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
导演—张艺谋
类型—电影
个人评分—7.8分
个人观看次数—one
可重刷指数—65%
这次张艺谋终于不再疯狂调动色彩为画面加持了,难得的收敛,当然这也与影片的基调有关,他走到历史中的苦难一角,摘取一朵沾染血与泪的残花。从出题开始就着力营造一种氛围,悲惋的背景音乐配以简洁的黑白字幕,情绪被渲染,一道伤疤再次被揭开。
影片从弥漫的硝烟(或者是雾?)开始,白蒙蒙的一片为金陵这片土地蒙上几分凄苦,同时降低了周围环境的色彩饱和度,这片满目疮痍的土地难见浓艳的色彩,即使是坐着马车疾驰而过的秦淮河女人,导演也仅是吝啬的给予了几个一闪而过的镜头。
看张艺谋的电影不能不提及色彩,基本上影片中肯大方展示的艳丽色彩有三处——①红(血液红十字)②秦淮河女人③教堂玻璃,而这三处在剧情上又是相互关联的。
每一次血液的出现都意味着日*在南京施展的暴行,这是一座被几十万人的鲜血洗礼过的城市,在战火中被摧毁又重建,它是六朝古都,是血与蜜之地。
而红十字则最为讽刺,本是国际人道主义保护标志,铺在地上守护这座教堂无恙,攥在假教父的手中试图保护女学生的平安,然而如此醒目的红与白却又是如此的无力,教堂的门被打开,地上的被来来往往的日*践踏,手里的被日本*刀划破。它哪里唤得起侵略者心中的人道与同情,不过就是块碎布罢了。
秦淮河女人与教堂玻璃窗几乎是一同出现的,书娟透过窗户上的弹孔窥得诸多,光线透过多彩玻璃折射出五颜六色的光线再打到女孩稚嫩的面庞,我相信这面残破的玻璃窗在导演意识中有着多种内涵(不,并没有,其实张艺谋只是觉得好看)——一场相遇,一次拯救,一种希望,一抹梦幻。
而秦淮河女人艳丽婀娜的走进这个庇护所,叽叽喳喳,之后又朴素苍白的走出这片动荡地,小声抽泣。在教堂的这一进一出便完成了对自己的一次“洗礼”,而这洗礼也是要伴着鲜血完成的。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大量手持镜头与升格镜头的运用,似乎不摇晃不足以展现局势动荡,不慢放不能够带动情绪,这两种手段在战斗桥段中多次出现,一种力图使技巧呈现/放大悲壮的匠气。
我知道,我知道,我真的知道,那些为守护这座城而付出生命的人们当然令人钦佩,他们赴死的场景当然令人动容,但是在事件本身便能给予观众情绪的情况下试图通过技巧来放大观众情绪这并不高明。哪怕稍加克制也不至于落入窠臼,导演陷入自我高潮,观众反而被恶心的清醒过来。
(被诟病的千手观音式送死)
另外关于美国人这一人物的设置,在前段以一种旁观者形象出现,即使战火连天仍是一派轻松,对近在眼前的杀戮毫无怜悯,甚至在这种混乱中成为另一种形式的强盗。这个人物的转变是如此突然,在结尾才提及同龄的女儿,算是成为庇护者的解释,生硬。
找琴弦这一段奔跑镜头的呈现,前景间隔遮挡,人物在其后错落出现增强运动感和空间感,这种手法很常用,在张艺谋早期的《我的父亲母亲》就曾出现过,另外《艺伎回忆录》中奔跑的小千代,很多电影都有类似的手法。
(《我的父亲母亲》)
(《艺伎回忆录》)
豆蔻的死亡是影片中唯一一处与美丽相关的死亡,那张苍白没有血色的镜面脸庞,以及发间的滴落,应当是导演意识下的怜悯,将豆蔻逝去的生命定格在这一帧,而即将奔赴与豆蔻相同命运的十三钗,导演做了善意的留白。
另外关于身份设定——清纯懵懂的处女女学生与一点朱唇万人尝的秦淮妓女,一种对女性贞操的恶意扑面而来,正如约翰的发问,不应该是平等的吗?凭什么?女学生要比妓女高贵的多?这种身份需要以这样的方式洗白?应当被一种所谓的道德捆绑成伟大?Wemust?
女学生躺在木板底没有被发现,你庆幸她们的成功逃脱?
布鲁诺成为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走进集中营,你痛惜他的生命?
那另外一群人呢?
那群“姐妹们就是干这一行”的秦淮河女人,那群同样穿着条纹睡衣的犹太人,他们成为了你潜意识中应当死去的一部分吗?他们在天平上的重量被抹去了吗?
不能不想起《南京南京》,相比于本片对色彩的吝啬,后者是直接的剥夺。这样的题材的确是无法赋予太多色彩,那个时期的南京是国人心头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显然并没有人想要忘却这段伤痛,但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好的。
铭记与遗忘都不是最好的选择,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揭伤疤中,我不知道应该获得什么,过期的仇恨?跨越时代的悲痛?或是后来人的缅怀?还是疼痛、耻辱、教训?
我真的不知道。
说到屠杀,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
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屠杀,是房思琪式的强暴。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年在内地出版,引起轰动后便成为殉道的耶稣被死死的钉在十字架上,年4月份鲍毓明事件爆发的这段时间,房思琪的图书条目一直挂在豆瓣的实时热门书影音榜上,每一个点开豆瓣搜索框的用户都可以看得到。
我已经数不清这是第多少次,每当有女性被侵犯的事件曝光或发生,房思琪都会“被出现”“被提起”,我不是说这样不可以这样不好。血淋淋的案件应该被记得应该作警示,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