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城南旧事我从5个离别故事中,看到一个
TUhjnbcbe - 2023/4/6 22:21:00

《城南旧事》是一部自传体小说集,作者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

作者以细腻、率真的文笔,通过小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这既是作者童年生活的写照,又是当时北京平民生活与民俗旧貌的写真。

《城南旧事》被《亚洲周刊》评为“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入选教育部语文新课标推荐书目,其中篇目多次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被翻译成日、英、德、法、意大利文等多国文字。

年,导演吴贻弓(于年去世)把《城南旧事》拍成同名电影,并获得了中国电影金鸡奖、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金鹰奖、厄瓜多尔基多城国际电影节赤道奖等多个奖项。

主人公小英子是个善良、聪明、大胆的小女孩,生活在北京胡同里,她以充满童真的眼光观察周围各色人等。

电影多次出现弘一法师李叔同的《送别》歌曲,道尽了生活的真谛:人生就是一场又一场的离别。

本书的画面感很强,读来仿佛回到民国时期北平胡同里,迎面走来一个留着齐耳短发、身穿学生装的小女孩,向你讲述她眼中的世界。

她的困惑与心事、欢乐与哀愁,对朋友离别的感伤与想念,描摹得淋漓尽致。

本书一共讲了5个关于离别故事,从这5个故事中,我看到一个孩子的纯真与善良。

01:故事一《惠安馆传奇》:大人都瞧不起,小孩子都怕的“疯子”秀贞,在我眼里,她是那么可爱、那么可怜

小英子的第一个朋友秀贞,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大姑娘,她在别人眼里是个疯子。

秀贞是怎么疯的呢?

原来,她有个大学生情人,他和秀贞私定终生,并自私地占有了秀贞,承诺一个月后来娶她,还要教她念书。

他走后,杳无音信。

留给秀贞的,只有遥遥无期的等待,和一个遭尽世人白眼的孩子。

本该关爱她的父母,说她不害臊,把她的孩子丢到齐化门城根底下,不知是被野狗吃了,还是让人捡去了。

从此,秀贞就在胡同口,倚着门墙站着,痴痴地等啊,等啊.....

这样的行为,在别人眼里,就是个疯子。

女人一旦未婚先孕,又惨遭抛弃,就会被人看不起,父母也会觉得抬不起头来,她就成了一个孤独的可怜人。

胡同里的人,都把她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人们对她充满嫌弃和鄙夷。

从第一眼见到秀贞起,英子就对她产生了与众不同的情愫。

她想亲近秀贞,却被宋妈叫走。

一个人想靠近一个人,机会总是有的。

有一次,英子经过惠安馆,秀贞拉她的手,当时胡同里一个人都没有。

英子感到的不是害怕,而是秀贞手里传来的温暖和柔软。

秀贞把英子拉进屋里,有了近距离的接触,英子从秀贞口中得知了一些情况:

思康三叔是秀贞的男朋友,本来答应一个月后娶她。

可是,他家里一个电报把他叫走,说是母亲病了,也许是被他母亲扣住了。

小桂子是她女儿,后颈有块青记。

秀贞给小桂子做了很多衣服,她关照英子,如果看到小桂子,就带她回来,妈妈不会打她,也不会骂她。

秀贞问英子:“你说我是不是疯子?人家疯子又在地上捡东西吃,又打人。”

英子说她不是疯子,还对秀贞说:“我喜欢你。”

这让秀贞觉得既宽慰又暖心,两人暗自结下友谊。

在英子看来,秀贞是个漂亮和气的大姑娘,她的“疯”不过是对爱人和孩子的强烈思念而已。

提到秀贞,自然会提到小桂子。

“妞”是英子的同龄朋友,也住在胡同里。

在一来二往里,妞告知英子,她不是父母的亲生女儿,经常挨养父毒打,她想去找自己亲生父母。

一个偶然的机会,英子发现妞的后颈有块青记,这不正是秀贞的“小桂子”吗?

她拉着小桂子跟秀贞相认了。

小桂子叫了秀贞“妈”,母女俩在一个雨夜去找思康。

临走时,秀贞对英子说,到了会给她写信。

不幸的是,她们在路上被撞死了。

这是英子面临的第一次离别,以寒彻入骨的悲剧,画上了句号。

不管怎么样,秀贞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女儿,还听到小桂子叫了她一声“妈”。

这不是秀贞最大的愿望吗?

