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我迫切的抓起
TUhjnbcbe - 2020/9/16 12:19:00
黑色素生成能力检测

“把国家战略的号召力,与知识分子的报国之心与兴趣点结合起来,把分散在全国的设备、资金、人才集中整合,汇集于中国高铁的自主创新。这超越了传统‘铁老大’的能力范围,却以最低的成本杀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血路!”科技部部长万钢说,高铁的创新是举国力量办大事,这使中国用不到7年的时间走完其他发达国家三四十年的研发之路。“这是一场高铁的技术革命,更是一场中国科技体制创新的革命。”


图片来自络


在这四年多的有关雾霾的报道中,从2012年到2013年的涨幅有将近19倍,而报道的方面也由之前污染程度报道,对策报道到了后来覆盖多方面的报道。从2013年和2014年的报道频率来看,我国对于雾霾的重视度也是居高不下。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平均每一天都会有关于雾霾的报道,然而数量的居高不下不能说明达到了预想的传播效果。就2011年和2012年来说,少量的几篇文章中都是在强调污染程度的不断加深和不断扩散的污染范围。例如2011年10月31日的报道“Air quality suffers due to smog”(《雾霾导致空气质量下降》),这一类的文章对于在华外籍人士以及国外的受众都只是一种加深恐慌的举措。到了2013年和2014年,有关污染程度的文章依旧是占了报道的主体,虽然同时期也有关于污染源和什么是雾霾的探究,但是文章中大量出现的地域词汇和专业名词使得报道变的晦涩且难以阅读,例如在“Vehicle exhaust is biggest source of foul air: expert”(《专家称车辆尾气排放是空气下降的主要原因》)的报道中就多次出现“sulfate”“nitrate” “ammonium salt”“organic carbon pounds”等化学词汇。 在有关民生的文章中,《中国日报》虽然有一些评论性的报道指出了中国在面对污染时的不当举措以及污染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但是这些评论也只是隔靴搔痒式的评说,并没有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的症结,而这一点也给了外媒和外国民众攻击我们的机会。这样的文章对于我们自身制定环保细节和舒缓公众情绪都是不利的,对于矫正外媒误导也是无法起到应有的效果。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迫切的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