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一位朋友的孩子去出国留学前,收拾行李的时候,除了衣物和必需品外,她只给孩子准备了一把古琴和一套文房四宝。
几年下来,孩子在国外发展顺利,收获了许多真诚的朋友。
她说:古琴和文房四宝是最好的“国际交往名片”,也是许多朋友认可、喜欢自己的原因。
在国际化的今天,什么是我们最好的“国际通行证”?是英语吗?
不!许多走出国门的人已经意识到,真正让自己被国际友人接受,不是英语说得多好,而是你身上的鲜明“文化特征”——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学习传统文化,当然不仅仅是为了出国,它让我们的孩子有了“文化底色”,培养了孩子东方式的审美观,也让孩子的内心始终保持温润和自信,这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作为“四大古文明”中唯一一个传承至今的华夏文明继承者的我们,应当有着更强烈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豪感。
但是,如何才能使孩子爱上传统文化,真正理解中国文化的美?
被很多人忽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恰恰能让孩子更有兴趣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去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埋下一颗发现中国美的种子”!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是原生性,是扎根在各个地域派生出来的,中国真正接地气的传统文化,而且是精华所在。
联合国对“非遗”的定义是人类关于美的最高文化形态,我们要让孩子们学习美、认识美,首先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是美的东西。很多非物质物化遗产都有很强的参与性,孩子们经过接触和亲身体验往往不由自主就会喜欢上它。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国土纵横数万里,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代先人给我们留下了珍贵丰富,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我国悠久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雄伟壮观,震惊世界的历史古迹,浩如烟海,举世无双的文化典故,绚丽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艺术,灿若星辰,光芒四射的文化名人。
静静地诉说着自己的前世今生,书写着兴盛衰亡的沧桑,过往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展现着民族文化的生生不息。
今天咱们要推荐的这套《漫画中国》第三季,正是通过漫画的形式,将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融入绚丽多彩的画面中,图文并茂,寓教于乐,让小读者在阅读的同时,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和民族智慧的力量——
现在就让漫画中国带你开始这段奇妙的文化之旅吧——
试读推荐1《中国礼数》
古老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不仅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明,也孕育出高尚的道德礼仪和行为准则。
因此,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如家曾提出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可见古人对礼仪的重视程度。
在日常生活,工作以及为人处事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尊老爱幼;
工作学习中,我们需要虚心求教;
与人相处时,我们需要平等谦逊。
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直弘扬的传统美德,也是人类尊重自己的一种表现。
人的一生就是从幼年走向老年的过程,幼儿没有生活能力,理应得到关爱,老人像燃尽的蜡烛,理应得到尊重。虽然“长幼尊卑”是封建礼教下的产物,但是今天它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是我们的德行之本。
2《数字故事》
数字是一种用来表示数量的书写符号,我们常用的有阿拉伯数字和中国的大写数字。
数字的演化历史是一个相当漫长且曲折的过程,最初我们的祖先用结绳记事的方式来统计猎物的数量,以便保证能够积攒足够的给养顺利度过寒冷的冬天。
河图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张神秘图案,也是至今全球的数学家多有涉猎乃至深入研究的玄妙课题,而非某些人口中的“封建迷信”。河图洛书中蕴含着宇宙星象之理,是中华文化、阴阳五行术的根源之所在。
如今圆周率已被算到小数点后31.4万亿位,不过小朋友可能不知道的是,圆周率这个概念最早是由中国古代数学家第一次提出来的——
他就是祖冲之。
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了小数点后7位,另外由祖冲之撰写的《大明历》还是当时最科学最进步的历法。
华夏文化始终是世界文化的领跑者,无论在哪一个领域,我们都应该有比其他民族更强烈的优越感和文化自信——
算盘的发明直接为数字的推演和运算过程赋予了质的飞跃,世界上其他文明大多数还在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时候,华夏文明的先驱者已经有了“万”的概念,并能够借助算盘将其熟练运用了。
作为小学奥数中最常见题型的鸡兔同笼的应用题,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被收录到《孙子算经》里了。
今天我们的生活中依旧会看到数字的大写,这些大写数字的创造者是唐朝女皇帝武则天,其目的是防止别有用心的人肆意篡改票据上的金额,借以规避和扼杀此类风险。
这个书写习惯也一直延续到了现代,还经常出现在各种影视作品中。
古人们对年龄的不光是几岁几岁哟,比如未满周岁的婴儿称“襁褓”,十三岁的女孩儿称“豆蔻”,二十岁的男人称“弱冠”,百岁老人称“期颐”等等,不光是从年龄划分,还从性别出发,给每个年龄阶段赋予了符合其自身的神韵和形象的比喻。
最后来看看古人们用来推演年月的天干地支和划分时间的十二时辰——
以及影响整个世界中国古代数学著作,和中国人耳熟能详、外国人却惊诧不已的九九乘法表——
3?
