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文学大家笔下的春天什么样?婀娜多姿、楚楚动人
无论唐诗还是宋词几乎都对春天情有独钟,历代诗人创作的“咏春诗”就多达万余首。尤其是在诗歌文化空前繁荣的唐代,诗人们仿佛都在争先恐后的吟咏春天。李白、杜甫、孟浩然、王维、白居易等人,就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咏春诗”。
相比较于唐朝诗人的“咏春”情结来说,宋代诗人仿佛也对春天心有所属。苏轼、秦观、柳永等诗词大家,创作的“咏春诗”也给后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有人将春天比喻成匆匆而逝的人生;也有人将春天比作红粉佳人,并不惜笔墨去妆饰她的美貌。
笔者认为唐宋两代大文学家,之所以会不遗余力的吟咏春天。除了与这个季节独特的自然魅力有关系之外,其实最重要的是春天更能给人一种寓情于景之感。多姿多彩的春天既可以给人无限希望,同时因其过于短暂又令人倍加珍惜。
在这种纷繁复杂的情感交融之下,春天诗人们的眼中早已变成了一个,富有鲜活生命力的情感寄托。只不过有人在春天寄予哀叹与惋惜,而有人则将其比拟为一个婀娜多姿的美人。万象更新的初春如豆蔻少女,姹紫嫣红的盛春如芳龄二八。
正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多愁善感的文人气质,将春天演绎成了一个多情、温柔、含蓄、婉约等,集多种情感为一体的千面女郎。当看到花开花谢之时总会有无尽感慨,于是春天就如顾盼生辉的美人,在他们的笔下轻盈漫步款款而来。
《春日·其一》芍药含泪、蔷薇犹如“春姑娘”
这是一首由北宋著名文学家秦观,创作的著名脍炙人口的“咏春诗”
。秦观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尤以擅长创作婉约词而闻名。《雨霖铃》、《鹊桥仙》等传诵度极高的词作,在古代文学史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
相信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秦观,只是一个善于创作宋词的文学家。事实上秦观不仅在婉约词创作领域蔚为知名,他还擅于创作诗文并兼工书法。这首以“咏春”为主题的《春日·其一》,不仅是历代“咏春诗”中的翘楚,而且还第一次将春天赋予人的情态。
1.《春日·其一》创作背景
相信大家都了解秦观一生坎坷,而且在情感方面也是一个伤心之人。他曾创作过很多描写男女爱情的词作,而且几乎每一首都能让人感受到深深的凄苦之感。这首“咏春诗”也同样延续了这样一个主题。
诗人通过对“春雨”、“芍药”、“蔷薇”的细致描写,淋漓尽致的展现出了惜花之情与个人愁思。这首令人拍手称奇的七言绝句,不仅衍生出了极为浓厚的情思,而且也为读者描摹出了春景背后的人文意蕴。
2.《春日·其一》中的惜春之情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在春天的一个夜晚一生轻雷划过天际,如丝春雨从天空中淅淅沥沥地洒落下来。春雨过后太阳从云层中露出来,阳光倾洒在刚刚被春雨洗过的碧瓦之上,给人一种光线参差不齐之感。
如果大家仔细研读这首诗歌后就会发现,第一句其实写的是春天夜雨场景,在夜光的反射下观看从天而降的细雨,仿佛给人一种质地感特别情的感觉。天空中的细雨就如丝线一般,折中比喻不仅生动贴切而且也极富语言魅力。
第二句则写出了天明之后霁光照射在琉璃瓦上,仿佛所以的碧瓦都散发着和谐的光芒。“霁光”是雨后初晴时最柔和的光线,由于光感不是太强烈所以让人感到很惬意。通过这两句诗文的描写可以得知,诗人其实在这场春雨中寄托了浓郁的给人情感。
实际上这两句诗文通过巧妙的比喻,将春雨幻化成了从天而降的丝绦,而碧瓦在秦观的诗句中仿佛也熠熠生辉。通过这种描写给人留下了雨后初晴的美感,同时,也寄予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喜爱之情。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过后多情的芍药花上面,沾染上了很多春雨看起来就像含着伤心的泪水。这种感觉就像一个脉脉含情的少女,而蔷薇被春雨浇过之后横卧在地上,这种姿态看起来也十分惹人怜爱。
笔者认为最后两句应该是全诗的“诗眼”,诗人把芍药花比作多情、含泪的姑娘。而风雨过后横卧的蔷薇枝则如倦怠的少女慵卧不起。这种将花朵拟人化的描写手法,简直可以称得上是神来之笔,令人读后也有一种无法自拔的沉醉之感。
诗人通过对春天夜雨以及雨过天晴之后的春景描写,不仅将个人的情感和思绪融入其中,同时也将原本没有生命的春天写活了。含泪的芍药与横卧的蔷薇仿佛两个满含醉态的少女,这其实正是《春日·其一》的独到之处。
这首诗歌作为历代“咏春诗”中的名作,不仅将实景与幻想有机融合,同时还将诗人的个人情感完全融入到了春色之中。
