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常听人说垂衣裳而天下治,黄帝垂衣裳究
TUhjnbcbe - 2023/2/17 9:54:00

我们知道,中国古人,尤其是汉人很讲究衣冠制度的。这句话出自《周易系辞》:“*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在古代*皇相通,不过要注重原文呢就写*!)

说明此时,华夏民族的服饰已经超出了御寒和遮羞的功能,交领右衽,宽袍大袖,作为一种族群文明的象征。

汉服齐胸儒裙

乾上坤下,衣服上衣而下裳(读chang不读shang),这种上衣下裳制是华夏祖先对世界秩序的理解,代表阴阳,天地,男女,君臣,父子关系,同时,也代表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君臣,官吏都跟衣裳制有关,*帝按照衣裳从上至下,设置职务,治理天下。比如官吏取谐音冠履,正好是从头到脚,从天子到百姓的各级官吏体系。说具体一点呢,这里面的一领二袖代表一君二臣,一冠二履代表一官二吏。

古代男子20岁成人,便要行冠礼,也就是说要戴上成年人的帽子。但是呢,这个时候身体还没有特别强壮,故而又叫弱冠。

《礼记曲礼》中写道:“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颐。大夫七十而致事。”

小时候不能戴冠,那该留什么发型呢?

小孩儿在十岁以下,统称为*口,雏鸟的意思,我们电视剧上经常听到的*口小儿,就是这两个字。

小孩儿七八岁的时候,开始换牙了,这时候叫始龀,此时呢,头发也可以垂髫了,所以又叫髫年。髫什么意思呢?就是古代儿童头顶自然下垂的短发。

十三四岁的时候,古人会将头发分成左右两半儿,在头顶左右各扎成一个结,就像两个羊角,又称之为总角。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就是这个样子。

女孩二十二岁叫金钗之年,十三四岁叫豆蔻之年,因为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因为还没到盛夏,所以用来比喻女孩还没有成年,即将成年,我们现在还有一个词叫豆蔻年华,就是形容十三四岁的女孩子。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古人的用词很有意思呀?意思很形象,听起来既文雅又美好。

古代男孩儿十五岁开始束发,二十岁弱冠。束发呢,又分两种,一种是全束,古代呢,基本也以全束为主,如下图的曹老板就是全束哦。

一种呢是半束,也就是说束一半披一半,当然了,现在的古装剧基本都是戴头套的半束,主要是为了角色好看,比如下面的苏胸。

古代女孩儿十五岁成年,之后行笄礼了,也叫及笄,笄是一种簪子,女孩儿及笄以后,就可以结婚啦!

古代,男子成年的弱冠仪式也很讲究,弱冠礼从周朝正式开启,可以向前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成丁礼。贵族男子到了二十岁,由父亲或者兄长在宗庙主持冠礼,挑选吉日,邀请来宾,到太庙祭祀天地和祖先。

冠礼时,需由来宾加冠三次,就是戴三次帽子,第一顶是緇衣布冠,表示具备了参*资格,可以担负责任了,第二顶是皮弁,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帽,表示要服兵役,保卫江山社稷,最后是爵弁,就是所谓的冕,一种礼帽,表示可以参加祭祀大典了。

冠礼

加冠后,要宴请宾客,受冠者拜见父母,并由长辈或者嘉宾取字,比如孔明,孟德。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嘛,平辈之间是不能直接叫名的,只能称字。

家里人都拜完了之后,还要换上玄色衣服,戴上帽子,带着礼品,去拜见马云马化腾等有头有脸的人物。

如此,冠礼才算结束,其他礼仪趣事儿还有很多,限于篇幅,咱们下次再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
查看完整版本: 常听人说垂衣裳而天下治,黄帝垂衣裳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