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济,地处南太平洋的十字路口,东临澳大利亚,南面新西兰,东北眺望夏威夷,与南太平洋上最富的岛国瑙鲁比邻,到其邻国汤加的不少国际航班要由它经转,这种战略性的地理位置,同样赋予了它为经济要冲的地位,只是还锁在深闺人未识。
由火山喷发而成,或由火山底基上石灰岩抬升而形成的32个岛屿,在碧波浩淼的南太平洋中,如众星拱月般组成斐济国,十九世纪欧洲航海者到达大维提岛后听土著人发音记录而成“FIJI”,意即“最大的岛”。它的国土面积约为平方公里,只有个岛有人居住。度子午线穿过它的塔佛乌尼岛把地球分成东西两半,标志着热带的赤道线也穿过它的国境,使它成为“太阳燃烧的地方”。在夜色中,从日本东京乘飞机经过8小时航程加上3小时时差,到达斐济的楠迪国际机场时,你已成为世界上最早迎接日出的人;在云海中喷薄而出的太阳,是独特的火样的燃烧色彩。它的常年平均温度为22度,11月至次年3月是它的夏季,冬季从5月开始,只是气候更为宜人。
被喻为“人的手指插进土地里去都会发芽”的斐济——这个“太平洋甜岛”,以宜人的气候、秀丽的风光、令人着迷的风情习俗,免税购物,友好而轻松的气氛吸引人的“友谊岛国”。确实是今天的中国人到海外投资的较为理想之地。
斐济社会稳定,自古享有“世外桃源”的美誉。年10月10日,在摆脱了九十年的殖民统治后,斐济宣布脱离英联邦而独立。今天的斐济,拥有人口79万(独立前约为50多万),其中48.9%为斐济族(黑)人,46.2%为印度族人(英国统治时大量从英属殖民地印度迁移来大批蔗农和棉农,形成斐济的印度村,本届斐济总理也为印度血统)。官方语言为英语、斐济语和印度语,通用英语。作为多种民族和文化交汇点的斐济,从未有过排外的丑陋之举。斐济人的友好态度遐迩闻名。近年来,裴济*府为鼓励引进外资,给予外国私人企业以13年内免征所得税等一系列优惠*策,使它更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越性。
斐济属于发展中的起步国家,留有很多经济的空白项目。斐济原为农业国,主要经济来源依靠蔗糖出口。60年代后,旅游业兴起,虽不能与夏威夷匹敌,但也成为其主要的经济收入,在国民经济中居第二位。但由于斐济的私有制体制,使财富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富人拥有数万公顷的土地,整个的旅游观光岛屿、成片的旅馆,这些过于集中的财富较少地投于生产开发上,诚如美国管理咨询专家迪克·卡尔森所说:“不发达国家之所以不发达,与其说缺乏资金,不如说是由于缺乏创新。”据一位中国籍的联合国驻斐济官员介绍,斐济数年前曾位居世界国民生产总值排行榜的第46位,近年才落到百位后。即使是这样的财力,它的工业仍被外人戏称为“澳大利亚的资本实际上是斐济所有工业的基础”,这跟斐济本国的富人和技术人才大量移居国外不无关系。今天的斐济,地方工业(包括引进外资的企业)还仅限于制衣业、鞋业、少量建材业。斐济的海水和滩涂养殖业几乎还是空白。仅有一家澳大利亚的小型对虾养殖场,其产品仅供宾馆,市场上无缘可见。它的海洋还是中国80年代以前的“死海洋”而没有“活海洋”。它拥有占田地面积达50%之多的热带雨林,却不生产高级人工胶合板、活性炭、一次性卫生筷等木制品。它本国的建筑水准较为低下,而与国际接轨的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却需要新的建筑设施。它拥有世界一流的私人豪华高尔夫球场、游艇码头、别墅区,而它的国家体育馆连我们的省会中学的体育馆都不如。它的五金制品,绝大多数仍仰仗进口……就是娱乐业,也大有文章可做。斐济首都苏瓦,目前没有保龄球馆、卡拉OK厅、健身馆、茶楼……每逢周末,2万多在斐济的华人,以及为数不少的苏瓦港的外国和台湾海员,只好到当地的舞厅中跳迪士科舞,这些场所被挤得水不通。由于2万多在斐华人,大都为小资本投资,无力去兴建一座宾馆,集中餐厅、茶艺馆、美容厅、健身房、保龄球馆、桑拿房、卡拉OK等于一身,使得这么一个好项目空待来者。
作为一个友谊岛国,中国人早在一个世纪前就进入斐济参予当地的开发。在斐济语中,香蕉与中国的发音相同,这是因为中国人把香蕉传入斐济。斐济的历史学家这样评论“在斐的中国人,三个之一以上经商,十分之一是农民,拥有椰子园,大多数种植供应市场的蔬菜,组成有自己特色的、勤劳的集团。”漫步在今天的苏瓦街头,到处可见中国人的脸,到处可见中国人开的餐馆、服装店、百货店,菜市场上近三分之一是中国商贩,据说在菜市场上专营批发的中国小贩,一日可赚取近万元人民币。河南一位先富起来的农民,用多万人民币在3年前买下一座距苏瓦20多公里的农庄,拥有多亩丘陵地和一座九居室的平房,他从国内接来妻小(孩子送当地上学)和两个侄儿,四个劳力挑其中可耕的百来亩的种菜,二年就收回全部投资。不少广东人目前已租赁苏瓦郊外,大兴种、养殖,使斐济的农产品从品种、质量、数量上都有了较大的进步。随着澳洲、新加坡在斐济服装加工订单的加大,江苏、重庆的一些国营服装厂和中国各地去的私营企业家,兴办了数十家服装加工厂,他们从中国各地招聘了一班车工好手(其中尤数福建莆田女工倍受赞赏),日夜加班,使斐济的服装加工业蓬勃兴起,他们的腰包也渐渐鼓起来了。
有趣的是:在夏威夷日语与日元通用,日本居民占三分之二时,到斐济来的只有花钱观光的大批日本人,而没有埋头赚钱的日本人,遍布斐济的所有挂着日本车行的公司,都是当地印度人在打理。不知是因为斐济这个市场太小,还是它的公共设施如同今天日本人眼中的“乡下”,还是当地劳动力素质和办事机构效率较低,总之,今天在斐济市场上显身手的“老外”除印度人外当数中国人最多。他们多是在苏瓦取得据点,经营成功后再向邻岛、邻国辐射,开辟连锁店(在斐济投资2年后可取得其定居权)。事实上,今天的斐济已成为中国人在南太平洋方向的投资热土,但是,正由于是中国人而不是中国企业的纷至沓来,使它至今还没有实力雄厚的中国投资企业在当地造成影响,仍只有苏瓦街头攒动的中国人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