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三峡晚报
城市发展,唯才不破。
知乎上,一个“宜昌为何不抢人”的帖子引起不少“宜粉”的集体共鸣:去北上广深还是留在宜昌?要打拼事业还是要简单小幸福?这些看起来并不矛盾的目标,当你必须要作出“去、留”决定的时候突然变得敏感而复杂,这种纠结的心态让你对城市有了更多的打量和思考。
加快两翼驱动,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支撑,打造全国重要区域中心城市。作为南部之翼“宜荆荆恩”城市群中心城市,宜昌在全省区域发展中被赋予更加重要的责任。
宜昌市委书记王立强调,要扭住人才这个最大活力要素,集聚更高势能,打造更强功能,建设更优平台,为城市留人、为企业留才、为社会留量。
城市人多了,人气也就旺了,城市发展会有更多活力。人从哪里来?又怎样留住人?连日来,三峡晚报全媒记者采访企业、大学以及专家学者,共同探究。
订单爆满招不到人,
人都去哪儿了?
调查:订单回流加上各地都在“抢人”,人才供需矛盾突出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宜昌接待游客万人次,旅游收入相比年增长45%。此前的4月23日,中国美好生活城市评选结果揭晓,宜昌荣膺“中国十大秀美之城”,湖北唯一。
4月25日,宜昌发布一季度经济数据: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亿元,增长76.9%。各种数据显示,宜昌经济延续了年以来的强劲恢复势头,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经济增长强劲,但企业家却有新的烦恼。记者近日采访宜昌部分企业发现,人才短缺已成为这些本土企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有企业的订单排到了明年,但却苦于招不到人!”五一刚过,宜昌钰祥人才总经理屈辞接连走访了三家用人单位,企业都在喊差人。屈辞告诉记者,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有企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用工荒”。究其原因,他认为主要是国内疫情稳定,而东南亚的疫情形势日趋严竣,订单出现“回流”,造成部分制造业订单量猛增,用人需求同步走高。与此同时,全国多地都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因此人才供需矛盾较突出。
今年初宜昌劳动就业部门“年用工调查情况”数据显示,家企业空缺个用工岗位,其中普工占比60%,技工岗位占18.4%。参与调查的企业中,超6成企业有普工和技工的用工需求。
“宜昌用工短缺,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矛盾最近几年也比较突出。”业内人士透露,此前宜昌中高级经营人才封闭洽谈会提供高薪岗位个,不少企业开出20万的薪资待遇,甚至还可以直接持股,但是求职者寥寥。“要找到有新思维,和公司发展合拍的员工太难了。”一家电子材料的科技创新公司HR主管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公司这几年通过网络招聘及猎头公司,在全国甚至全世界搜索人才,并将这些人才引进宜昌,但对人才的需求“永远不够”。
“找工作的90后经济压力小,可选择空间大,流动性也更大,年轻人做几个月可能就会跳槽,或是选择休息一段时间,因此普工不好招,为此我们也放宽了年龄和学历的种种限制。”华强化工集团招聘负责人颇有些无奈。
屈辞分析认为,一方面近几年宜昌招商引资力度很大,企业数量也在增加,集中开工解决了不少人才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全国各地都在“抢人”,吸引部分宜昌人外出就业,也使得宜昌人力资源总量上升不是特别明显,高校资源不是特别突出的矛盾就显现了出来。
放弃一线留在宜昌,
选择为何难?
分析:宜昌市场主体十年增长三倍多,未来五年GDP要达到亿元,机会巨大
在知乎和百度贴吧,有关宜昌城市吸引力的讨论由来已久。
“宜昌是一个旅游的好城市,但企业数量和沿海城市没得比,薪资水平略低,留不住人。”
“宜昌是个小而美的公园城市,非常适合康养,但整体创新力不足,缺乏留住年轻人的产业。”
去还是留的纠结,对那些有着浓厚家乡情结的宜昌人,一直存在。去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意味着更多的机会,但也意味着更激烈的竞争。选择留在宜昌,意味着收入相对较少,但生活安逸,小幸福唾手可得。记者采访多位有求职需求的研究生、大学生乃至留在宜昌工作的职场新人们,都曾有过类似的纠结。此外,城市未来发展、职场上升空间、生活成本、子女教育、休闲娱乐,他们考量的因素不仅只有工作,还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选择上的纠结,一定程度上也是求职者对宜昌未来发展的更高要求,但选择宜昌真的意味着机会减少吗?
“既能干事创业,又能生活幸福,宜昌的未来不可估量。”宜昌市委*校教授刘克梁认为,宜昌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宜荆荆恩城市群首位城市,在湖北发展版图上潜力无限。年宜昌GDP总量达到亿元。截至年,全市市场主体存量单位为44.07万户,增长10.1%,新登记市场主体6.32万户。而在年,宜昌市场主体存量单位是13万户,这意味着10年间增长了31万户,新增市场主体年均增长超过10%,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从城市发展潜力来看,年宜荆荆恩城市群GDP总量为亿元,其中宜昌市亿元。这意味着年宜荆荆恩城市群GDP将轻松突破一万亿,成为湖北除武汉外另外一个极具活力的发展区域。
刘克梁表示,根据十四五规划,未来五年,宜昌GDP总量将突破亿元,成为城市群核心引擎,发展潜力巨大。从长远看,这将对求职者有着非常大的积极影响,选择或许就不再纠结。
城市吸引力要素,
宜昌还缺什么?
