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小知识
世界灿烂盛大,
我们再多了解一点。
东宫
东宫是中国古代宫殿指称,因方位得名。后借指居住东宫的储君。因“东”时属春,色属“青”,故又称“春宫”、“青宫”;国储所居,故又曰“储宫”。
在西汉,因皇太后的长乐宫在未央宫东,故也用“东宫”指称皇太后。
典故出处
指太子。
《诗·卫风·硕人》:“东宫之妹,邢侯之姨。”
毛亨传:“东宫,齐太子也。”
孔颖达疏:“太子居东宫,因以东宫表太子。”
唐贾岛《送董正字常州觐省》诗:“春来懽侍阻,正字在东宫。”
清李渔《玉搔头·收奸》:“朱彬冒姓称儿,有窥伺东宫之想。”
《曶鼎铭》:“以匡季告东宫,东宫乃曰:求乃人。”
指汉代太后住处。
因太后的长乐宫在未央宫东,故称。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及建元二年,御史大夫赵绾请无奏事东宫。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
《汉书·刘向传》:“大将*秉事用权……依东宫之尊,假甥舅之亲,以为威重。”颜师古注:“东宫,太后所居也。”
《汉书·贡禹传》:“莽乃车驾至东宫,亲以其书白太后。”
日积月累
垂髫
垂髫,亦作垂龆。指儿童或童年。髫,儿童垂下的头发。
三四岁至七岁(女)、八岁(男)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顶自然下垂的短发)。
典故出处
《三国志·魏志·毛玠传》:臣垂龆执简,累勤取官。
晋陶潜《桃花源记》:*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清戴名世《姚符御诗序》:符御与余垂髫相识,稍长,各游学四方。
郁达夫《青岛杂事诗》之六:握手凄然伤老大,垂髫我尚记当年。
总角:
八岁(女)、九岁(男)至十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总丱)。
豆蔻:
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束发:
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两个总角解散,扎成一束髻);古代男孩十五岁时束发为髻,因用为指代成童:“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归有光《项脊轩志》)。束发一般15岁,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及笄:
女子十五岁(女子拾伍岁行笄礼,表示已经成年,可以结婚了。女子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此称女子15岁为‘及笄’,也称“既笄”)。
弱冠:
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殿试
殿试,又称“御试”、“廷试”、“廷对”等,是唐、宋、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之一。殿试由内阁预拟,然后呈请皇帝选定。会试中选者始得参与。目的是对会试合格区别、选拔官员等第。
殿试为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段。由武则天创制于神都紫微宫洛城殿,所以是从唐开始的。殿试第一名称为状元。
典故出处
雏形
晋武帝亲自诏问阮种,亲自审阅试卷提名第一是殿试的雏形。
创立
科举史上的殿试是由武则天首创的。载初元年(公元年)二月,武则天即将称帝,于神都紫微城洛城殿策问贡士,各地精英云集洛阳,考生有上万人之多,连续考了几天。殿前试人自此始。通过朝廷殿试者为进士。
成制
宋朝正式成制,明、清沿用。又称御试、廷试,即指皇帝亲自出题考试。会试中选者始得参与。目的是对会试合格区别等第。
明清分三甲,但不分二榜。北宋初年的科举,为一年一度的两级考试,一级是各州举行的“取解试”;二级是由礼部在开宝寺内贡院举行的“省试“。后改为每隔一处或两年举行一次,最后改为三年举行一次。
宋开宝六年(年),翰林学士李仿知贡举,主持在东京贡院进行的全国会试。经过各场会试,共录取进士、各科及第者38人。其中有2人在召对时因“材质最陋,对问失次“而被黜落。落第进士徐士廉击登闻鼓,控告李仿“用情取舍“,要求殿试,以求公道。
宋太祖下诏从落第者中选出人和已中的36人,在讲武殿进行复试,由宋太祖亲自主持,结果又有人及第,而原录取的人中又有10人落选。张榜后,朝野大哗,李仿降职。这次科举案,不仅成为殿试的发端,而且自此确立了封建社会的三级考试制度。
北宋嘉佑二年(年)殿试,宋仁宗亲自主持,宣布殿试不淘汰考生,凡是参加殿试者一律录取。这一年参加殿试的名进士、名诸科举人全部被录取。从此,殿试不淘汰,只是根据考试成绩给考生排名就成为定制。不过,由于殿试的名次对考生将来入仕和升迁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考生们对殿试还是非常重视的。
明清殿试后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通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从唐朝唐高宗时期起创立的(由于武则天进行发展多数人认为是其创立),在宋代成为常制。
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