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鱼我
图:子凯漫画
散文,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文体,有着悠久的历史,至今都深刻地影响我们的生活。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散文与韵文、骈文相对,不追求押韵和句式的工整。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很自由,没有小说或诗歌的条条框框。
倘若作者在某事中萌发灵感,提笔写便是,完全地由感而发,想到什么便写什么。
因此,散文最能直观地反映作者的人生态度、生活品味、思想境界和文学修养。
闲来读一两篇名家大作,有时甚至感觉灵魂都得到了洗涤。
今天推荐给大家的读物,便是丰子恺的散文集。
丰老是个神人,艺术修养极高,最广为人知的是他的画。
但其实他在漫画、书法、文学、翻译、音乐理论等多个方面都颇有造诣,是位确确实实的全才。
朱自清评价他的作品说:“你的文和画就像一首首小诗,我们就像吃橄榄似的,老咂着那滋味儿。”
在我看来,他的散文就像他的画一样,反复咀嚼起来,滋味是顶好的。
01.作者简介
丰子恺
丰子恺(年11月9日-年9月15日),原名丰润,号子觊,后改为子恺,法号婴行,堂号缘缘堂。
他具有极高的艺术修养,其创作与相关评论、研究涉及书画、文学、翻译、美术音乐教育理论、装帧设计等多个领域,是二十世纪艺术界数一数二的重量级人物。
他绘画与佛学师从李叔同,国文求教夏丏尊,漫画风格受到竹久梦二的影响。与他交游的,有美学家朱光潜,也有同年同月生的散文大家朱自清。
他的人生经历十分精彩,经历了清末、民国、抗战、新中国成立、文革这几个时期。他人生几十年的起起落落,就是那个年代历史的缩影。
硕师名人与游、丰厚的人生阅历以及他一生秉持着的赤子之心,共同使得他的作品有趣、纯真、亲和、充满意境,使得他的文像画一样,画像诗,让人实在是赞不绝口。
丰老一生所作文集、画集众多。文集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率真集等,画集有子恺漫画,护生画集等。
《活着本来单纯》并非丰老亲自编制,而是后人从他的散文与漫画中精挑细选编制出来的丰子恺散文漫画精品集。
02.生活中的趣味
主人醉倒不相劝,客反持杯劝主人
对于散文,我们可以简单地分为这几类:讲人讲故事的记叙性散文,抒发情感的抒情类散文和讲道理的哲理性散文。
不论是讲人、讲故事、寓情于景还是书写人生感悟,其实灵感都源自于生活。
所以散文的创作要点就在于探究生活,挖掘生活中的趣味与美。
丰子恺的文很好地做到了这点,下面介绍两篇尽显生活乐趣的文章。
白鹅
家住夕阳江上村,一弯流水绕柴门
种来松树高于屋,借与春禽养子孙
这篇文章写于年重庆,子恺卖掉住了三年的房子迁居城中时。
当时抗战胜利刚过八个月,他卖掉的这间房子,之前就是自建来躲避战乱的。
他对这间房子其实没有太多感情,因为太过于荒凉,但是对于养在屋里的那只白鹅,倒是念念不忘。
这只白鹅是抗战时期,友人夏宗禹在远行前亲自抱着送给他的,真可谓是“千里送鹅毛”。子恺将它养在院里,好生喜欢。
于是白鹅和子恺一家的故事就开始了。
照他说,这只鹅浑身充满着高傲,在体态、叫声、步态、吃相中都是如此。
鹅的叫声同鸭一样是“轧轧“然的,但其音调严肃郑重,听起来像老大爷厉声呵斥。宗禹告诉子恺,养鹅就如同养狗,果然如此,每每有生人入门的时候,它必然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其步态也是傲慢的。一般人走进鸡鸭时,鸡鸭马上就灰溜溜逃走了,因为怕人。但是如果走近这白鹅,它非但不让,有时还会伸脖子过来咬你一口,说明它狂妄地不怕人。
再说吃相,也是常常使子恺一家发笑的。
这只白鹅是吃冷饭的,但是一日三餐必须有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每当就餐的时候,先来一口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某地去吃一口泥和草。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饭和草离得远也不怕,它照样会从容不迫一扭一扭地走过去。偶尔遇到狗抢食,它就会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架子十足。像老大爷吧,可像了。
然而不论这只白鹅是何等的高傲,子恺一家始终要养它,因为它不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对对子恺一家做出了贡献。
偶尔下颗鹅蛋,全家都能加餐,吃不完还能拿去市场上卖,这是物质上的贡献。在荒凉的环境里,有一只白鹅点缀生活,增加生气,还能像狗一样守卫这个家,使人在战乱的艰苦中,又有了坚持下去的希望,这是精神上的贡献。