英子对秀贞的亲近与喜爱,与胡同口其他人对秀贞的态度,大相径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大多数成年人看人带有一种偏见,并且对人有一种刻板印象,他们没有爱心,也没有耐心去倾听一个“疯子”的心声,这造成了秀贞的孤独与悲伤。

而在英子的世界里,人与人是平等的,她不会按照世俗的标准,对人们贴上高低贵贱的标签。

英子有自己的观察和判断,她不会跟风。

她愿意靠近人们眼里的“疯子”,倾听她的心声,并力所能及去满足她的心愿,给予她关爱与温暖,抚平她内心的伤痕。

02:故事二《我们看海去》:人人避之不及,个个防备的“贼”,我理解他、同情他

英子要上小学了,他们一家搬到新帘子胡同。

在这里,她“结交”了另一个朋友,一个人人避之不及,个个防备的“贼”。

那天放学后,英子的几个男同学在她家门外踢球,球被踢到对面一块长满草的空地上。

英子胆大,她去空地上找,球没找到。

在草地上,她发现一个铜茶盘和一个小钟。

天黑了,她被小伙伴叫回家了,她听见大人们说闹贼,有人丢了一个铜茶盘和小闹钟。

又一次,英子来到草地上找球,看见一个厚嘴唇的男人,他正蹲在地上,英子以为他在拉shi,说他不讲卫生。

“厚嘴唇”问英子几岁了,英子说七岁。

他又问:“上学了吗?”

英子说,在厂甸上一年级。

与他人相关,才有了共同话题。

“厚嘴唇”来劲了,他说他有个弟弟也在厂甸上学,今年高小毕业了。

他叫英子别把今天的事,告诉家里人。

英子回去了。

她又听到大人们说丢东西的事。

英子责怪宋妈:“人家丢了东西,你还说热闹。”

从这里就能看出英子的善良了:她不会幸灾乐祸。

自从“结交”厚嘴唇这个朋友后,英子一放学就来草地上,跟他会面。

这次,厚嘴唇得知英子在班上第十二名。

“厚嘴唇”说出了他的骄傲:“我小时候书没念好,我弟弟有出息,年年考第一。人说了,长大了要漂洋过海去念书。”

他说得眉飞色舞,弟弟有出息,做哥哥的感到很光荣。

帅不过三秒,在现实面前,厚嘴唇的骄傲,一下子荡然无存。

出国读书,那可是要花钱的,他没钱,家里还有生病的老母要供养。

他还告诉英子,自己走到这一步,也是没办法啊,他妈妈和弟弟都不知道他干这行。

英子若有所思,她大概已经知道厚嘴唇是个小偷了。

厚嘴唇还问英子,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英子说:“人太多了,我分不清好人还是坏人,也分不清海和天。你分得清海和天吗?”

英子告诉厚嘴唇,他们有一课书,叫《我们看海去》。

厚嘴唇告诉英子,总有一天,你能分得清好人与坏人的,也分得清海和天。

其实,世上哪有真正的好人与坏人之分?

每个人的性格都有多面性,有时做“坏事”,也是无奈之举。

英子第四次来空地上,没看到厚嘴唇,只见石头下压着一个包袱。

她拿了一个小铜佛回来,路上她转手送给一个摇拨浪鼓的男人,还指了小铜像的来处。

后来才知道,摇拨浪鼓的,是便衣警察。

她在高小毕业典礼上,意外看到厚嘴唇,作为第一名的家长,上台领奖,他脸上流露出自豪的微笑,英子见到他弟弟。

英子第五次见到厚嘴唇,他跟以往都不一样,这次他没笑,还有心事。

“小英子,我问你,你昨天有没有动过这包袱?”

英子说她没动,厚嘴唇说这里他不能再待下去了。

她大概知道,厚嘴唇的事情要败露了。

一天,新帘子胡同口特别热闹,几个巡警向胡同口走去,英子想看个究竟。

宋妈告诉她:“贼,逮住贼啦!”

