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词坛风流,有太白为祖,花间起韵,李煜开境界,豪放婉约激扬文字、各领风骚,又后有醇雅高格。
人才辈出,词作屡屡风靡天下,而世人吟唱千年,至今未绝。
千古风流人物,谁又能称得上天下第一词人呢?
要想评定某种事物,必先有一定的标准。依小生愚见,可将其分为三点。
题材与境界创新:大宗师者,当有新境界,题材入词,开一代新风,推动词体裁的发展,让词能拥有更长久的生命力。
词技高妙:大词人作词,词技妙处,当令人观词而深入其境界,可体会世人与宇宙。
描写境界广泛:词人第一,应该是作词写各种境界,风格多样,题材广泛,各式各样都可入词之人。
由此三种标准可以挑选出数位词人,李煜,柳永,苏轼,李清照,周邦彦,辛弃疾,姜夔。
李煜
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
又受李璟、冯延巳等人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
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王国维称赞其变伶人之词为士大夫之词,词至后主,感慨遂深,眼界始大。
但可惜李煜词作较少,题材不能过大,还不能将词变得更加适用于生活。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柳永
柳永是宋代第一位对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赋法移植于词。
柳永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表达艺术的魅力。
“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意思是但凡有人家的地方,都会唱柳永作的词,这是对柳永实力最好的形容。
当然柳永最大的弱点是题材只限于表达恋情、市井生活,格局还是不够大气。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苏轼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
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他常常将诗与词相提并论,词的地位因此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他更是以诗入词,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与宋诗一样,苏词中也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即写闲情雅致,也写高玄哲理,这使得词体成为独立而健全的艺术体裁。
苏词一直以来为人抨击的是其写词不通音律,不能严守曲调。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李清照
李清照的词学主张与苏轼正好相反,认为词不同于诗、自成一家。
即主张词必须尚文雅,协音律,铺叙,典重,故实。
在词的题材上以女性特有的艺术感受,使两宋以来的婉约雅词的题材、意境更加深化、细腻,将婉约词派推向了新的高峰。
同时通过描写个人的苦难遭遇,反映出两宋之交整个国家、民族的历史悲剧,创造了“易安体”。
在词的风格上,既有“下了眉头,又上心头。”的细腻温婉,又有“九万里风鹏正举。”的豪气,可以看出其风格的多样化。
由此可见,李清照实在为词中大家。
武陵春·春晚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周邦彦
周邦彦精通音律,格律甚严。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
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
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在宋代影响甚大。
他善体悟言情,描绘工巧周至,又善于融化千人诗句,炼字妥帖工整。
清真词能集北宋词自柳永到秦观、贺铸等人之成就而独具特色。
只可惜,于细处下功夫,却不能将词的境界加以开拓,多写闺情、羁旅这些前人叙述尽矣之事。
苏幕遮·燎沉香
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辛弃疾
辛弃疾在词的开拓上主张以文入词。语言表达流畅生动,富有变化,更将古文辞赋中常用的章法和议论、对话等手法移植于词,大大丰富了表达手法。
在词的意象开拓上创造的战争和*事活动意象,使词的意象群出现了一次大的补充。雄豪壮阔的审美境界,更能体现辛词的个性特色。
在艺术风格上,刚柔并济和亦庄亦谐,雄深雅健,悲壮沉郁,俊爽流利,飘逸闲适,写豪气,是以深婉之笔出之;抒柔情,又渗透着英雄的豪气。
即有“众里寻他千百度”又有“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可谓南宋词学领*人物。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姜夔
姜夔的成就在于,于豪放婉约之中另立一派,因其格调高雅,创造出清刚醇雅的审美风格,被后世称为醇雅派。
要而言之,姜夔更善于以诗人的笔法入词,且更多地对客观事物不会用白描具体描述,而对灵气飘忽的心境进行捕捉与表达。
姜夔的恋情词,用一种独特的冷色调来处理炽热的柔情,从而将恋情雅化,赋予柔思艳情以高雅的情趣和超尘脱俗的韵味。超越了以往的恋情词,富有高格调。
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
姜夔被后世尊称为词圣,对南宋后期词坛,以及明清词坛影响深远,甚至有一统江湖的势头。
扬州慢·淮左名都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由以上分析得出:
李煜题材较少,风格缺乏多样化发展。
柳永题材只限于表达恋情、市井生活等,格局境界还是不够广阔。
周邦彦只是精于技法。
李清照,姜夔在题材上不能独出一格。
苏轼与辛弃疾可谓完人,可惜苏轼在题材拓展上只是融入了哲理,而辛弃疾则是引入了大量*事意象与骚赋文法。
就我的分析而言,辛弃疾可以称得上千古词坛第一大家。
当然,这只是我一人的愚见,大家心目中的第一又是谁呢?欢迎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