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湖南省长沙宁乡县婚姻登记处,迎来一位“特殊”的恋人。
一抹惊鸿,一位老翁,时年26岁的张凤明眸皓齿、一头秀发倾泻如墨,时年71岁的文长林两鬓斑白、穷困潦倒,全然与婚姻常态背道而驰。
伴随山盟海誓良缘结成,殷红的结婚证仿佛金光闪烁,二人不顾旁人“瞠目结舌”的反应,携手消失于夕阳山间,只留一抹“坦荡”的背影。
26岁,本是风华正茂的年龄,妙龄少女为何执意嫁给白发老翁,如今这段相差45岁的婚姻还幸福吗?
张凤一家三口
“折翼天使”心灵美,才是真的美,对于张凤而言,文长林便是她余生的“救赎”。
年6月13日,张凤出生于长沙宁乡县桃园村,家境贫寒衰落,母亲曾因车祸致残,父亲因经济压力繁重,昔日强壮的脊背日渐“弯曲”。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张凤自幼便帮助父亲操劳生计,可这份淳朴深厚的孝心,却终究败给现实与命运。
张凤
年,长期不遗余力的劳作,非但没有改善家庭生活,反而使张父确诊“高血压中风”,终日卧床不起,身体素质每况愈下。
父亲是家庭的顶梁柱,亦是家庭的希望,张凤卖掉曾经最喜欢的书籍,掏空家里微薄的积蓄,带着医院,只愿延续父亲的生命。
医院的墙壁,比教堂聆听了更多虔诚的祈祷,张凤日夜守在父亲床前尽孝,无法抽身工作赚钱,兄姐却又在外成家,无暇顾及病重的父亲,致使张凤彻底陷入苦海孤舟。
张凤
世人忙忙碌碌,只为碎银几两,可偏偏这碎银几两,压垮了张凤的肩膀。
年,年仅15岁的张凤无奈放下学业,日夜早出晚归,穿梭于繁华闹市,无论工作繁重或疲惫,她从未轻言放弃,惟一的动力便是:“我多赚一点,父亲生命的希望就多一点”。
瘦弱的身躯隐藏着坚定不移的意志,张凤艰苦操劳的身影,被同村的文长林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文长林
文长林是桃园村附近的“赤脚医生”,农忙时务农,农闲时行医,上世纪医疗水平欠缺时,这些“赤脚医生”极大程度缓解了农村的治疗压力,自然颇受村民爱戴。
不久后,张凤积蓄掏空,无奈带父亲返家,却依旧没有放弃为父亲治病,不惜辗转各家求助,最终经过一位善良村民的指引,与文长林结下不解之缘。
此前,张凤虽知晓文长林为人善良,却只有“一面之缘”,然而文长林的做法却出人意料。
张凤与文长林
“赤脚医生”医者,仁术也,博爱之心也,张凤的赤诚孝心令文长林备受感动,他决定不遗余力帮助这个饱受病魔摧残的家庭。
文长林家境贫寒,出行工具惟有身下双足,张父的病时常发作,他便自费在张凤家附近租了一间小仓库,以做临时安身之所。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张凤家虽不富裕,尚且拥有几间老屋,深知“知恩图报”的美德,遂经常盛情邀请文长林到家中居住。
文长林行医多年,经常救济贫苦患者,从未奢求一分回报,更何况张凤正值风华正茂、尚未出嫁,自己却是黄土埋到脖子的年龄,唯恐被人传出绯闻,耽误张凤谈婚论嫁。
张凤与文长林
然而,张凤不懂煎药调养,张父的身体依旧不见好转,对于医德深厚的文长林而言,犹如万根银针刺心,最终无奈答应入住张凤家。
每天红日初升,文长林便步行几公里前往乡镇,四处奔波帮张凤父亲抓药,即便偶有风雪天气,文长林也从未停止“救人”的步伐。
直至最后一抹夕阳消散,文长林才拖着疲倦的身体朝家返去,当他用一双粗糙的大手递出药方时,张凤只觉泪如泉涌,对方仿佛自己余生的“盖世英雄”。
文长林
那段风霜岁月中,文长林经常蹲在厨房,细心教张凤配药比例、煎药方法,二人渐渐打开话匣子,愈发兴旺的火苗照亮了厨房,也温暖了张凤的心。
曾几何时,张凤是兄姐五人中最不受父母重视的孩子,虽然不乏基本温饱,却从未得到关怀,致使张凤自幼性格自卑且内向。
是以,张凤惟一愿意袒露心扉、彻夜长谈的人,便是愿意静静聆听的文长林,只有将埋藏多年的苦水倾泻,内心才能得到片刻净土。
张凤与文长林
行走于世,有贵人指路,便是人生福报。文长林虽文化不高,却因“赤脚医生”的身份,以及历经岁月风霜,也算“行万里路”,对于人生的见解、感悟,自然胜于年幼的张凤。
