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暑湿燥寒”本是自然界正常的气候变化,但是如果太过或者变化太快而让人反应不及,产生亚健康,它们就被中医文化称之为“五邪”,但也分为内外两类,前边说的是“外感五邪”,而“内生五邪”是自身的脏腑亚健康而产生。
大部分出现的比较快、恢复比较快的是“外感”;而持续时间长,比较绵缠的多是“内生”。在中医文化中针对其各自的特点,分别都有应对的方法。
比如有一物古人常用它来形容少女,也是一种香料,用此物养生善于散寒祛湿,尤利于暖脾胃,去秽恶,化湿浊,李时珍还说它解酒毒。
这一物就是豆蔻,为了区分它与草豆蔻,所以也常被叫白豆蔻,它是姜科植物白豆蔻的成熟果实,古人也曾用“豆蔻年华”形容少女。在历史上魏晋时代的陶弘景就将其养生的用途收录在《别录》一书,并归为“上品”,虽然原书已经失传,但后世一直对用白豆蔻养生十分推崇。
在《开宝本草》中说豆蔻“辛温,主积聚冷气,止呕逆,消谷下气”;《景岳全书》中说它“散胸中冷滞,温胃口除呕逆,消宿食膨胀,解酒毒,去秽恶”。关于豆蔻解酒毒的说法深受李时珍认可,并记载在《本草纲目》中。
豆蔻辛温气香,善化湿浊、行气滞,《本草汇言》中提到它的特点是“能行能运”,主要是在于中焦、上焦,所以适合湿阻脾胃、脾胃气滞的人养生用。
豆蔻又能“温暖脾胃”,调和脾胃而降逆,开胃消食,所以《本草便读》中提到“凡呕吐呃逆等,因寒凝者皆可用之”,原因正如《玉楸药解》中提到“最驱膈上郁浊,极主呕秽”,所以寒湿脾胃而呕逆的人最适合用它养生。
现代对豆蔻的认知可以总结为“化湿行气,温中止逆,开胃消食,解酒毒”十五个字,因此豆蔻的实际养生益处可以有三个方面。但是肉豆蔻也有它的特点,养生需要注意“一经火热,便减功力”,这一点在文章最后我会详细阐述。
一、用豆蔻养生可以去湿气。
豆蔻的特点是辛温、清香,《本草求真》中说它“有一种清爽妙气,上入肺之气,而为肺家散气之要物;其辛温而香,流行三焦,温暖脾胃”,《本草备要》中说它“除寒燥湿”,适合用于清除脾肺两个脏腑的湿气。
如果是湿阻中焦、脾胃气滞,特点是肚子感觉胀满,不爱吃饭,可用豆蔻化湿行气,常用之与藿香、陈皮搭档;如果是寒湿偏盛,气机阻滞从而痛的人,养生可用豆蔻与干姜、厚朴、以及苍术,用以温脾胃、燥湿、行气。
如果是脾气虚弱,同时湿气大,有胸腹的虚胀,饭量减少、没有力气容易倦怠,可用豆蔻与*芪、白术、人参以及木香同用。
豆蔻宣化湿浊,常适合于外感湿热之人养生,湿浊郁结可有身热不甚、心胸中闷、不思饮食。这类人中如果湿邪偏重,可用豆蔻与薏苡仁、苦杏仁以及滑石搭档养生;热邪偏盛而烦、渴的人,可用豆蔻与*芩、化湿搭档养生。
二、用豆蔻养生可以止秽恶上逆。
豆蔻的另一个特点是能宽膈行滞、温暖脾胃、化湿和中、降逆止秽恶,正如《玉楸药解》中说豆蔻“清肺降胃,最驱膈上郁浊,极主恶心呕秽”。
如果是胃中寒气大而呕逆,可取豆蔻行气、温中、止逆之功,适合腹中冷而胃寒吐逆的人养生,用之打碎为末,用米酒冲下;或者用之与藿香、半夏搭档,但是半夏的特点是以毒攻毒,不可擅用。
如果是经常的胃中上逆,但不一定能突出,可用豆蔻行气开郁、化湿和胃,降逆气,尤其是因为痰气郁结的人更为适用,养生可用豆蔻与砂仁、丁香、陈仓米以及枣肉混合成泥一起吃。
关于豆蔻“一经火热,便减功力”的说法很早就有,这句话出自《本草通玄》,现代实验也正证实豆蔻如果长时间煎煮则失去其有效成分,因此传统的方法是如果用豆蔻煮水喝,其它东西按照正常煮,等水开了之后再放入豆蔻煮一会就好。
中医文化把“邪气”分为风暑湿燥寒,而豆蔻善于除寒湿两种邪气,并且在文中也介绍了并非所有的寒湿都适合,而是有相对应的亚健康才适用,养生就是如此,每个人的亚健康不同而有相应的选择,不能一概而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