久而久之,这白鹅就似子恺一位有血气的朋友,以至于在将它送给他人的时候,有种与挚友诀别的感觉。于是作散文一篇纪念。
给我的孩子们
欲上青天揽明月
丰子恺儿女众多,有四个女儿,三个儿子,所以也算是个超级奶爸。
他很爱他的孩子们,也创作过很多跟孩子有关的作品来记录他带娃时的感悟,这篇便是其一。
这篇文章写于年,子恺刚过28岁生日没多久,就已经是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的父亲了。
长女阿宝,二女麟先,三女软软,长子瞻瞻,在他的笔下十分生动。阅读此篇的时候,我似乎能听见孩童的啼哭声。
本文竟少有地使用第二人称视角叙述,给读者的亲切感,恰似老父亲正在身边指着老照片跟你呢喃。
在该文中,子恺细数了孩子们的几件趣事,发自内心地赞赏和羡慕孩子们的童真,感叹孩子们的创作力比大人们强盛得多。
比如写瞻瞻的哭:
你什么事体都想拼命地用全副精力去对付。小小的失意,像花生米翻落地了,自己嚼了舌头了,小猫不肯吃糕了,你都要哭得嘴唇翻白,昏去一两分钟。外婆去普陀烧香买回来给的泥人,你何等鞠躬尽瘁地抱它,喂它;有一天你自己失手把它打破了,你的号哭的悲哀,比大人们的破产、失恋、brokenheart、丧考妣、全*覆没的悲哀者哀得都要真切。
BrokenHeart
再如写孩子们的玩:
阿宝!有一晚你拿软软的新鞋子,和自己脚上脱下来的鞋子,给凳子的脚穿了,划袜立在地上,得意地叫“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的时候,你母亲喊着“龌龊了袜子”立刻擒你到藤榻上,动手毁坏你的创作。当你蹲在榻上注视你母亲亲手毁坏的时候,你的小心里一定感到“母亲这种人,何等煞风景而野蛮”吧!
瞻瞻!有一天开明书店送了几册新出版的毛边的《音乐入门》来。我用小刀把书页一张一张地裁开来,你侧着头,站在桌边默默地看。后来我从学校回来,你已经在我的书架上拿了一本连史纸印的中国装的《楚辞》,把它裁破了十几页,得意地对我说:“爸爸!瞻瞻也会裁了!”瞻瞻!这在你原是何等成功的欢喜,何等得意的作品!却被我一个惊骇的“哼”字喊得你哭了。那时候你也一定抱怨“爸爸何等不明”吧!
孩童天马行空,如梦如幻的创作力与大人们固定的思维范式相对应,往往很难被大人们所理解。
但少数明白童真珍贵的大人,往往都不遗余力地赞美并羡慕着孩童。
冰心说“童年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认为“孩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诗人”;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要赞美的,也是童真的智慧;林海音则用《城南旧事》将自己带回豆蔻年华,回忆童年时的纯真。
郎骑竹马来
丰老之所以总是能从挖掘出生活中的趣味,把一些看似平淡的事记录下来,大抵是多亏了他的赤子之心吧。
03.笔墨外的哲思
青山不识我姓氏,我亦不识青山名
飞来白鸟似相识,对我对山三两声
散文除了记叙,也能帮助我们捉住生活的灵感,留下些许哲思。
《活着本来单纯》一书中就收录了多篇子恺对于人生的感悟。如果说他的散文是顶好的,那么下面要介绍的三篇便是顶好中的顶好。
渐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这篇写得是时间,是子恺关于时间飞逝的感悟,在我看来能与朱自清的《匆匆》齐名。
他说“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也莫如‘渐’。”
少年变成老人,不是一瞬间的事,而是先渐渐变成青年,再渐渐变成成年,最后渐渐变成老人。
这个变化是渐进的,时间无时无刻不在流逝,然而事物每一瞬的变化却细微得让人难以察觉,造物主就是这样一步步将万物“骗”老的。
有个寓言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过:某农夫每天朝晨抱了犊而跳过一沟,到田里去工作,夕暮又抱了跳过沟回家。每日如此,未尝间断。过了一年,犊已渐大,渐重,差不多变成大牛,但农夫全不觉得,仍是抱了它跳沟。有一天他因事停止工作,次日再就不能抱了这牛而跳沟了。
使事物变化但又难以察觉,“渐”的力量莫过于此。
《匆匆》一文写的也是时间,可以对照着读。
《匆匆》写的是朱自清对于时间飞逝的彷徨,里面写道: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匆匆》和《渐》两篇文章所描写的时间,一个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不讲道理的;一个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难以察觉的。
两篇读毕,嘬一口凉白开,听着阳台外没日没夜地放着的好运来和湛江生蚝吆喝,感觉时间流逝好像确实是这么回事。
大账簿
孤云
当大家心爱之物丢失的时候,是否会想知道它去了哪里,接下来会有怎样的结果呢?
