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盘点历史上的帝后情深三伉俪之道,义
TUhjnbcbe - 2025/6/24 21:42:00

饮一碗清茶,闲话历史。

哈喽,大家好,欢迎点击阅读小编的文章~

上期我们说了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二人之间势均力敌的爱情。

这期要说的是历史上一对非常有名的伉俪情深的帝后。男主角是公认的千古一帝,女主角也是著名的贤后,他们到底是谁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氏

唐太宗与长孙皇后

说起唐太宗李世民,想必各位都不会陌生。太宗的文治武功和政绩在此不多叙述,主要说说他与皇后长孙氏之间的深厚之情。

长孙皇后的名字史书上并无记载,一般称为长孙氏,小字观音婢。哥哥是大名鼎鼎的长孙无忌。

长孙家族是贵族世家,长孙氏是有着“一箭双雕”美名的长孙晟的幼女。对于这个小女儿,长孙晟非常的疼爱,知晓唐国公家子女优秀,便为尚且年幼的长孙氏与唐国公家结下姻亲。然而不久后,长孙晟去世,长孙兄妹及母亲被异母兄长赶出家门。幸好颇有名士风度的舅舅高士廉不仅对他们没有丝毫嫌弃,还将他们接回来,十分的照顾。

后来高士廉见唐国公次子李世民气度不凡,非常人所比,便将长孙氏许配给了李世民。不得不说,这舅舅当真是慧眼识珠啊,李世民后来可是成为了唐朝的皇帝。于是13岁的长孙氏便与16岁的李世民成亲,豆蔻少女嫁与了翩翩少年,从此开始了一段历史上著名的帝后情深。

当时正值隋朝暴政,不少人起兵反隋,唐国公李渊亦在其中。李世民文武双全,谋略过人,跟随父亲李渊南征北战,四处奔波。这段时期,长孙氏一直都悉心照料李世民的生活起居,使他在忙碌中得到片刻轻松。

隋灭唐立,李世民被封为秦王。由于当时并未完全统一全国,李世民继续领兵征战。后来随着李世民权势渐长,受到太子李建成的嫉妒,同时功高震主,也为李渊猜忌。在这矛盾摩擦频发之时,已为秦王妃的长孙氏发挥了身为儿媳妇的重要作用,常常出入皇宫孝顺高祖与皇后及后宫妃嫔,从中调和双方关系。

然而,在太子一方的步步紧逼下,李世民不得不有所行动。长孙氏也意识到了形势严峻,义无反顾的选择了丈夫李世民。从前都是站在丈夫身后的长孙氏,这次终于与其并肩,在设伏玄武门当日,她亲自勉励众位将士,鼓励丈夫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以李世民的胜利告终。不久后,李世民登基为帝,长孙氏也被册立为皇后。

唐太宗

一路下来,李世民经历了无数的起伏和艰险。幸好长孙氏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给予他温暖,两人在此期间建立了极其深厚的感情。以至于称帝后,李世民对长孙氏的宠爱不减反增,这表现在许多方面。

长孙皇后

后宫不得干政是自古以来一条不成文的规定,然而太宗尊重长孙皇后的意愿,常对她谈论朝政大事。当然有大臣对此提出异议,但太宗从不在乎。长孙皇后聪慧识体,每次太宗说起朝政之事,她总是安静不语,还以“牝鸡司晨,惟家之索”来拒绝谈论,太宗也无可奈何

而长孙氏成为皇后之后,不持宠而娇,依旧保存贤良恭俭的品行,吃穿用度从不铺张浪费,对待妃嫔也宽容平和,整个后宫都被她治理的井井有条。

都说母以子贵,但到了长孙皇后这里却是子以母贵。长孙皇后共育有三子四女,还有一位养女。她的子女几乎都得到了太宗全部的父爱。

当初长子李承乾意欲谋反,事情败露,谋逆这等大罪按理当诛,哪怕你是太子也不会放过。但太宗思及逝去的皇后,而且自己对这个儿子确实是非常的爱护,最终只是将李承乾废黜,不忍心处死。

幼女晋阳公主李明达,是太宗最为疼爱的女儿,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位被皇帝亲自抚养的公主。从封号就可以看出来,晋阳即太原,是李唐龙兴之地。将女儿封号晋阳,可见对其的宠爱。晋阳公主聪慧善良,却在十二岁就因病去世。太宗悲痛至极,连续一个多月都不能正常进食。这时候的他不是掌握生杀大权的皇帝,只是一位普通的父亲,为女儿的早夭而哀痛。

昭陵

通过这些事可以知道太宗对长孙皇后之情有多么深切。可惜的是,贞观十年,皇后因病去世,年仅36岁。太宗悲伤不已,尊称皇后遗愿,营山为陵,是为昭陵。

纵观长孙皇后一生,与太宗少年结发,一路相互扶持,走过二十三载。于情伉俪情深,于政相辅相成。即谓“一与之齐,终身不改”。

1
查看完整版本: 盘点历史上的帝后情深三伉俪之道,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