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白豆蔻壳又名豆蔻壳白蔻衣本草纲目大全
TUhjnbcbe - 2021/8/20 1:16:00

「入药部位」

姜科植物白豆蔻的果壳。

「性味」

《饮片新参》:"味微辛。"

「主治」

《药性切用》:"宽胸开胃。"

《饮片新参》:"理气,宽胸,止呕。力轻于蔻仁。"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2钱;或入丸、散。

「性状」

白豆蔻:果实类球形,长1.1-1.2cm,直径1.2-1.8cm,具3条钝棱,表面*白色或淡*棕色,光滑,有多数纵向脉纹,先端有突起的柱基,基部有凹入的果柄痕,两端均有*色绒毛;果皮薄,受压易开裂,内表面淡*色且有光泽,中轴胎座,3室,每室有种子7-10颗,种子集结成团。种子呈不规则多面形,背面略隆起,直径3-4mm,表面暗棕色或灰棕色,有稍规则的颗粒状突起,外被类白色膜状假种皮,较窄端有圆形窝点状种脐,另端有合点,种脊位于腹面,凹陷为一浅纵沟。气味芳香而浓烈,略似樟脑。干燥果实,商品即称"豆蔻"。略呈圆球形,具不显着的钝三棱,直径约1.2~1.7厘米。外皮*白色,光滑,具隆起的纵纹25~32条,一端有小突起,一端有果柄痕;两端的棱沟中常有*色毛茸。果皮轻脆,易纵向裂开,内含种子20~30粒,集结成团,习称"蔻球"。蔻球分为3瓣,有白色隔膜,每瓣种子7~10粒,习称"白蔻仁"或"蔻米"。为不规则的多面体,直径3~4毫米,表面暗棕色或灰棕色,有微细的波纹,一端有圆形小凹点。质坚硬,断面白色,有油性。气芳香,味辛凉。以个人饱满,果皮薄而完整、气味浓厚者为佳。主产越南、泰国等地。

爪哇白豆蔻:果实类球形,全3钝棱,直径0.8-1.2cm,果皮无光泽,中轴胎座3室,每室有种子2-4粒。

「原形态」

白豆蔻:多年生草本,高1.5-3m。根茎粗壮,棕红色。叶近无柄;叶片狭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约60cm,宽5-12cm,先端尾尖,基部楔形,两面光滑无毛;叶舌圆形,长3-10mm;叶蒜口及叶舌密被长粗毛。穗状花序2-多个,自茎基处抽出,圆柱形或圆锥形,长7-14cm,直径3-5cm,密被枯木逢春瓦关排列的苞片;苞片三角形,长3.5-4cm,麦秆*色,被柔毛,具明显的方格状网纹;花着生于苞片的腑内;花萼管状,白色微透红,长约1.2cm,先端3齿裂;花冠管与花萼管近等长,裂片3,白色,椭圆形;唇瓣椭圆形,长1.5-2cm,宽约1cm,勺状,白色,中央*色,基部具瓣柄;雄蕊下弯,长约6mm,花药宽椭圆形,长约3mm,药隔附属体3裂;子房下拉,被柔毛,具二枚棒状附属体。蒴果近球形,白色或淡*色,略具钝三棱,直径1.5-1.8cm,易开裂。种子团3瓣,每瓣有种子7-10颗。花期2-5月,果期7-8月。

爪哇白豆蔻:本种与前种的主要区别点为植侏较小,高1-1.5m。叶揉之有松节油气味,叶鞘口无毛,叶舌仅边缘疏被柔毛。苞片小,长2-2.5cm。

「生长环境」

白豆蔻:生于气候温暖、潮湿、富含腐殖质的林下。

爪哇白豆蔻:生于排水及保肥性良好的热带林下。

「分布地域」

白豆蔻:分布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斯里兰卡、危地马拉以及南美洲等地。我国广东、广西、云南亦有栽培。

爪哇白豆蔻:我国海南、云南有栽培。原产印度尼西亚。(爪哇)

「采集收藏」

10~12月果实呈*绿色尚未开裂时采收,除去残留的果柄,晒干。

-End-

本文仅普及中医常识,不做处方

如需使用,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对于任何形式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

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白豆蔻壳又名豆蔻壳白蔻衣本草纲目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