英子在人头攒动里,看到她的朋友厚嘴唇。

他低着头,手被绳子捆住了。

人们议论纷纷,说是一个小姑娘点引了路,才破了案。

英子不想被他看见,手里都是汗,很想哭。

厚嘴唇被警察带走了。

影片中,《送别》声响起,英子经历了第二次离别。

人人都对厚嘴唇避之不及,唯有英子愿意亲近他。

在她看来,这个年轻人之所以做小偷,是想供弟弟上学,将来做一个堂堂正正、干干净净的人。

他虽然做了“贼”,可他明白读书的重要性,一心培养弟弟。

大人们交友,是要看身份的,带着势利与功利心,像“小偷”这样的边缘人,他们是会敬而远之的。

而英子却很纯真,她愿意与他交往。从这个边缘人身上,看到他的骄傲与无奈,对他更多了几分理解与同情。

03:故事三《驴打滚儿》:宋妈如此吃苦耐劳,却遇人不淑,我心疼她,也祝福她

“驴打滚儿”是一种食物。

宋妈说:“把*米面蒸熟了,包黑糖,再在绿豆粉里滚一滚,挺香,那叫驴打滚。”

宋妈是英子和弟弟妹妹的奶妈,也是英子家的保姆。

她非常朴素,吃苦耐劳,自始至终没有追求过自己的幸福。

宋妈因为丈夫没出息,还动不动打她,她一狠心就出来当奶妈。

她在英子家已经四年了。

四年来,她全心全意照顾着东家的孩子,连过年也没有回家。

她把所有的工钱都存下来,寄给老家的赌鬼丈夫,只期盼丈夫能照顾好这一双儿女。

宋妈有个丫头子,还有一个儿子叫小栓子。

在英子眼里,宋妈是一个会讲故事,爱唱歌,又能干的一个女人,会做很多衣服和鞋。

宋妈就像自己家的一个亲人。

而她的丈夫有一张大长脸,*板儿牙,还不成器,好赌钱。

“宋妈为什么嫁给*板儿牙,这蠢驴!”

英子为宋妈鸣不平。

每次宋妈的丈夫来,都牵着一头驴。

他不是来要钱,就是带来坏消息。

宋妈告诉英子,她的丫头子被丈夫送给人家奶去了。

英子问宋妈:“你为什么不自己给奶?为什么到我家当奶妈?为什么你挣的钱又给人家去?”

其实,丫头子已经被宋妈丈夫卖了。

她为宋妈的遭遇,深感同情。

宋妈的丈夫最后一次来,带来了惊人噩耗:小栓子死了。

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宋妈蒙着脸哭,不敢出声儿。

英子的妈妈叫宋妈回老家,再跟*板儿牙生个男孩,以延续他们家的香火。

宋妈跟着丈夫回去了,临走时,她对英子说:“英子,好好念书,你是大姐,要有个样儿。”

英子再一次经历了离别。

英子一面心疼宋妈,一面祝愿她。

文中是这样写的:“说完她就盘腿坐在驴背上,那姿势真叫绝!驴脖子上套了一串铃铛,在雪后的清新空气里,响得真好听。”

寄托了英子对宋妈的美好祝愿,希望宋妈能结束悲苦的命运,迎来美好的未来。

04:故事四.五《兰姨娘》、《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兰姨娘爱上我爸,我想办法给兰姨娘牵线,让爸爸难过。爸爸临终前,我又让爸爸放心

我反复看了几遍电影,没有看到兰姨娘,书中写了她。

因为兰姨娘跟英子爸有关,所以把这两次离别放一起说。

兰姨娘是个苦命的女人,她3岁被亲娘卖到苏州城,为了给她生病的哥哥看病。

14岁那年被人带到北京,20岁做了施老头的小妾,做了5年,老头现在68岁,他将兰姨娘赶出来了。

兰姨娘跑到英子家来了。

英子喜欢兰姨娘,因为兰姨娘有一排整整齐齐的白牙,左嘴巴哈游一个酒窝,尤其是她的麻花髻梳得很俏皮,她整天欢声笑语的,家里不再寂寞。

兰姨娘的到来,给家里增添了笑语,也带来了烦恼。

英子爸跟兰姨娘好上了,爸爸给兰姨娘买衣料,英子妈脸上的笑容没了,多了几分愁苦。

英子看见爸爸和兰姨娘横躺在床上抽烟,爸还捉住兰姨娘的手说:“你这是朱砂手,可有福气呢!”

兰姨娘和爸爸好上了,妈妈黯然神伤。

不能让妈妈受委屈,爸爸也不能把我们丢在荒野里,得想个办法,拆散他们!

