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电商在线
作者|杨泥娃
被年轻人养大的圈子越来越多。
资本的进入,往往是圈子是否养到火候的证明。去年,泡泡玛特上市一举破千亿市值,潮玩市场成了大众话题。最近,汉服品牌“十三余”完成了过亿元A轮融资,背后资方同样为亚文化代表的B站、泡泡玛特。而这除了让品牌背后的“小豆蔻”走出同袍圈,更是掀起了对汉服市场的讨论。
作为“三坑”(汉服、Lo裙、JK制服)之一的汉服,也是下一个风口了?
的确,身着汉服走在街头巷尾已经成为潮流,也成了平淡无奇的服装行业中,极具热度的细分领域。但伴随着破圈的,是汉服市场已经走过野蛮生长期:数据显示,经历了前一年超%的增长,年汉服新增商家减少了26.7%。
另一方面,从对潮流文化的运营上来看,汉服并不是单纯的服装生意,而是红人经济的再次爆发。
从消费数据来看,每个月汉服的交易量都会随着头部商家的上新频率而波动,头部效应明显。而汉服圈的每个头部商家,背后都离不开一位KOL店主,她们大多是汉服圈的核心人物,从小社群的集聚效应,再到被平台与行业进行规模化的推动,汉服开始从一种简单的变现手段,逐渐扩张成冷门细分的大生意。
汉服,不只是服装
汉服真正能称为产业,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
3年,34岁的电力工人王乐天穿着汉服走上了郑州街头,这被视为“汉服上街”的起点。汉服爱好者的圈子逐渐形成,从5年开始,也诞生了重回汉唐、明华堂等很早一批汉服品牌。
(身着汉服上街的消息登上新加坡《联合早报》)
“最近3年,感觉是真的破圈了。”年就“入坑”的蔡琰已是一家汉服社的核心骨干,因为本职工作就与传统文化相关,她很早就接触并喜欢上了汉服,现在汉服甚至已经成为她的日常着装。在她看来,汉服能够如此破圈,是因为越来越日常化的设计而推动的。
这种日常化往往代表着产业端的繁荣,从近十年我国汉服相关企业的年注册量变化来看,汉服企业一直保持着增长,年整个行业实现了一次巨幅增长,全年新注册企业家,同比增长.2%,但年新增数量同比下降26.7%。
供给端的不断丰富,是拉动汉服消费的基本盘,这同样带来了消费端的分化。
“前几年走上街的汉服真是辣眼睛,现在穿的人多了相对还好点。”蔡琰口中“辣眼睛”的汉服,说的是那些“影楼装”。这也透出了汉服鄙视链:考据*看不起cosplay,cosplay看不起影楼装。
诸如蔡琰这些真正的汉服圈中人,代表着“考据*”,他们严格遵循形制正确,会从众多古籍和出土文物中探寻汉服的文化精髓。但区分汉服和影楼装,不一定需要专业知识,普通人也能看出来:影楼装为了降低成本,采用的面料主要是化纤,这与汉服棉、麻、丝的构成大相径庭;此外,汉服多为平面裁剪,而现代服饰多为立体裁剪,“你看那特别显身材,前凸后翘的,肯定不是汉服。”
从这个角度看,买汉服的心态和买日常时装并不同,汉服所传递的文化态度和潮流态度是第一位,相对刚需的日常时装在购买时要考虑的因素会更多。
另外,规规矩矩按照形制来设计的汉服其实远离日常,也很局限。但从概念上说,汉服的含义是汉民族服饰,这范围一下子就扩大了,从魏晋到唐宋以及明代,可以设计的款式风格非常多,也有更大的创作空间,所以汉服看似小众刻板,却可以从多样的文化角度不断延伸,甚至可以被商家包装成“新国风”、“汉元素”。
不管在舆论端,山正之风的讨论有多激烈,考据*与影楼*如何彼此不满,至少从产业端来看:汉服代表一种潮流文化,你可以从文化切入,也可以将文化变现。
“红人经济”的变现
“很有趣的是,我们凑在一起从不讨论衣服。”蔡琰的同袍们(汉服爱好者的彼此称呼)定期会举行活动,但内容都是大家穿着汉服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事情,汉服并不是主角。
套用现代的话术来说,汉服只是他们的流量入口。
在外界眼中这个富有特色的圈子,其实更多是被传统文化吸引进入的一群人,而非单纯停留在服装本身。
在蔡琰眼中,汉服圈的审美是被一些KOL带着走的,这种复古的潮流无法被当下的时尚机构所定义,而这些KOL对颜色的搭配和材质花纹的选择,往往决定着每一季的审美诉求。
“她们带货能力很强,穿了谁家的衣服,谁家就是爆款。”
纵观整个汉服产业的生长,都离不开“人”这个核心。淘宝女装行业负责人春二对「电商在线」讲述了汉服在线上如何破圈的过程:、16年时,一批红人电商兴起迅速,这些红人在淘宝开店,也埋下了垂类领域的成长土壤,诸如小豆蔻等汉服领域的KOL也顺势进入平台变现,这些单店交易规模很高、粘性很强,也让平台看到小众领域巨大的成长空间,从而推动其规模化和破圈化的发展。
“其实所谓的破圈,意味着商家去穿透了自己能力范围内仅能触达的这一部分的消费者之外,以及消费者营销侧的互动等,把他带到了更多的消费者的视野当中去。”春二说。
这概括了汉服商家的主要画像:汉服爱好者或者KOL,小团队运作,店主本身掌握着店铺风格和设计款式,选款能力决定了经营情况。
汉服商家的头部效应明显,因此头部商家也更容易受到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