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s格蕾丝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抄袭洗稿搬运是无耻的行为!
美丽的南浔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占地面积不足40平方公里,但它地处江浙两省交界处,不仅是一座中西建筑合璧的江南古镇,也是一座地处长三角城市群中心腹地的核心潜力城市。
这座人杰地灵的江南小镇,千百年来诞生了不少人物,今天故事里的主角名叫张荔英,她在南浔历史上绝对是提得上号的人物。
张荔英是一位杰出的女性,她集民国名媛、外交官夫人、天才画家、教育工作者等多种身份于一身。
张荔英01身份1:民国名媛
在民间,南浔有“四象八牛,七十二只小金狗”之说,这种说法是以动物的身体来比喻人的财富程度,其中以“四象”为首,泛指刘、张、庞、顾四大南浔富商家族。
张荔英出身于南浔的张氏家族,她的父亲张静江是“民国四大元老之一”。
张静江二十几岁时加入了同盟会,他为革命既出力又出钱。孙中山先生曾说:“自同盟会成立后,始有向外筹资文举,当时出资最勇而多者张静江也。但其巴黎之店所得六七万元,尽以助饷。”
年轻时的蒋介石称呼张静江为“二哥”,得知张静江年在国外病逝的消息后,蒋介石曾写下“痛失导师”的挽词。
张静江张静江一生中有两段婚姻,他与第一任妻子姚蕙生下了五个女儿,在姚蕙生去世后,张静江续弦朱逸民,第二任妻子又为他生了五个女儿和两个儿子。
张家的女儿们号称“十朵金花”,她们都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其中以姚蕙生生的五个女儿蕊英、芷英、芸英、荔英、茜英名气更大一些,这“五朵金花”她们接受的是中西合璧的教育,是当之无愧的民国名媛。
张荔英排行老四,她年出生于法国巴黎,张荔英自幼喜欢画画,也很有天赋,她先在上海接受了美术的启蒙教育,后又到巴黎、纽约深造。年,张荔英第一次参加了巴黎秋季沙龙,后来她的作品又多次入选独立沙龙及杜勒利沙龙,受到艺评家的高度赞赏。
在20世纪30年代,大多数女性根本没有机会读书识字,而年仅24岁的张荔英能取得如此佳绩实属不易,这不仅因为她出身富商家庭,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更离不开她个人的天赋和努力,不由得令人刮目相看。
学成归国的张荔英很快成为《良友》画报的封面女郎,要知道创刊号的封面女郎是电影皇后蝴蝶,而登上这本杂志的封面女郎,不是明星就是名媛,这本身就是一种荣誉的象征。
02身份2:外交官夫人
事业上春风得意,正值豆蔻年华的张荔英还很快邂逅了自己的真命天子,这个人就是著名外交家陈友仁。
陈友仁祖籍广东顺德,年出生于西印度群岛的特立尼达,陈友仁的父母在当地经营几家零售店,生活比较富裕,他得以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陈友仁是特立尼达当地的第一位华人律师,后来又开办了自己的律师事务所,他在当地十分受人尊敬,因为信誉良好而赢得了大批的长期客户,这为陈友仁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他投资了一些种植园,还在巴里亚的一个小岛上购买了别墅。
总结陈友仁的一生,用“爱国”两个字最为恰当。
即使当时连一句中文也不会说,但陈友仁始终以中国人自居,在伦敦度假时得知辛亥革命爆发的消息后,他抛下在国外拥有的一切,毅然选择了回国。
回国后,陈友仁被北洋*阀*府交通部聘任为法律顾问,离开交通部后,他又在《北京每日新闻》担任编辑。后来,陈友仁创办了英文《京报》,并自任主笔。
从年起,陈友仁开始追随孙中山先生,他是孙中山的亲密战友和得力助手,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外交部长。
陈友仁论家世和社会地位,陈友仁与张荔英称得上是“天作之合”,但陈友仁之前结过婚,他与因癌症病故的前妻有四个孩子,而且他比张荔英年长31岁,更重要的是,陈友仁与张静江*见不合。
意料之中的事,张荔英与陈友仁的恋情遭到了父亲的坚决反对,张静江甚至说:“张荔英这段婚姻大概不会长久。”
可张荔英坚持要和陈友仁在一起,在前妻病故四年后,陈友仁于年与张荔英在巴黎结婚,这桩婚事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社会轰动。