英子想到德先叔,他是北京大学的一名学生,风声紧了,来英子家躲避,爸爸跟他称兄道弟,两人经常一起喝酒。

英子对德先叔没有好感,拿她的话说:

我敢说我们几个都不喜欢德先叔,因为他不理我们,这是第一个原因。还有就是他的脸太长,戴着大黑框眼镜,我们不喜欢这种脸。再就是,他来了,妈要倒霉,爸要妈添菜,还说妈烧不好客家菜,酿豆腐味儿淡啦.,白斩鸡不够嫩啊......

英子在兰姨娘和德先叔两人面前,分别为对方美言。

她跟兰姨娘说:“德先叔很有学问,在北京大学念书,爸说,他是顶新的新青年,很了不起!”

英子还竖大拇指,很有把兰姨娘卑贱身份压下去的意思。

英子找到德先叔:“德先叔,兰姨娘好不好看?”

德先叔说他没看清。

英子又说:“她可看清楚你了,你的眼睛很神气,戴着眼睛很有学问。”

然后,英子又告诉兰姨娘,说德先叔夸你呢。

在英子的撺掇下,两个人开始有意注意对方,还找机会约会,逛花灯,游花园,彼此讨论看的书。

大功告成!

德先叔要带兰姨娘去天津,再到上海。

临行前,英子妈准备了丰盛的菜肴,给他们送行。

兰姨娘打扮一番,叮嘱英子:“英子,好好念书,可别像上回那么招你妈生气了,上三年级可是大姑娘啦!”

然后,他们坐上马车,绝尘而去。

爸爸一点儿也不高兴。

英子看见爸爸瘦瘦高高的身影,站在窗前很落寞,他从来没有这样过,英子觉得很对不起爸爸。

这是第4个关于离别的故事。

英子见爸爸用手摸着胸口,像犯了胃病一样,她心里既愧疚又同情,说要买豆蔻给爸爸吃。

可爸爸冲那远远的烟尘摇头。

英子是无奈的,她既喜欢兰姨娘,又不愿自己的家被她拆散了。

她对父母也是充满爱的,毕竟,他们才是合适的原配夫妻。

最后一个离别的故事,英子的悲伤达到了顶峰。

爸爸很疼爱英子,他是英子安全感的来源。

英子说:“你在台底下,我上台说话就不发慌了。”

可是英子的毕业典礼,爸爸没参加。

因为他重病住院。

英子一个人来看爸爸,带来了她考第一名的成绩单。

爸爸觉得很欣慰,问英子是否迟到过?

英子说上面写着,一次也没吃到。

爸爸想起什么来了,他问英子还记得爸爸打过她吗。

英子说记得。

有一次下大雨,英子不想上学,爸爸拿鸡毛掸打了她。

父母打孩子,最担心的,是怕给孩子心里留下创伤。

因此,爸爸问英子:“你恨爸爸吗?”

英子说不恨。

作家刘墉说:“一个人临终前,最想听到孩子说两句话“谢谢你养育了我”,“这一切,请你放心。””

英子说不恨爸爸,这让爸爸很安心。

一个人若是带着恨,这一生很难过得幸福。

爱与感恩,是一个人过得幸福的源泉。

那天,爸打了英子,后来他还是追到学校去,从包袱里拿出花夹袄,看着英子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给她。

临终前的人,最放不下的就是家人,尤其是孩子。

英子爸嘱咐她:

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不要怕,英子,你要学做许多事,将来好帮着你妈妈,你最大。闯练,闯练,英子。

爸爸叮嘱英子完,英子又去参加毕业典礼。

回来时,她发现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个枝子,散落得很不像样,爸没有收拾它们。

石榴树大盆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妹妹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可能这就是亲人去世前的征兆吧。

就在这时,厨子老高叫:“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医院打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这是本文最后一次离别。

英子要担负起做家里老大的责任了。

本书就是告诉我们:人生不过是一次又一次的离别。英子从不以身份地位来对待那些底层的边缘人,让那些边缘人得到宽慰与温暖;让母亲和弟弟妹妹有她这个靠山;让爱他的父亲放心离去。

著名作家冰心,她的诗歌歌颂三个主题:母爱、自然和童真。

英子就是一个具备童真的孩子,她纯真善良,内心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但愿我们也都有童真的美好。

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1
查看完整版本: 城南旧事我从5个离别故事中,看到一个