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
我在一个寒假修读着一本历史书
人民被戴上镣铐,拉到集市上贩卖
联想夕阳秋风下,芦苇荡里的捕鸟网
密集挂着套着头颈的候鸟
窗外的雪正落着,一个白银世界
然后是梅花开放,沁人芬芳
人民像河流,低头流淌,泥沙俱下,汗水血泪俱下
把历史河床的坎坷注满,灌溉田野
他们温驯的行走在河岸中间
头顶一艘艘大大小小的船舶
我读到生长森林鲜花的土地
同时供养豺狼虎豹蛇蝎和鹰隼
百灵画眉夜莺,松鼠狐狸麋鹿金色蜜蜂
花开花败,历史在四季轮回
彻底绝望了他们才呼唤狂风骤雨雷霆冰雪
膜拜祈祷苍天降下燃烧的丝状花枝
他们选择河水决堤,或用滔天大火驱逐虎狼
宁愿自己流尽鲜血或燃烧干净,满目苍痍
当我读完了整部历史书
校园树木的枝头已透出隐约春色,新学期开始
君王的皇冠成为出土文物
人民的大救星或红太阳已经陨落熄灭
课堂上一句等于一万句的数学公式
被更正为一万句等于一句
河流进入视野开阔的出海口,生长水稻和甘蔗
大海的蔚蓝森林,波浪的花朵
大海没有河岸,有天空的
颜色和声音
大海里的船舶就像麻雀
何光顺(蜀山牧人)简评
非常有力量,属于这个时代的良知的声音,这就是我说的诗歌不是从具体的某处开始,不是从技巧开始,而是从良知开始,在良知的呼唤中,我们寻找诗的结构和语词,生成属于一首诗歌独有的精神和意象,在这个时代,诗歌必须从那仅仅着眼于语词狂欢的不及物状态进入充分介入社会事件和历史进程的及物书写,当我们的诗歌完全远离了沉默的广场、流血的拆迁地、绝望自杀的农户、剧烈冲突的权力、撕裂的民族、沦丧的道德,那么,我们的诗歌的超链接又到底指向哪里?没有这现实世界的及物指向,诗歌终将指向空无,在奥斯威辛以后,诗歌介入事件,进入良知的最原始力量被强烈唤醒,奔腾的大河流向大海的雄浑壮阔和惊涛骇浪,必须被展示,没有坦途,鲜血在每一个地方流淌,悲伤在每一个地方叹息,信仰在每一个地方坠落,诗人,如何去唤醒,让集体的人走向个体的人,一个个体化觉醒的时代,必须被有良知的诗人唤醒,那种被某种宗教和某种*治权力控制的集体,必须被打散,新的文化共同体如果无法得到凝聚,华夏就将会继续沉睡,这片古老的土地就将继续喑哑无声。
国殇墓园
国殇墓园
穿过十万爱国者名录的石墙
远征的将士就长眠在地里
松树如盖,碧草如茵
无水的大海,满山遍野墓碑
苔痕斑驳
礁石缀满着贝壳和牡蛎
有多少人正当十八少年
十八根柱子,每一年一根独立排列
眼睛初见了晨光就永久闭合
星辰也消隐在瑰丽的黎明
如今,十八乘四又春天
多少松籽落了多少棵松树高耸在山岭
一条条江河日夜流逝如时间
有多少江水埋葬在大海成为了大海
今夜,这里有更多的光
因为灵魂
可以与头顶灿烂干净的星空相对照
我在所有的生物中都见到了光
就连一朵玫瑰和山茶花也不例外
诗为纪念英勇的中国远征*而作
何光顺(蜀山牧人)简评
东云是一位具有传统士君子精神的当代诗人,具有强烈的道义担当和天下情怀,他总是关心着这片土地和这个民族,他的诗歌的题材和主题都非常广阔,思维能够充分展开,对于民族情怀的写作总是别有会心和深情。他写*河,在那奔腾的几千年的沧桑里,总是能听到一代代华夏先民的灵魂的呼吸。他写抗日远征*,写年轻的战士初见晨光就永远离开了这美丽河山而长眠地底。在“玫瑰和山茶花里”,诗人似乎看到了英年早逝的烈士英魂。然而,烈士的牺牲,却被20世纪后半叶的无能的外交给浪费了,缅北的土地早就笼罩在大缅族主义的淫威和恐吓之中,流落在外的华夏儿女成为了无家可归的难民,当战火今日又从缅北开始燃烧之时,我们是否曾经记得这里是抗日英雄走过的土地?我只希望诗人的诗篇能带来我们全民族的觉醒,只有每一个个体的为民族的自觉,才能带来民族的重生,才能带来华夏的希望?数千年的埋藏在地底深处的烈焰才能真正喷发,才能为这个时代赋予真正的灵魂!
附:
七版《国殇墓园》朗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