每逢张凤遇到挫折或难题,文长林便化作人生指路灯,帮助张凤剖析事情本质,以便理智做出抉择,一位善良老者的良言劝谏,渐渐随风抵达张凤内心深处。
久而久之,张凤时常顶着深夜寒风,等待文长林从镇上抓药归家,可这一次,张凤却迟迟未等来文长林亲切的身影。
张凤与文长林
年深夜,张凤望着远处闪烁身影,眸中闪过亮光,飞奔上前迎接,却只得到陌生人的质疑。
夜半微凉,张凤仍迟迟不愿离去,单薄的旧衣随风飘扬,心中的失落感渐渐涌现,正当她暗淡转身之际,远方传来一声亲切的“凤”。
文长林赶忙将身上外套给张凤披上,郑重其事端着一个“白箱子”,淳朴的面容露出歉意之情,张凤得知文长林“姗姗来迟”的缘由后,已是潸然泪下。
生日蛋糕
昏暗狭窄的房间中,文长林点起微弱的蜡烛,将“白箱子”徐徐打开,香甜的奶油气息扑面而来。
这天,正是张凤的16岁生日,文长林踏夜晚归,为她献上“迟来”的生日礼物,亦是张凤生命中的第一个蛋糕。
蛋糕并不珍贵,亦不盛大,可对于自幼缺失关爱的张凤而言,却是世上最美味的生日蛋糕,均匀包裹面包的并非奶油,而是一份“陌生人”的温暖。
伴随文长林温声细语的“生日歌”,张凤终于可以卸下风霜重任,尽情享受少女的无忧与快乐,可这段幸福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奏响,随之而来的便是“噩梦”。
张凤表示,此前没有吃过生日蛋糕
“互生情愫”年,经过文长林的不懈努力,张凤父亲的病情终于好转,却在外出务农返家途中,再次发病昏厥,待张凤得知消息赶赴现场时,却依旧慢了父亲的生命一步。
望着病魔夺舍至亲,张凤却无能为力,撕心裂肺的啼哭响彻山间,却只得到落叶归根的回应,昔日不遗余力的治疗,本以即将迎来曙光,却成为压垮张凤的最后一根稻草。
医者仁心,多年来的陪伴与付出,已然让文长林与张凤一家结下深厚感情,这个双鬓花白的农村老翁,暗下决心要帮张凤渡过难关。
文长林
文长林虽然家境一般,但多年“半医半农”的辛勤耕耘,大抵还是攒下一些养老钱,亦是晚年最后的保障。
然而,文长林得知张凤“无钱葬父”后,果断掏出全部积蓄,不仅帮助张凤父亲顺利下葬,还为张凤母子俩买来生活用品,只愿回报张家当初的信任。
文长林的养老钱不多,但对于情况窘迫的张凤而言,犹如雪中送炭,心中对文长林的好感,自然再添几分。
张凤与文长林
父亲走后,家便散了,张凤每每望着墙上父亲的照片,总会想起文长林的救命之恩,腹中墨水不多,却深知“饮水思源,知恩图报”,绝非泛泛而谈。
曾几何时,文长林也拥有幸福的家庭,可自从儿女成家立业,门前的落叶渐渐无人打理,每逢衣物需要缝缝补补,这位习惯“付出不求回报”的赤脚医生,始终前往乡镇求助裁缝铺。
是以,张凤深知文长林晚年的孤单落寞,便经常帮他洗衣做饭,逢年过节改善伙食,也不忘让文长林尝第一碗鲜。
张凤赠予文长林鲜花
年,按照农村习俗,23岁的张凤已到谈婚论嫁之年,可任凭母亲如何劝说,张凤始终不重视自己的终身大事,更希望凭借双手改善家庭状况,让母亲过上稳定幸福的生活后,才肯放心成家。
彼时,张凤在人世间的牵挂,一方是生养之恩的母亲,一方是救命之恩的文长林,她专程做好丰盛的饭菜,向文长林当面道别,并恳请他闲暇之余,替她照料身体不善的母亲。
列车缓缓启动,本以为张凤与文长林的缘分就此止步,殊不知,命运却再次为二人牵来红线。
文长林与张凤
漫步于繁华都市,望着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奢华享受的灯红酒绿,一切的景物仿佛过眼云烟,令张凤心生自卑之余,愈发坚定心中的梦想。
纵然历史车轮滚滚,但凭借劳动吃饭,同样值得尊重,张凤放下所谓的“面子”,随普通人进厂务工,虽然工资不菲,可生活大抵平凡乏味。
一个女孩孤单漂泊何尝容易,每至深夜回到宿舍,张凤便拨通文长林的电话,放下沉重的心理包袱,向他分享身边的趣事,倾诉近日的苦楚。
张凤与文长林
虽然隔着电话,可当文长林温声的安慰响起时,张凤的内心仿佛吃蜜般甜美,一切的疲惫与乏味,仿佛烟消云散。
