机会也从不放过。
年,他将白莲基地扩种到50亩,并用5万元扶贫贷款购置了莲子剥壳机、烘干机,在家办起了莲子加工厂,使莲子的附加值翻了好几番,当年纯收入就达到7万元,成为小有名气的种莲大户。
谷雨刚过,望着翻耕好的连片莲田,44岁的匡荣华无限憧憬着。
记者手记
命运的坎坷并没有将匡荣华击垮,他不断地从挫折中寻找着光亮。一条自立自强、惠及他人的奋斗之路,在他的脚下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