子凯小时候不小心把心爱的不倒翁丢水里了,于是便猜想这个不倒翁之后会去到哪里,会经历些什么:
“它也许随了波浪流去,搁住在岸滩上,落入于某村童的手中;也许被渔网打去,从此做了渔船上的不倒翁;又或永远沉沦在幽暗的河底,岁久化为泥土,世间从此不再见这个不倒翁。”
不论不倒翁的经历会如何,它最终终究会有一个结果,那么该如何得知这个结果呢?于是子恺便思考,宇宙间是否存在一个“大账簿”,上面记载着所有事物之间的因果呢?
倘若因果是既定的,那么我们只要观看这个“大账簿”,那么我们就能知道万物将要面临的结局了。在文中,他是这样写的:
我仿佛看见一册极大的大账簿,簿中详细记载着宇宙间世界上一切物类事变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因因果果。自原子之细以至天体之巨,自微生虫的行动以至混沌的大劫,无不详细记载其来由、经过与结果,没有万一的遗漏。于是我从来的疑惑与悲哀,都可解除了。
这篇文章体现了子恺对于世界观和因果论的思考,充满着哲思。
一般人丢了东西,难过一阵子之后便不会去在意,而他竟想一探究竟,想知道那些事物的结局。
这说明他很关心事物,或者说不把事物单纯的看做成事物,而是和人一样“有生命”的概念。
这和张载“民胞物与”的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体现了“世间万物都与我有关”的世界观。
而探究世间万物的因果,则展现了他对佛理的感悟。
实行的悲哀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篇写于年,感悟来自于孩子的一声抱怨。
孩子们的寒假只有一周就要结束了,想到寒假作业还没做,嬉戏的乐趣顿时消散了。
这时其中一儿感叹说没放假的时候觉得放假会很快乐,一放假之后就觉得其实假期不过如此,现在反而觉得没放假的时候比较快乐了。
子恺也同意他的说法。在子恺看来,预想往往比实行快乐。西人有“胜利的悲哀“之说,于是他便也学着提出了”实行的悲哀“。
在某件事还未到来之前,我们会对这件事做出种种美好的预想,但是真正实行起来的时候,又觉得好像并不如之前所预想的那般。
这个思想就像钱钟书的《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婚姻也好,事业也罢,人生中诸事,大多如此。
用子恺的话说,就是:“现在回想,世事都同风景一样。世事之乐不在于实行而在于希望,犹似风景之美不在其中而在其外”,“世间苦的根本就在于此”。
04.文以载道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宋代的周敦颐说“文以载道”,意思是说写文章就是表达思想。再进一步说,也就是要有意义,要能对现实生活具有指导意义。
所以在古代,文章甚至具有治国的力量。不少文人以笔为武器,针砭时事。
丰老的一些散文,虽然看似是对平常事物的描写,但其实暗含讽刺。《吃瓜子》一篇最具代表性。
小桌呼朋三面坐,留将一面与梅花
在过去有这么个说法,中国人都具有三种博士的资格:拿筷子博士,吹煤头纸博士和吃瓜子博士。
而这其中他最为赞叹的便是吃瓜子。
在这篇文章中,他花了大量的篇幅去描写吃瓜子的步骤,以及各种人吃瓜子的姿态。
比如描写自己不太熟练的吃瓜子方式:
我必须注意选择,选那较大、较厚,而形状平整的瓜子,放进口里,用臼齿“格”地一咬,再吐出来,用手指去剥。幸而咬得恰好,两瓣瓜子壳各向两旁扩张而破裂,瓜仁没有咬碎,剥起来就较为省力。若用力不得其法,两瓣瓜子壳和瓜仁叠在一起而折断了,吐出来的时候我就担忧。