《十二生肖》
关于十二生肖的故事,想必孩子们已经读过太多太多了,所以这一册咱们的原创团队创作了更新颖更有趣的故事向孩子们展示拥有十二种优秀品质的生肖动物“封神”的冒险之旅——
传说十二妖魔祸乱凡间,玉帝派仙境里的十二位神兽来到人间,拯救被妖魔祸害的人类。
十二神兽将这些妖魔一一打倒,最终他们牺牲了自己灵魂得到升华,按照先后顺序被玉帝册封为十二生肖,从此十二生肖就成为凡间的守护者,使凡间不再受妖魔的侵扰。
聪明又机灵的怯小鼠通过和朋友的真诚合作,战胜了扰乱人家的蝙蝠妖,也战胜了内心那个怯懦的自己。
怯小鼠通过这次蜕变,成功晋级十二生肖中的第一个属相。
坚强勤恳无所畏惧的牛大力为了同伴勇敢的和能量石、蜈蚣精展开了殊死搏斗,从而领悟了博爱之心的重要,从而顺利晋级十二生肖的第二个属相。
另外还有威风八面的大王虎——
机智谨慎的肥小兔——
高贵优雅的胆小龙等等——
本册的最后还有关于十二生肖的民俗故事、节日,每一个都饱含着华夏子民对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和殷殷期盼,将浪漫的寓意和美好的祝福注入其中,得以世代流传、念念相续。
分册《十二生肖》以封神形式展开对十二生肖故事的重组的奇妙旅程,让孩子们耳目一新的故事形式,以十二种优良品性对应十二种动物,向孩子们传递美好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
4《传统节日》
节日是指生活中最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而中国是历史最悠久的国家,自然有很多传统节日,有一些节日源于传统习俗,如春节中秋,清明节等有一些节日源于对某人或某件事的纪念,如端午节,中国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此,很多民族特有的节日。
二月二龙抬头要吃炒豆子、爆米花,这其中还有一段相当感人的故事呢——
传说,古时候,有一个皇帝因为耽误了祭天的时辰,所以使得天上的玉帝很生气,于是他给龙王下令,三年内不得给人间降雨。从那之后,人间连续的干旱,田里的庄稼也都快枯死了,河里的水也几乎干涸的可以见底了。田里面没有了收成,村里面闹起了饥荒。大家都没有粮食吃了,病的病,倒的倒所有的人都束手无策。这时,龙王的小儿子青龙再也看不下去了,他不忍心看着人间的老百姓受灾挨饿。于是他趁着玉帝赴宴的时候偷偷地给人间降了一场雨。第二天,玉帝知道了此事后大发雷霆。于是他下令把青龙压在一座大山下,山下还立了块石碑,上面写着:“青龙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凌霄殿,除非金豆开花时。”后来充满智慧和创造力的华夏儿女就想到了爆炒*豆让其炸开花的办法,迫使玉帝兑现了自己的诺言。这也就是为什么二月二要吃炒豆子的原因了~~~
为了纪念功成名就不堪忍受官场的污浊气息而隐居山林最后落得个被烈火焚身下场的好官介子推,人民自愿在这一天不起灶不生火,只吃生冷的寒食、饮冷水来寄托对介子推的哀思。
还有咱们熟悉的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楚国士大夫屈原(正是他为孩子们争取了一天难得的假期),吃粽子、赛龙舟这些习俗都是为了缅怀那个“怀帝阍而不见”的爱国文人。
咱们在乡郊野外游玩的时候偶尔能够看到路边上刻着“后土神位”的石碑。
这位后土神究竟有怎样的来历呢?
这其中还有一段舍己为人的感人故事呢~~~
关于过年的习俗,诸如驱赶年兽、燃放烟花爆竹等等,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了,用漫画的形式展现给孩子,更能让他们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添节日的仪式感和节日气息。
分册《传统节日》也讲述了咱们这个多民族国家里更多民族的传统节日。例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例如傣族的“泼水节”、壮族的“祭龙节”、纳西族的“三多节”、瑶族的“盘王节”等等。
每个节日都有其特殊的习俗,在春节,我们需要贴春联,放鞭炮在清明节,我们需要扫墓祭祀端午节,我们要吃粽子,赛龙舟在中秋节,我们要吃月饼,赏月亮亲爱的小朋友,你最喜欢什么节日?看完这本书后,请你和你的小伙伴们一起分享交流吧!
5《汉字故事》
汉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多年的历史。
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约公元前年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西周时演变成籀(zhuo)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和隶书,东汉时期小篆式微,而隶书盛行。
到了汉末时,隶书化为正楷,楷书盛行于魏晋南北朝,至今仍被广泛运用。
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大多数汉字是由形旁和声旁组成的。
“六书”是汉字构字的基本原理,六书构造原理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随着时代的变迁,汉语拼音应运而生,学习汉语拼音也成为我们学习汉字的另一有效的途径。
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除了两个或两个以上汉字的组合能够诞生出新的词汇以外,偶尔也会有新的汉字诞生,比如刻在武则天玉玺上的:“曌”字——
汉字的无穷魅力在于它的使用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组合,从而表达出蕴含着各种丰富情感的词句乃至文章——
如今,汉字成为我们交流生活的必备工具,那么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认识多少汉字呢?你们了解汉字吗?现在请你和我一起走进汉字,一起去探探这神秘的世界吧!
团购信息
***
**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