单从这一点来看就是其他“咏春诗”无法企及的高度。尤其是“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两句,更是因此而成为千古佳句。
《狷氏子》“忆事临妆笑,春娇满镜台”
1.《狷氏子》诗歌背景
《狷氏子》是唐代天宝年间诗人梁锽的诗词之一。梁锽曾在天宝年间官据执戟现存世诗歌仅有十五首。作为一位与李白同时代的诗人,他的诗名虽然并没有被载入史册,但是他创作的这首《狷氏子》,却是唐诗中少有的“咏春”精品。
诗名“狷氏子”应该是一位美人,因为诗中“忆事临妆笑,春娇满镜台”两句,其实就写出了诗人曾与这位美人的一段往事。
作为唐诗中比较常见的五言诗,《狷氏子》一诗不仅满含诗人对这位美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写出了春天的媚态之“春娇”。
2.《狷氏子》诗歌赏析
“杏梁初照日,碧玉后堂开。”当春天的阳光照在杏树上时,粉嫩的杏花在春光的笼罩之下纷纷盛开。“碧玉”这里应该是指柳树或小草等绿色植物。在这个春光明媚的大好时节,后堂中后堂也纷纷吐芽给人留下一种勃勃生机之感。
“忆事临妆笑,春娇满镜台。”
诗人在这种情景之中回忆往事,身旁的美人却喜笑颜开。她的笑靥与满堂的春色相互辉映,仿佛让整个镜台都充满了无限春情。诗人将美人的欢声笑语和眼前的春景结合在一起,描绘出了一幅极具春天魅力的“春娇图”。
在这幅“春娇图”中既有醉人的春色,同时也有笑靥如花的美人。当春色与美人相互映衬之时,不仅让诗人沉醉于这种春娇美色之中,同时也有一种超然于外物之感。可以说这两句诗歌对于全诗来说就是画龙点睛之笔。
“含声歌扇举,顾影舞腰回。”在这种醉人的春色中诗人身边的美人,一边唱歌一边拿着扇子翩翩起舞,她腰身映衬出来的影子都都非常值得人怜爱。这两句其实描绘的是诗人观看美人歌舞时的场景。大家可以试想一下此情此景有多么醉人!
“别有佳期处,青楼客夜来。”人生聚散都是一件特别寻常的事情,诗人与这位美人分别之后还期待下一次相会。他们相会的地点原来就是青楼。从最后两句诗文中可以得知,诗人在诗句中描绘的美人是一位青楼歌伎。
虽然唐代诗人梁锽创作的这首“咏春诗”,无论是艺术特色还是描绘春景时的意境,虽然都无法与秦观创作的《春日·其一》相提并论。但如果从这首诗的内涵上去分析,其实也表达出了诗人对春天以及每人的眷恋。
“一生惆怅情多少,月不长圆,春色易为老”
柳永被誉为宋代婉约词“一代词宗”,从这个称号就可以得知他在北宋文坛上的重要地位。柳永虽然一生凄苦但他创作的词作在当时却流传极广,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从这两句话中就可以得知柳永词作的文学价值。
柳永一生创作过很多首极具婉约情怀的诗词,他对春天的眷恋绝对不比秦观逊色。《梁州令·梦觉纱窗晓》就是柳永创作的,一首比较知名的“咏春词”。在这首词作中表达出了非常极致的人生惆怅之情,仅“春色易为老”五个字就足以体现出惜春之情。
《梁州令·梦觉纱窗晓》诗词赏析
“梦觉纱窗晓,残灯掩然空照。”诗人从睡梦中醒来之时才发现,阳光已经从纱窗照进了屋子里。桌子上摆放着已经燃尽的蜡烛,原来昨晚诗人临睡之前并没有吹灭烛火。独自燃烧了一个晚上的蜡烛只是空照而已。
“因思人事苦萦牵,离愁别恨,无限何时了。”之所以会让残灯空照主要是因为,诗人陷入了“思人事苦”的纠缠之中,这种让人牵肠挂肚的离愁别恨,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呢?诗人深受离愁别恨的困扰,希望能够早一点结束这种无休止的牵挂。
“怜深定是心肠小,往往成烦恼。”越是无法放下心中思念的人,就越能体会出自己的“心肠小”,而且这种思念心上人的感觉往往会变成烦恼。实际上这两句诗文想表达的就是诗人的思念之情太深。
“一生惆怅情多少,月不长圆,春色易为老。”人这一辈子能有多少惆怅之情呢?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不也有阴晴圆缺吗?
何必让自己一直处于惆怅之中呢,毕竟春天容易逝去而人生也转瞬即老。最后三句才是全词的“诗眼”,表达了对春天与人生太短的惆怅之情。
结语
唐宋时期的文学家由于人生境遇不同,所以产生的思想感情和人文理念也不一样。所以每个人在描绘春天的时候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想法,而且寄予在春天中的情感和寓意也不同。正所谓“各花入各眼,何必问来人”,春天在诗人的眼中就是一个仁人打扮的小女孩。
有人将春天比喻成匆匆而过的人生岁月;也有人将其比拟成一个婀娜多姿的美人,无论诗人们对春天如何描写,其实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表达个人情感。当他们充满喜怒哀乐情绪之时,春天也仿佛蕴含了与人一样的感情和思维。
《唐诗中的“春闺梦”》
《古诗滋养的春天》
《古诗中的春天》
《在古诗中感受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