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重磅推荐高考备考这些必考文化
TUhjnbcbe - 2020/12/12 17:46:00

布衣、黔首、生民、庶民、黎民、黎庶、黎元、苍生、氓等。

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师襄”,“襄”是名,“师”,意为乐师,表明职业;“优孟”,“孟”是名,“优”,亦称优伶、伶人,表明职业。

1.贫贱之交: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

2.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3.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4.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5.莫逆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

6.竹马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

7.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

8.忘年交:辈分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9.忘形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

10.车笠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

11.君子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

12.神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或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

1.垂髫: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2.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3.豆蔻:女子十三四岁。(豆蔻一词,典出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蒄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4.束发:男子十五岁至二十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5.弱冠: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6.而立: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7.不惑: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8.知命: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

9.花甲:六十岁。

10.古稀:七十岁。

11.耄耋:八九十岁。

12.期颐:一百岁。

1.巾帼:古代妇女头上的装饰物,借以代表女性。

2.须眉:古时男子以胡须眉毛稠秀为美,故以须眉为男子的代称。

古代职官

1.皇帝的长辈:太上皇(在世但已禅位的皇帝)、皇太后(皇帝的母亲)、太皇太后(皇帝的祖母)。

2.皇帝的妻室:皇后(皇帝的正妻,在后宫的地位就如同天子,是众妃子之主);贵妃、贵嫔、贵人、才人、婕妤等(皇帝的妃子)。

3.太子:也叫皇太子、储君,皇位的继承者,一般由皇帝的嫡长子充任,但也有例外,由皇帝选定册立。拥有自己的类似于朝廷的东宫,所以有时也称太子为“东宫”,其正妻称“太子妃”。太子与皇帝一起住在宫内。

4.皇子:除了太子之外,皇帝的其他儿子。一般有分封地和“王”(亲王)或“侯”的爵位。成年后必须住在宫外或分封地。

5.公主:皇女和王女。皇帝的姊妹称“长公主”,公主的丈夫称“驸马”。

6.东宫:①太子所居之宫,借指太子。②汉代太后的住处未央宫。③清代皇后和妃子们的住处分为东宫、西宫,而以东宫为大为正,西宫为次为从。清咸丰帝的皇后是慈安,妃子是慈禧;慈禧的亲子同治帝即位后,慈安是正宗的皇太后,所以居东宫,称“东宫皇太后”;慈禧也母以子贵被册立为皇太后,居西宫,称“西宫皇太后”。

官职的一般调动】

1.徙、调、转、改:一般调动。

2.补:补任空缺官职。

3.出、出宰:离开京城外调。

4.入:地方官调任京官。

1.兼:兼任。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2.摄:暂时代理官职。如:俄检校侍中,摄吏部尚书。

3.守:暂时署理职务。多指官阶低的人署理官阶高的职务。如: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为主簿,守高密令。

4.领:兼任。如:桓温镇江口,复引为司马,领广陵相。

5.行:代理官职。如:太祖行奋武将*。

6.署:暂任,代理官职。如:成祖即位,命署礼部事。

7.权:暂时代理官职。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

8.判:高位兼任低职,以京官身份出任州郡官。如:除镇安武胜*节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

1.庠序:地方学校。

2.太学: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长官为“太学祭酒”,兼管全国的教育行*事务;教师为“五经博士”;学生为“博士弟子”“太学弟子”“太学生”。

3.国子监:隋朝以后的设在京师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是“太学”的继承。长官为“国子祭酒”。教师称“博士”“助教”“典学”“直讲”。学生称“生员”“诸生”“监生”。开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学科。

古代礼俗

1.及冠:也称“弱冠”,表示男子二十岁左右了。男子满二十岁之后,举行“及冠”之礼,表示已经是成年人了,可以取“字”。

2.及笄:古代女子满十五岁结发,用笄贯之,因此称女子满十五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女子许嫁时取字,所以待嫁称作“待字闺中”。

3.束发:古代男孩十五岁时束发为髻,因此用来指代成童。

1.婚姻:①男女结合为夫妻,嫁娶;②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2.归:①古代女子出嫁;②出嫁后的女子回娘家探亲叫“归宁”。

3.生辰八字: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项两个字,四项共八个字。根据这八个字,可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遇有大事,都需推算八字。旧俗订婚时,男女双方互换庚帖,上有生辰八字。双方各自卜问对方的生辰八字命相阴阳,以确定能否成婚,吉凶如何。

4.十二生肖: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为猪。

5.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6.合卺:结婚的代称。

1.孝悌: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

2.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服丧:父母丧事办完后,继续穿丧服为父母守孝,三年为最长期。守丧期满,除去丧服,称作“除服”,也叫“服阕”。

4.丁忧、丁艰:原指遇到父母或祖父母等直系尊长等丧事,后多指官员居丧。“丁”是遭逢、遇到的意思。西汉时规定在朝廷官员须丁忧三年,至东汉时,丁忧制业已盛行。此后历代均有规定,凡官员遇丁忧,必须解职守孝,三年期满后起复原职。也叫“丁艰”,子遭父丧或承重孙(如长房长子比父母先死,那么长房长孙在他祖父母死后举办丧礼时要代替自己的父亲做丧主,叫承重孙)遭祖父丧,称“丁外艰”,子遭母丧或承重孙遭祖母丧,称“丁内艰”。同时遭父母之丧,称“丁双艰”。高中语文学习助手

5.嫡子:正妻所生的儿子。有时也指正妻所生的长子,即“嫡长子”。

6.宗子:即嫡长子。

7.庶子:妾所生的儿子。

1.顿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

2.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

3.虚左:古代马车的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虚左”。

4.膜拜:古代的拜礼。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原专指礼拜神佛时的一种敬礼,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

5.折腰:即拜揖。鞠躬下拜,表示屈辱之意。

声明:资料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署名或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重磅推荐高考备考这些必考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