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21日)就是冬至了,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我国古时曾以冬至定为子月,即一年的开始。
冬至是24节气中第一个制定出的节气。这一节气的到来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蛰伏情况,休摄生息,为来春活力焕发预备。正如“冬时六合气闭,血气伏藏,人不行作劳汗出,宣泄阳气。”因而,早睡晚起,日出而作,确保足够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积蓄。冬至也是三九的第一天!是阴气最重,阳气出生的日子!是阴阳交替的时候!进补的最佳时期!进补原则: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温补!三九灸第一天,不容错过!
俗话说:“夏养三伏,冬补三九”,而冬至更是补阳的最佳时机。在穴位上施行艾灸。将节气、艾灸和穴位三者结合,冬至艾灸能够起到温阳补气,温经散寒的作用,从而提高人体的抵抗能力,增强免疫力,和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还具有延年益寿的作用。
中医养生理论认为,冬季阳气潜藏,人体代谢缓慢,而万病皆损于阳气。因此,冬至防病养生,补阳是关键所在。而艾灸可以驱寒补阳。
而中医上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之说,阴至极,则阳生,冬天最冷的时候,三九天,生命开始了生长收藏的轮回,这时阳气比较弱,此时做三九灸可以帮助阳气更好的升发。
一到冬天,人身体就变得虚弱起来,各种毛病都随着天气变冷来袭?冬伤于寒,春必温病,三九之时阴寒最盛。做一做“三九灸”,对于扶阳祛寒防未病,有着关键作用。
一、错过“三伏灸”,别在错过“三九灸”三伏灸和三九灸可以说是艾灸人最不能错过的2个时段,前者是冬病冬防,后者是冬病夏治,均是艾灸扶阳补虚最佳时期。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三九寒天,是全年最冷的日子,此时艾灸,可辛温散寒、活血化瘀、以养正气,防治虚寒疾病的发生。
二、顺时而灸的“三九灸”三九是一年中阴寒之气最盛之时,阴极而阳生。三九的初始冬至,此时白昼一天比一天长,代表下一个循环的开始,是大吉之日。此时最益培补元阳,天人相应。
因为人体的阳气也要顺应自然界的变化,即防寒保暖,又要慢慢培补,为来年的脏腑功能打下坚实基础。
顺时而灸,是三九灸的核心思想
此时虚寒病症如呼吸道疾病及关节疼痛等最易加重,尤其现代人普遍脾胃虚寒的厉害,三九天更是一个严重的考验。
三九灸是古人根据人体经络循行规律、穴位功效、节气规律,从人体体质情况和发病特点出发,以“寒者热之”、“虚者补之”为依据祛除疾病,对于一些虚寒性疾病有着明显作用,部分可以达到根治效果。
三、这些人群最适宜“三九灸”适宜治疗因阳虚、寒湿引起的病症。
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嗽……
消化系统疾病:肠胃失调、慢性腹泻、消化不良……
免疫系统疾病: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
运动系统疾病:肩劲腰腿痛,肌肉劳损等
四,冬至这样灸,正一身阳气。冬至这段时间,天地和人体都处于阳气最弱的阶段。此时应艾灸最能补阳气的督脉、任脉穴位,如大椎、命门、神阙、气海、关元等穴。
五,节气灸是什么玩意?你是不是会纳闷,怎么一到某个节气,艾个灸,也要凑热闹,这样有意义吗?当然有!节气灸就是一种顺应天时,使疗效事半功倍的灸法,它不像端午要吃粽子,中秋要吃月饼一样由历史决定,节气灸是自然规律决定的。
之所以出现季节的变化,就是因为天地阴阳之气的消长变化,人与此相应。如果人体内在的调节机制不能对此作出适当的反应,使之与自然界的阴阳变化相适应,就会出现阴阳失衡的疾病状态。
无论是三伏灸还是三九灸。都是选择这个阶段,对人体脏腑功能最有影响的穴位进行艾灸,适应大自然和身体阴阳的变化,将艾灸的效果最大化。
六、百病生于寒俗话说:“十病九寒”。又有“万恶淫为首,百病寒为先”之说。风寒暑湿燥火皆应归为寒热所生,而寒热虽为矛盾,实则一体。
寒为冬季的主气,温度是决定我们健康的根本,尤其是女人,腹温一旦下降,寒邪积聚在胞宫,就会生出多种妇科疾病。所以冬季防止寒邪入侵是养生之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