漫漫长夜,无心睡眠,彼时张凤的内心深处,悄然对文长林生出一种莫名的情愫,虽然因年龄差异,迟迟难以迈出脚步,却也沉醉在幻想之间。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无意间捅破这层薄如蝉翼的“窗户纸”,让这段“夕阳恋”迎来圆满。
张凤一家
年9月,文长林突然发觉“异样”,张凤已经数日未拨来电话,各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心急如焚的他立刻买票乘车,跨越数百公里奔赴广州。
那年,68岁的文长林拖着年迈的身躯,辗转奔赴大街小巷,终于找到张凤的工作场所,才后知后觉张凤只是丢失手机,并非出现意外事故。
夕阳西下,望着文长林离去的背影,张凤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泪水,不顾旁人异样的眼光,勇敢牵起文长林苍老的大手,让尘封多年的爱意随风飘扬。
张凤与文长林幸福牵手
落叶归根,生命之道。两鬓花白的文长林难以跨越年龄鸿沟,更不愿耽误张凤的青春年华,毅然含泪告别张凤,独自承受一切苦楚。
当晚,张凤翻来覆去、彻夜难眠,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她果断辞去工作返乡,舍弃未来的大好前程,甘愿与文长林续写淳朴的柴米油盐。
理想固然美好,现实却也骨感,张凤的母亲虽然感激文长林,却难以答应这段“夕阳恋”,母子俩感情闹翻后,张凤索性搬入了文长林家里。
二人的结婚证
“婚姻圆满”门前落叶,屋内饭香,张凤井然有序的处理家务,为文长林驱散孤单的阴霾,接来温暖的曙光,二人的感情也日渐深厚。
年,张凤从家中偷出户口本,“架”着文长林前往婚姻登记处,伴随民政公章盖下,这段相差45岁的“夕阳之恋”,终于画上圆满句号。
张凤与文长林的婚礼中,宾客稀少,祝福不多,二人的感情却天地可鉴,淡然感知人间冷暖,只愿彼此相濡以沫。
张凤、文长林与儿子
年12月,27岁的张凤与72岁的文长林诞下儿子,昔日异样的声音渐渐减少,毕竟褪去世俗繁华,结晶便是淳朴爱情的诠释。
年6月,文长林受到电视栏目组邀约,带着张凤与儿子登上舞台,面向众多观众的祝福时,这个淳朴的汉子无以言表,用两封信道出余生牵挂。
一封写给妻子张凤,一封写给儿子璟天,前者字里行间,满是感激与尊重,后者满是愧疚与祝福。
文长林与张凤登上电视节目
对于文长林而言,当年他对张凤家庭伸出援手时,从未奢求“以身相许”或“物质回报”,大抵源于医生的职责与农民的善良,却机缘巧合之下,迎来晚年圆满。
此后,文长林深知自己时日不多,愧疚儿子或将面临“年幼丧父”,始终勤恳操劳,希望在油尽灯枯之前,为儿子多省下一点积蓄,增添一分祝福。
年9月26日,文长林的生命敲响尾声,张凤却依旧守在床前照料,用勤劳温暖的双手,陪文长林走完余生最后的路程。
张凤在照顾文长林(去逝前)
“携子重生”年9月28日,文长林消瘦的身影随风逝去,化作一张“黑白相片”,挥手告别深爱的妻子张凤、儿子璟天。
昔日爱人逝去,张凤陷入长久悲痛之中,可太阳依旧升起,生活还要继续,惟有化悲楚为动力,将儿子璟天抚养成人,方能为文长林献上最美的画卷。
年2月26日,由于家庭因素,张凤无法外出务工,只好借助互联网的便利性,尝试销售家乡土特产,纵使命运挫折不断,张凤始终坚强乐观,只愿延续“夕阳恋”的柴米油盐。
张凤在卖土特产(近照)
曾经车马慢,书信远,爱情却是如此纯粹,张凤与文长林的婚姻中,没有奢华物质,没有衷心祝福,惟有彼此相濡以沫,跨越年龄与世俗鸿沟。
古人云,卿若以身相许后,我必相偕共白头,无论豆蔻年华,亦或耄耋之年。
张凤与文长林的感情固然美好,可褪去爱情光环,生活的柴米油盐仍要延续,这场“夕阳恋”的句号虽圆满,却并非完美,生活的压力降至母子二人,令人心生惋惜。
张凤一家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愿世间真情相守,留一方爱情净土。
对于张凤与文长林的“夕阳恋”,您有何看法,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