调查:传统产业之外,还应发展互联网、文创、游戏产业,吸引更多年轻人
年5月,智联招聘和恒大研究院基于求职和住房大数据分析,发布年全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强,宜昌上榜。
城市的人口吸引力是衡量一个城市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按照目前城市活力指数标准,一个城市的吸引力是由多方因素决定的,大致包括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以及城市包容度等几个因素。
城市吸引力,经济强是重要因素,就是要看是否能有干成事业或者高收入的预期。从年度人口吸引力榜单上看,人口吸引力前3均为一线城市,而在人口吸引力前10强中,有9座城市年的GDP达到万亿级别。经济总量高意味着有更多的就业和发展机会,有更好的收入;城市公共服务包括是否有良好的基础设施,交通出行是否便利,教育医疗资源是否发达等。享受大城市的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是许多人来到大城市的最终目的。
而良好的生态环境、居住环境以及城市包容度则是城市吸引力的另外两个体现。一个城市对外来人员有没有吸引力,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人生活得是否舒适,有没有作为异乡人的隔阂感和疏离感。以改革开放先锋深圳为例,深圳一直是个很包容和务实的城市,不同阶层各色人等都能在这座城市找到自己的位置,舒服自由地生活。一句“来了就是深圳人”,成了全国年轻人前往深圳逐梦的精神动力。
除此之外,宜昌产业结构不够丰富也成为求职者就业需要考虑的因素。业内人士分析,宜昌食品医药化工装备制造很有竞争力,因而也吸引了全国不少专业技术人才。但与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都等城市相比,宜昌服务业相对较弱,尤其是对年轻人有吸引力的互联网、文创、游戏等文娱产业基本没有什么发展,更谈不上规模,而这恰恰是城市活力最具体的体现。
为什么有“北漂”“深漂”“蓉漂”“汉漂”现象?说明这些城市有机会有吸引力。什么时候能有“宜漂”?刘克梁认为,宜昌要加大力度构筑人才“蓄水池”,形成虹吸效应,吸引各类人才。“宜昌需要多元人才,既需要建筑师、企业家和社会工匠,也需要科学家和艺术家,还有诗人。”
区域城市“人才高地”,
宜昌要做什么?
建议:用事业吸引人,用真情打动人,用待遇留住人,让人才有荣誉感,有获得感
城市发展,人才先行。5月8日,宜昌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首批入驻企业签约仪式举行,省内外人力资源行业46家知名企业现场签约。这表明宜荆荆恩城市群正在加快融合,宜昌打造湖北南部阵列人力资源区域服务中心的优势也正在逐渐凸显。
4月19日,宜昌市委书记王立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湖北**代表团赴上海、江苏、浙江学习考察精神,强调要深入推进科技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让创新的第一动力作用更强劲。要扭住人才这个最大活力要素,集聚更高势能,打造更强功能,建设更优平台,为城市留人、为企业留才、为社会留量。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过去几年,宜昌着力创新人才引、育、用、留机制,出台了系列人才引进机制和措施,连续四年发布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目录,吸引了大批人才来宜发展,助推宜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未来的宜昌,如何才能更好吸引人才,激活人才,成为宜荆荆恩城市群的“人才高地”,推动宜昌高质量发展?
“宜昌追求高质量发展,经过转型阵痛,淘汰了部分低端产能及尾部企业,引进了越来越多的生态环保的企业。这也意味着宜昌对技能型人才、研发型人才的需求将更高。”宜昌市就业局负责人认为,新形势下,破解人才引进难、留住难等问题,需要*府、企业、社会联手发力。
在宜昌求索科技孵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凯看来,一座城市要吸引人才,首先要有干事创业的项目和平台。有项目才能拓展事业,同时创造更多岗位留人。更重要的是,宜昌要大力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创业氛围。创业氛围能激发创业者最大的创业激情,相互影响相互成就,形成良好的创业生态,“这种创业氛围对一个城市的创新活力尤其重要”。
刘克梁表示,要想吸引人,留住人,宜昌的公共服务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包括教育、医疗、交通等各种公共资源。目前宜昌优质的教育资源、卫生医疗资源还不平衡,有不少短板,一定程度上也让引进人才有些后顾之忧。
“我们不能让好不容易引来的凤凰又飞走了。”刘克梁说,前几年引进了一些人才,有的过几年就走了,没有留住他们,是宜昌的损失。刘克梁建议,宜荆荆恩城市群发展,宜昌是中心城市,要成为“人才高地”,要出台更大力度的引才举措。要优化细化各种人才措施,用事业吸引人,用真情打动人,用待遇留住人,让来的人在宜昌有荣誉感,有获得感。
注:内容来源于三峡晚报,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