另一位民国才女、作家苏青这样定义婚姻:“婚姻不如意,便是顶薄命的事,理想婚姻是应该才貌相当的。所谓才貌相当,也不仅是男有才女有貌,乃是说男之才与女之才相称,男之貌与女之貌也相当之谓。男女双方之才均称则精神上愉快,男女双方之貌得当则肉体上满足,这是灵肉兼顾的顶完善办法。”
虽然是年龄相差悬殊的老夫少妻,单纯从外在条件看不是太般配,但陈友仁和张荔英称得上是精神世界里的完美伴侣。
夫妻二人婚后甚是恩爱,陈友仁是妻子的铁杆粉丝,他陪同张荔英去郊外写生,亲自为她举办画展,并且还是张荔英的专属肖像模特。
张荔英曾说:“从一开始,在巴黎的时候,友仁一直都喜欢绘画,所以当我告诉他我要学美术,他不惊讶,只说那是好事,他帮得上忙……而且他随时都愿意为我摆姿势。这对画家是有帮助的。”
可惜好景不长,香港沦陷后,陈友仁和张荔英被日*逮捕,后被押送至上海长期软禁。
抗战快要结束时,张荔英本以为迎来了胜利的曙光,但不料陈友仁于年病逝。张荔英怀着悲痛的心情继续过着被软禁的生活,直至二战结束后,被软禁长达3年之久的她才真正恢复了自由身。
俗话说,老人吃过的盐比年轻人走过的路还要多。老人因为年龄与阅历的优势,确实比年轻人眼光长远,考虑问题也更为周全,尤其是在婚姻方面,大多数得不到父母祝福的婚姻都难以幸福和长久。
张荔英也不例外,她的婚姻的确如父亲所言并没有长久,而与陈友仁在一起的这十四年中,张荔英大部分时间里都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但她从未抱怨过,即使是在被软禁的日子里,也从未有过任何怨言。
张荔英始终爱着陈友仁,最好的证明是她在丈夫去世后在上海、纽约、巴黎等地举办画展,而展陈作品上的签名不再是张荔英自己的名字,而是“CHEN”,陈友仁的“陈”。
张荔英作品《北京风景》03身份3:画家和教师
生逢乱世,一个单身女子的生活注定是凄苦和孤独的。
张荔英于年选择了再婚,她的第二任丈夫是陈友仁多年的好友、何香凝的侄子何永佶,然而这位何博士并没有给张荔英带来幸福时光,反而是靠太太一个人卖画养活两个人。
渐渐地,二人感情有了裂痕,而张荔英是个敢爱敢恨的烈性女子,她于年与何永佶结束了六年的婚姻关系。
此后,张荔英后半生没有再涉足婚姻。
聊了张荔英的感情故事,下面要谈谈她在艺术上的造诣。
新加坡著名艺术史学者T·K·萨巴帕迪,这样评价张荔英的绘画风格:“艺术史让艺术家能认祖归宗;艺术家必然自有‘艺统’,张荔英也不例外。塞尚和梵高是她绘画的两大源头,前者影响了她对形体和图像结构的处理方式,而她从梵高那里则学会一股冲劲,着力探索色彩和笔触的表现特性。”
张荔英以静物画著称,但她的人物画与风景画同样受到了世人的喜爱。年的一场拍卖会上,一对夫妇以万港币拍得张荔英的作品《荷花颂》。这幅画取景于南浔张家花园里的一片荷塘,用色素雅,但笔调却突出了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气质。
张荔英在谈到这幅作品时说:“大约持续了十来天,每天早上七点到傍晚六点,我仔细观察并欣赏不同光影下,这些白色和粉色花朵的变化,我慢慢了解了它们。”
张荔英作品《荷花颂》新加坡美术馆收藏了张荔英的幅画作,马来西亚第一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也十分欣赏张荔英的艺术风格,收藏了她的三幅作品。此外,张荔英的作品还被英、美、澳等多个国家收藏。
从47岁定居新加坡到87岁去世,张荔英在狮城安稳度过了人生中的最后四十年,她担任国庆美展与新加坡艺术协会的艺展作品评选委员,对新加坡的绘画艺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张荔英与林学大、陈文希、钟泗滨、陈宗瑞、刘抗,并称新加坡“六大先驱画家”。
除了画家的身份外,张荔英另一个为人熟知的身份是教育工作者,她曾在南洋美专执教长达27年之久,担任素描与油画课程的教授,培养了无数莘莘学子,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
后来,张荔英还把自己画作拍卖所得的资金用来设立美术教育基金会,以资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
张荔英作品《水果》04写在最后
一篇三千余字的文章,不足以讲述张荔英的人生故事,只希望有幸阅读拙作的读者朋友们,可以记住这位民国奇女子。
她祖籍浙江南浔,出生并成名于法国巴黎,定居并卒于狮城新加坡。
她波澜壮阔的一生有多重身份,她是名媛、外交官夫人、知名画家、人民教师……
她大胆地追求爱情,执着地献身艺术。
她的名字叫做张荔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