子恺深知自己吃瓜子的技术在国内连小孩子都比不过,于是只好在外国人面前找回自尊。
他向同行的日本人展示如何吃瓜子,然后再看那位日本人的笑料,仿佛吃瓜子的独特技艺能争来民族自豪感一般。
在他总结看来,要消闲,除了抽鸦片以外,没有比吃瓜子更好的方法了,因为瓜子具备三个条件:吃不厌、吃不饱和要剥壳。
因为瓜子不甜不咸,所以吃不厌,倘若像糖醋排骨那样甜腻,估计不能长久地吃下去。
俗语说瓜子吃不饱,叫做“吃三日三夜,长个屎尖头“。瓜子这种消闲的食物是永远吃不饱的,正因为吃不饱,所以可以一直吃。
要剥壳这个条件也十分精髓。倘若没有壳,吃起来太方便,那就容易吃饱。正因为要剥壳,所以可以消磨时间,同时还能诞生出各种剥壳的技艺。
正因为集这三个条件于一身,所以吃瓜子完美地成为了有闲阶级的游戏,可以让他们愉快地把时间消磨下去。
但是子恺花大量精力去描写这些瓜子的内容,并不是真心在赞美吃瓜子是多么的有趣,文章真正蕴含的思想在结尾。
试看糖食店、南货店里的瓜子的畅销,试看茶楼、酒店、家庭中满地的瓜子壳,便可想见中国人在“格”“呸”“的”“的”的声音中消磨去的时间,每年统计起来为数一定可惊。将来此道发展起来,恐怕是全中国也可消灭在“格”“呸”“的”“的”的声音中呢。
我本来见瓜子害怕,写到这里,觉得更加害怕了。
看到这里,文章的意思才豁然开朗。我本以为此篇像汪曾祺的葡萄月令那般,是希望通过细致的描写来体现出生活中吃瓜子的种种趣味,但其实不然。
作者写的吃瓜子,看似写瓜子,但其实是想写人。虽然文章中说“见瓜子害怕”,但其实是见人们好吃懒做,以吃瓜子消闲而感到害怕。
如此想来,这篇吃瓜子,颇有一种“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味道。
05.无宠不惊过一生
杨柳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白头相见江南
由于篇幅限制,我不能把他所有的文章展示出来,除了前面介绍的那些散文以外,书中还收录了三十余篇,皆是行文流畅,情感率真,趣味盎然的佳作,非常值得一读。
读丰子恺的散文,感觉很愉快,就像交识了一位有思想、爱生活的朋友,正跟你絮叨他最近生活里的趣事。
了解过去那些趣事的同时,还能跟着他参悟一些人生哲理,收获颇丰。
我觉得活着就应当同丰老一般,怀着赤子童心与艺术家的视野去细细品位生活。
倘若能做个像他那样善于观察、喜出游、会读诗、懂艺术、善交友的人,生活肯定会充满乐趣吧?
那么最后,且用丰老《无宠不惊过一生》中的一段话来结束今天的内容吧: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深谋若谷,深交若水,深明大义,深悉小节,已然,静舒。善宽以怀,善感以恩,善博以浪,善精以业,这般,最佳。无愧于天,无愧于地,无怍于人,无惧于鬼,这样,人生。
Tips:
1.看看别人家的二十多岁:出国游学、成家、立业、抚养三到四个人类幼崽。
看看我的二十多岁:疲于绩点、死线、养活不了自己、是个废物。
2.写《给我的孩子们》时丰老有四个孩子,但是文中却只提到了阿宝、瞻瞻、软软三个孩子的名字,没提麟先,可太偏心了。
3.子恺漫画看着真是太享受了,诗画同源诚不欺我。
END
鱼我:大二,预备社畜,读书人。想再多读点书,偶尔也会想留点文字,希望能做个有温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